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计安将出败骄兵(2/3)
埋伏,故意引我军入阵。”
韩匡嗣不悦道:“惕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多疑,如何用兵?”耶律休哥道:“我就一直不相信他是真降,定是宋军派来细作,想引我军大败。此人非杀不可。”
凌楚瑜急忙噗咚一跪,哀求道:“我之前在西峰寺得罪了惕隐大人,大人对我有恨意是自然。但是我这次真心来投,若大人不信小的,大可将我放了,我不求高官厚禄,只求活命。”
韩匡嗣见他可怜,道:“凌指挥使,何出此言。我军向来赏罚分明,若不查明就这样对你,那天下人岂不耻笑我大辽国无容人之量。”他转而对耶律休哥道:“惕隐,是真是假,派一只兵马试试便知。若不胜,再杀不迟,也教天下人心服。”
耶律休哥道:“都统不可。我从来不打糊涂仗,怎么能让儿郎们枉死?”韩匡嗣反讥道:“打仗岂能不流血。况且日前我们在军中商议,是你献计,派一支兵马试探,引出宋军,若此时没人入阵,又岂会掉到大鱼?”
耶律休哥不以为然,道:“眼下宋军阵法怪异,若派小队人马,唯恐有去无回。倘若重兵,却又恐这是敌人之计。”
这进退两难,韩匡嗣怒道:“那又该如何,此番犹豫,如何用兵?”他不顾他人反对,下令道:“速派三千精锐,按照凌指挥使之计攻之,若谁能立此头功,重赏。”
众将纷纷欲试,争先恐后,欲报徐河之仇。此时一人朗声道:“我愿带本部三千兵马,前去破阵。”众将一瞧,竟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他一出面,众将纷纷退却,不敢跟他相争。
年纪四十五岁的他早就久经沙场,在军中威望颇高。身为南院大王,他所率领的兵马乃辽军精锐。韩匡嗣双眼一亮,心想:“南院大王亲率,如此诱饵,宋军定会上当。”但他却道:“南院大王重任在身,不得亲出。”
耶律斜轸道:“若不如此,宋军岂会轻出?”他用锐利的目光锁住凌楚瑜,正色道:“若你所言是假,我定会将你斩首,以示三军。”凌楚瑜道:“大王可按我之计行事,只管奔袭,不要纠缠。若不能出阵,不劳你动手,我自刎已谢三军。”耶律斜轸哈哈大笑,转身下了高台。
待他点骑兵马,列阵中军。忽然中军左右一分,当即率军从中杀出,直奔东北角而去。他虽身份高贵,但一骑当先,英勇不下旁人,身后将士瞧见,纷纷受其感染,奋勇而望。而宋军这里瞧这三千辽军如虎似狼,未战先怯,胡乱挥枪,竟伤不到一人一骑。
耶律斜轸此番纯属试探凌楚瑜所说,他依计冲入阵中后,只见阵中宋军形如摆设,前后左右难以呼应,任凭他三千骑兵肆意冲杀。当他从西南杀出时,斩获千人,而兵马却损失不足百,若不是凌楚瑜事先叮嘱他不必恋战,或许斩获更丰,实为大胜。
远处高望的韩匡嗣见他冲出阵来,哈哈大笑道:“我军胜了,我军胜了。”众将见此,也纷纷大笑。耶律休哥虽也高兴,但也疑心,心忖:“难道此子真是来降?”
待耶律斜轸回营后,人未入帐而声先至,“痛快,痛快!”帐帷一分,他迈入后道:“宋军这什么劳子阵法,我三千兵马就在八万人中如履平地。韩都统,我再请命,亲率大军而前往,定杀他个鸡犬不留。”
韩匡嗣哈哈大笑,道:“好,待点齐兵马,一并杀去。”顿了顿,对凌楚瑜道:“凌指挥使真是我大辽福将,此战胜后,你为首功!”
凌楚瑜眼瞧宋军千人以殁,心头一痛。他故意将此阵法说得玄乎其神,就是让耶律斜轸有所忌惮,而闯阵时还有意无意让他也不必恋战,就是为了减少伤亡。他还装出高兴的样子,道:“都统过誉了。既然耶律大王得胜,不如乘此良机,猛杀而去。”语毕,他心狂跳如擂鼓,眼前这八万宋军是死是活,全凭这一句话了。
此时耶律休哥道:“都统,我觉其中有诈。方才耶律大王闯阵时,这八阵并无变化,将士在原地反击,如此布阵,连新兵都不如。我想宋军定是佯败,引我军倾巢而出,进而歼灭,不得不防。”
韩匡嗣如被人浇了一头凉水,阴沉说道:“惕隐,我军大胜,若不乘胜击之,待他们军心安定,岂不是错过良机?你一再延误我军,是怕我独占军功不成吗?”
耶律休哥一听,怒道:“我在幽州城外大破宋军,几乎活捉宋帝,我岂会跟你抢这点小功。只是宋军此举太过异常,不得不小心。”
众将见耶律斜轸立了功,都想立刻上马杀敌,对休哥的谨慎有些不快,但又敬畏他平日虎威,不敢言语。韩匡嗣却不同,他和辽帝是好友,颇得太后器重,身为三军主将,又岂能让部下所制。他见休哥以军功压他,更是恼怒,说道:“那依惕隐之见,是要我军错过良机?”
耶律休哥道:“方才我军虽胜,但我见宋军兵虽乱而不惧,兵锐将勇,只怕是陷阱。”韩匡嗣不耐烦道:“陷阱,又是陷阱。得良机是陷阱,得胜也是陷阱,如此多疑,那还打什么仗。”他这是真怒了。
此时帐外有人通报:“都统,敌军有变!”众将一惊,纷纷随着韩匡嗣出帐。众人登上高台,只见宋军忽然大动,八万大军化作零零散散小队,在骑马偏将的指挥下,正重新列阵。这八万人几乎同时而动,扬起尘土,如龙卷风掠黄沙地般。此时耶律休哥忽哈哈狂笑道:“真是
韩匡嗣不悦道:“惕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多疑,如何用兵?”耶律休哥道:“我就一直不相信他是真降,定是宋军派来细作,想引我军大败。此人非杀不可。”
凌楚瑜急忙噗咚一跪,哀求道:“我之前在西峰寺得罪了惕隐大人,大人对我有恨意是自然。但是我这次真心来投,若大人不信小的,大可将我放了,我不求高官厚禄,只求活命。”
韩匡嗣见他可怜,道:“凌指挥使,何出此言。我军向来赏罚分明,若不查明就这样对你,那天下人岂不耻笑我大辽国无容人之量。”他转而对耶律休哥道:“惕隐,是真是假,派一只兵马试试便知。若不胜,再杀不迟,也教天下人心服。”
耶律休哥道:“都统不可。我从来不打糊涂仗,怎么能让儿郎们枉死?”韩匡嗣反讥道:“打仗岂能不流血。况且日前我们在军中商议,是你献计,派一支兵马试探,引出宋军,若此时没人入阵,又岂会掉到大鱼?”
耶律休哥不以为然,道:“眼下宋军阵法怪异,若派小队人马,唯恐有去无回。倘若重兵,却又恐这是敌人之计。”
这进退两难,韩匡嗣怒道:“那又该如何,此番犹豫,如何用兵?”他不顾他人反对,下令道:“速派三千精锐,按照凌指挥使之计攻之,若谁能立此头功,重赏。”
众将纷纷欲试,争先恐后,欲报徐河之仇。此时一人朗声道:“我愿带本部三千兵马,前去破阵。”众将一瞧,竟是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他一出面,众将纷纷退却,不敢跟他相争。
年纪四十五岁的他早就久经沙场,在军中威望颇高。身为南院大王,他所率领的兵马乃辽军精锐。韩匡嗣双眼一亮,心想:“南院大王亲率,如此诱饵,宋军定会上当。”但他却道:“南院大王重任在身,不得亲出。”
耶律斜轸道:“若不如此,宋军岂会轻出?”他用锐利的目光锁住凌楚瑜,正色道:“若你所言是假,我定会将你斩首,以示三军。”凌楚瑜道:“大王可按我之计行事,只管奔袭,不要纠缠。若不能出阵,不劳你动手,我自刎已谢三军。”耶律斜轸哈哈大笑,转身下了高台。
待他点骑兵马,列阵中军。忽然中军左右一分,当即率军从中杀出,直奔东北角而去。他虽身份高贵,但一骑当先,英勇不下旁人,身后将士瞧见,纷纷受其感染,奋勇而望。而宋军这里瞧这三千辽军如虎似狼,未战先怯,胡乱挥枪,竟伤不到一人一骑。
耶律斜轸此番纯属试探凌楚瑜所说,他依计冲入阵中后,只见阵中宋军形如摆设,前后左右难以呼应,任凭他三千骑兵肆意冲杀。当他从西南杀出时,斩获千人,而兵马却损失不足百,若不是凌楚瑜事先叮嘱他不必恋战,或许斩获更丰,实为大胜。
远处高望的韩匡嗣见他冲出阵来,哈哈大笑道:“我军胜了,我军胜了。”众将见此,也纷纷大笑。耶律休哥虽也高兴,但也疑心,心忖:“难道此子真是来降?”
待耶律斜轸回营后,人未入帐而声先至,“痛快,痛快!”帐帷一分,他迈入后道:“宋军这什么劳子阵法,我三千兵马就在八万人中如履平地。韩都统,我再请命,亲率大军而前往,定杀他个鸡犬不留。”
韩匡嗣哈哈大笑,道:“好,待点齐兵马,一并杀去。”顿了顿,对凌楚瑜道:“凌指挥使真是我大辽福将,此战胜后,你为首功!”
凌楚瑜眼瞧宋军千人以殁,心头一痛。他故意将此阵法说得玄乎其神,就是让耶律斜轸有所忌惮,而闯阵时还有意无意让他也不必恋战,就是为了减少伤亡。他还装出高兴的样子,道:“都统过誉了。既然耶律大王得胜,不如乘此良机,猛杀而去。”语毕,他心狂跳如擂鼓,眼前这八万宋军是死是活,全凭这一句话了。
此时耶律休哥道:“都统,我觉其中有诈。方才耶律大王闯阵时,这八阵并无变化,将士在原地反击,如此布阵,连新兵都不如。我想宋军定是佯败,引我军倾巢而出,进而歼灭,不得不防。”
韩匡嗣如被人浇了一头凉水,阴沉说道:“惕隐,我军大胜,若不乘胜击之,待他们军心安定,岂不是错过良机?你一再延误我军,是怕我独占军功不成吗?”
耶律休哥一听,怒道:“我在幽州城外大破宋军,几乎活捉宋帝,我岂会跟你抢这点小功。只是宋军此举太过异常,不得不小心。”
众将见耶律斜轸立了功,都想立刻上马杀敌,对休哥的谨慎有些不快,但又敬畏他平日虎威,不敢言语。韩匡嗣却不同,他和辽帝是好友,颇得太后器重,身为三军主将,又岂能让部下所制。他见休哥以军功压他,更是恼怒,说道:“那依惕隐之见,是要我军错过良机?”
耶律休哥道:“方才我军虽胜,但我见宋军兵虽乱而不惧,兵锐将勇,只怕是陷阱。”韩匡嗣不耐烦道:“陷阱,又是陷阱。得良机是陷阱,得胜也是陷阱,如此多疑,那还打什么仗。”他这是真怒了。
此时帐外有人通报:“都统,敌军有变!”众将一惊,纷纷随着韩匡嗣出帐。众人登上高台,只见宋军忽然大动,八万大军化作零零散散小队,在骑马偏将的指挥下,正重新列阵。这八万人几乎同时而动,扬起尘土,如龙卷风掠黄沙地般。此时耶律休哥忽哈哈狂笑道:“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