第二十章 臣民赴殿保忠良(2/4)
我还怎么独活。老身与你们共进退。”
“爹,孩儿不走,若爹和弟弟们有事,当以死相随。”杨泰这一跪,其余兄弟也纷纷跪下磕头。杨继业见了,心如刀割,想着待会到了金殿,七郎性命怕是不保,自己就是要舍掉这条命,也保的杨家平安无事,他喝道:“门外的宿卫将军们,带着我们爷三上殿吧。”
那些宿卫禁军向来佩服杨家,又见方才情形,均是动容,不忍加刑于他们之身,恭敬道:“令公,二位公子,请。”他们在前引路,将三人带入皇宫。
待人走后,杨景道:“娘,我立刻去八王爷府邸,让王爷出手相救我们杨家。”佘太君一听,急忙点头道:“好,儿子快去,有八王爷出马,或许有一线生机。”
宿禁卫队带杨继业父子三人到了皇城前,恭敬道:“令公恕罪,这要进皇宫了。”杨继业心里明白,点头道:“多谢将军厚待。”说罢将双手伸出。那领头将军示意手下用绳子将三人绑了起来,送入宫中。
刚踏进八宝金殿,只瞧见潘仁美怒目圆睁、紧咬牙根,当即跪下道:“皇上,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赵光义高坐龙椅上,朝他点头,又见杨继业被禁军捆绑,当即喝道:“你们这帮奴才大胆,我让你们将杀人凶手带来,为何将老令公也绑了?还不松绑。”杨继业拒绝道:“皇上,微臣管教无方,罪该万死!”
这时潘仁美却道:“皇上,您曾下旨,朝中大臣公子不得参加打擂,杨希打死我儿,当是首犯,但杨继业督察不严,纵容其子打擂杀人,也当同罪。”赵光义微微一怔,也无话可说,此时朝臣纷纷替杨继业求情,让赵光义法外开恩。
赵光义左右为难,如今大战在即,潘、杨两家都是不能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今两家人为潘豹之死掐在一起,实在为难。
此时后宫太监匆匆上殿,急道:“皇上,大事不好了。”赵光义正为潘豹一事发愁,一听是后宫来人,心烦道:“后宫妇人,不知体统,没看见朕这里事多吗?”他认得这个太监是潘贵妃的掌事太监,问道:“快说什么事?”
那太监忙道:“回皇上,贵妃娘娘听闻兄长被打死,当即昏了过去。”
赵光义一听,登时慌了神,关切道:“那你跟我这里废什么话,快去请太医,请太医。”那太监忙道:“奴才已经请了,娘娘只是气急攻心,并无大碍,便差奴才前来,请求皇上做主,严惩凶手。”
“朕知道了,退下。”赵光义大袖一挥,赶走太监,心烦道:“潘豹啊潘豹,坏我大事!”他往杨希看去,只见他黑脸圆眼,霸气外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勇将,难怪潘豹会被他打死,道:“杨希,潘豹是你打死的?”
“不错!”
“你可知道,朕已下旨,你们杨家不能打擂。”
“这事我不知道!”杨希一口否决。
此时潘仁美怒道:“杨希,你这分明是欺君。当天圣上已明发圣旨,京城官员公子不得打擂,你却说不知道,这不是欺君之罪吗?难不成是令公有意欺瞒。”
杨希一口咬定道:“我爹是说了,皇上不给打擂。”潘仁美冷冷道:“那你现在又承认了?”
杨希道:“当时我爹确实说了,不能打擂。但是皇上没有明旨下达不给打擂,我才去的。”
潘仁美冷笑道:“皇上金口,君无戏言,你明知皇上有旨,还执意妄为,简直是藐视君威。这按照大宋律法,是要诛九族的。”
他这般恐吓,杨希却格外冷静,道:“既然你说皇上一言九鼎,那我问你,擂台上的皇榜是不是说不论出身,均可打擂。这白纸黑字,难道皇上说的话不算数?”
“这个…”潘仁美一时语塞,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竟把自己问住,道:“你这分明是强词夺理。皇上说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你却在这里混淆视听。”
杨希道:“皇上在朝上说的话,我又不在,岂会知道?我是看到皇榜上没有说大臣公子不得打擂,我以为是爹爹不给我们去争这个先锋,故意骗我说这是皇上旨意。照潘国丈所言,皇上既然有旨,应该传旨到各个府邸,这才是名正言顺。”
他这一番话说得毫无破绽,满朝文武均是吃惊,杨继业更是无法相信,自己这个莽撞的儿子今天思路清晰,言语犀利,难道真是命悬一线激发出来的能量?
潘仁美暗暗后悔,没想到还有这个破绽,急道:“皇上,您可是在这八宝金殿上说过,公爵大臣子弟不可打擂,这个杨希竟投机取巧,钻了空子,在擂台上杀我儿子,可见他藐视君威,绝不可姑息。”
此时赵光义也意外,这个杨希竟如此急智,找到破绽给自己开脱,但毕竟自己有言在先,可不能不认,不然君威何在。他道:“好你个杨继业,我在金殿上三令五申,让你们好生管束,如今闯下如此大祸,枉费朕对你信任。”
杨继业跪爬一步,哭道:“老臣愧对皇上,愧对潘家。没有管束儿子,酿成大祸,干愿一死。只求皇上看在微臣有些功劳的份上,饶过小儿,毕竟是微臣之罪。”
潘仁美一听他要将罪名全揽下来,心里寻思:“杨继业若死,自然最好。但杨希是杀我儿凶手,可能饶了。”当即大哭道:“皇上,我儿潘豹是让杨希打死的,还望您替我儿做主。”
要杀杨继业,赵光义实在舍不得,但不杀,恐天下人说自己
“爹,孩儿不走,若爹和弟弟们有事,当以死相随。”杨泰这一跪,其余兄弟也纷纷跪下磕头。杨继业见了,心如刀割,想着待会到了金殿,七郎性命怕是不保,自己就是要舍掉这条命,也保的杨家平安无事,他喝道:“门外的宿卫将军们,带着我们爷三上殿吧。”
那些宿卫禁军向来佩服杨家,又见方才情形,均是动容,不忍加刑于他们之身,恭敬道:“令公,二位公子,请。”他们在前引路,将三人带入皇宫。
待人走后,杨景道:“娘,我立刻去八王爷府邸,让王爷出手相救我们杨家。”佘太君一听,急忙点头道:“好,儿子快去,有八王爷出马,或许有一线生机。”
宿禁卫队带杨继业父子三人到了皇城前,恭敬道:“令公恕罪,这要进皇宫了。”杨继业心里明白,点头道:“多谢将军厚待。”说罢将双手伸出。那领头将军示意手下用绳子将三人绑了起来,送入宫中。
刚踏进八宝金殿,只瞧见潘仁美怒目圆睁、紧咬牙根,当即跪下道:“皇上,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赵光义高坐龙椅上,朝他点头,又见杨继业被禁军捆绑,当即喝道:“你们这帮奴才大胆,我让你们将杀人凶手带来,为何将老令公也绑了?还不松绑。”杨继业拒绝道:“皇上,微臣管教无方,罪该万死!”
这时潘仁美却道:“皇上,您曾下旨,朝中大臣公子不得参加打擂,杨希打死我儿,当是首犯,但杨继业督察不严,纵容其子打擂杀人,也当同罪。”赵光义微微一怔,也无话可说,此时朝臣纷纷替杨继业求情,让赵光义法外开恩。
赵光义左右为难,如今大战在即,潘、杨两家都是不能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今两家人为潘豹之死掐在一起,实在为难。
此时后宫太监匆匆上殿,急道:“皇上,大事不好了。”赵光义正为潘豹一事发愁,一听是后宫来人,心烦道:“后宫妇人,不知体统,没看见朕这里事多吗?”他认得这个太监是潘贵妃的掌事太监,问道:“快说什么事?”
那太监忙道:“回皇上,贵妃娘娘听闻兄长被打死,当即昏了过去。”
赵光义一听,登时慌了神,关切道:“那你跟我这里废什么话,快去请太医,请太医。”那太监忙道:“奴才已经请了,娘娘只是气急攻心,并无大碍,便差奴才前来,请求皇上做主,严惩凶手。”
“朕知道了,退下。”赵光义大袖一挥,赶走太监,心烦道:“潘豹啊潘豹,坏我大事!”他往杨希看去,只见他黑脸圆眼,霸气外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勇将,难怪潘豹会被他打死,道:“杨希,潘豹是你打死的?”
“不错!”
“你可知道,朕已下旨,你们杨家不能打擂。”
“这事我不知道!”杨希一口否决。
此时潘仁美怒道:“杨希,你这分明是欺君。当天圣上已明发圣旨,京城官员公子不得打擂,你却说不知道,这不是欺君之罪吗?难不成是令公有意欺瞒。”
杨希一口咬定道:“我爹是说了,皇上不给打擂。”潘仁美冷冷道:“那你现在又承认了?”
杨希道:“当时我爹确实说了,不能打擂。但是皇上没有明旨下达不给打擂,我才去的。”
潘仁美冷笑道:“皇上金口,君无戏言,你明知皇上有旨,还执意妄为,简直是藐视君威。这按照大宋律法,是要诛九族的。”
他这般恐吓,杨希却格外冷静,道:“既然你说皇上一言九鼎,那我问你,擂台上的皇榜是不是说不论出身,均可打擂。这白纸黑字,难道皇上说的话不算数?”
“这个…”潘仁美一时语塞,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竟把自己问住,道:“你这分明是强词夺理。皇上说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你却在这里混淆视听。”
杨希道:“皇上在朝上说的话,我又不在,岂会知道?我是看到皇榜上没有说大臣公子不得打擂,我以为是爹爹不给我们去争这个先锋,故意骗我说这是皇上旨意。照潘国丈所言,皇上既然有旨,应该传旨到各个府邸,这才是名正言顺。”
他这一番话说得毫无破绽,满朝文武均是吃惊,杨继业更是无法相信,自己这个莽撞的儿子今天思路清晰,言语犀利,难道真是命悬一线激发出来的能量?
潘仁美暗暗后悔,没想到还有这个破绽,急道:“皇上,您可是在这八宝金殿上说过,公爵大臣子弟不可打擂,这个杨希竟投机取巧,钻了空子,在擂台上杀我儿子,可见他藐视君威,绝不可姑息。”
此时赵光义也意外,这个杨希竟如此急智,找到破绽给自己开脱,但毕竟自己有言在先,可不能不认,不然君威何在。他道:“好你个杨继业,我在金殿上三令五申,让你们好生管束,如今闯下如此大祸,枉费朕对你信任。”
杨继业跪爬一步,哭道:“老臣愧对皇上,愧对潘家。没有管束儿子,酿成大祸,干愿一死。只求皇上看在微臣有些功劳的份上,饶过小儿,毕竟是微臣之罪。”
潘仁美一听他要将罪名全揽下来,心里寻思:“杨继业若死,自然最好。但杨希是杀我儿凶手,可能饶了。”当即大哭道:“皇上,我儿潘豹是让杨希打死的,还望您替我儿做主。”
要杀杨继业,赵光义实在舍不得,但不杀,恐天下人说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