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虎啸龙吟震都峰(下)(2/3)
挡流矢?他急中生智,左手蓄力一掌,往地上打去。
那些契丹骑兵以为他做困兽之斗,胡乱出招,乱了方向打在地上,岂知这一掌打在一名拿网的契丹兵跟前,轰地一声,一股气浪将那人震得身体颤抖,倒退几步,网角脱手而出,网阵失了一角,不攻自破。
凌楚瑜朝着这个缺口杀出,一拉一放,便将其余三人失去重心。正当翻开大网,此时箭矢如雨,密密麻麻,莫可胜数,尽数射来。韩井垣深知他武功高强,有意不留活口,一有机会便要置他于死地。
凌楚瑜身在网中,自知难以抵挡箭雨,当即双手握紧大网,运劲挥舞。那大网有三四十斤,一名壮汉都难以将其散开,可凌楚瑜劲力所至,贯穿每一根麻绳,如挥渔网般轻而易举,将张大网旋转如伞,将箭雨尽数挡下。韩井垣拳头紧握,恨得咬牙切齿,一声令下,几名契丹骑兵挺枪又冲杀而来。
这契丹骑兵攻势接连不断,凌楚瑜有些吃力。这些契丹骑兵虽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但他们善于骑于布阵,配合默契,优胜江湖高手。凌楚瑜一枪拨开眼前两骑契丹兵的长枪,但他们势大力沉,手臂已是微微发麻,而紧接着又是两枪,目不暇接。
此时方知这两军冲杀与江湖比武的天差地别,长枪急忙圈封,遏住契丹骑兵枪势,当即矮身翻出,方歇得一口气。
“凌小子,刚才不还是英雄豪杰吗?怎么如今却像个缩头乌龟。”魏谞坐在那二楼出,这木墙被毁,露出客栈内部,他将一条腿伸出外面晃荡,满心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哈哈大笑。
凌楚瑜没来得及回他,忽闻背后劲风暗生,又急忙回枪格挡,心里寻思,如今契丹兵皆已尽出,不如自己骑马而逃,也可引开他们,免得再伤及无辜。想到这里,他蹭蹭窜出三丈之外,便朝着马厩而去。
韩井垣见他欲逃,急忙指挥骑兵左右包抄,分成两列,挡在前面。凌楚瑜凝步一观,只见契丹骑兵将他团团围住,挥舞弯刀大声吆喝,竟无路可走。
“哎呀!”正当凌楚瑜不知所措时,一抹青光如云岚出岫,几名契丹骑兵惨叫倒地。场面登时躁动起来,竟不知是何人所为。
“谁?”韩井垣大喝一声,怒道:“谁伤了我的儿郎?”一名伛偻老头缓缓而来,手中归藏剑青光流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魏前辈?”凌楚瑜惊喜交加。岂知魏谞当头就骂:“就几个辽兵都收拾不了,真没出息,”语毕,他右手一抬,随手一刺,青色剑芒大涨,转眼就将跟前一名朝自己冲杀而来的契丹骑兵连人带马一斩为二。看着那齐整又血淋淋的切口,众人腹中一阵翻腾,即便是见管了生死的契丹骑兵也欲干呕。
见同伴死得凄惨,其余契丹骑兵怒不可遏,双眼含怒,欲将这老头碎尸万段。魏谞冷笑一声,抬手往前一刺,奇快无比的刺中一契丹兵,此时他身后又有三个拿刀契丹兵杀来,老头不回头,归藏剑一个掉头,那三人咽喉发凉,当感到疼痛时候,已为时已晚。
“儿郎们,撤!”韩井垣心知眼前这个老头不简单,他在大辽国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剑法,心想不能让手下再无辜牺牲,道:“这位老前辈,可否留下大名,我韩昌他日定会登门请教。”
“你也配知我名号?”魏谞道:“你是契丹人,本与我势不两立,可如今在大辽境内,我就不多惹事端,若他日你敢率兵侵宋,我定让你死在剑下,快滚吧!”他掷地有声,不容置否。
韩井垣被他气势所摄,心想今日所带兵马不多,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日自己掌兵南下,定以铁骑踏平中原江湖。他吆喝一声,率部离去。
待他们走远,智聪和尚上前道:“他叫韩昌,莫不是大辽国的文武状元韩昌韩延寿?”欧阳雄道:“什么?就他这武功,竟也是文武状元,看来这大辽国竟是些蛮力无脑之辈。”智聪和尚道:“不然,刚才瞧他手下辽兵,勇猛过人,指挥得当,在辽国盛传他武艺过人,通晓韬略,如今看来,此人绝非平庸之辈。他此番来此登山,怕是野心不小。只怕他日南下侵宋,此人也毅然在列。”
自古皇帝都有登泰山封禅之举,这牛心山四周群山绵延逶迤,峻岭叠嶂,可谓观景第一峰。登此山峰远眺南京城,可抒心胸壮志,不少豪杰登山俯瞰,意图在广袤中原。
“区区一个匹夫,何足道哉。”魏谞冷眼瞧向凌楚瑜,道:“倒是你,竟被那些契丹兵困住,丢脸都丢到辽国来了。”凌楚瑜心知这契丹骑兵的阵势威力不俗,但也不好顶撞,只得抱拳道:“前辈教训得是,晚辈受教了。”
待众人安顿好死者和客栈老板,便各自启程。临了前,智聪和尚邀请凌楚瑜上五台山清凉寺暂避风头,凌楚瑜却婉拒,一人一骑,返回中原,三人也不强留,都各自启程。
几日兼程,凌楚瑜好不容易回到河间府,是公孙世家的地盘。
经过太行山一番折腾,三大世家绝对想不到他们千方百计想抓的人已经悄悄遣返中原。凌楚瑜略做乔装,思索再三,决定出海,以水路返回苏州老家。
虽与大辽相接壤,河间府依旧热闹非凡。街上男儿皆腰间佩刀,尚武之风浓烈。
凌楚瑜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歇息,准备干粮。忽见西边小道上一行十余人急步而来,个个手握兵器,来者不善。凌楚瑜一瞥之余,心头微微颤动,这
那些契丹骑兵以为他做困兽之斗,胡乱出招,乱了方向打在地上,岂知这一掌打在一名拿网的契丹兵跟前,轰地一声,一股气浪将那人震得身体颤抖,倒退几步,网角脱手而出,网阵失了一角,不攻自破。
凌楚瑜朝着这个缺口杀出,一拉一放,便将其余三人失去重心。正当翻开大网,此时箭矢如雨,密密麻麻,莫可胜数,尽数射来。韩井垣深知他武功高强,有意不留活口,一有机会便要置他于死地。
凌楚瑜身在网中,自知难以抵挡箭雨,当即双手握紧大网,运劲挥舞。那大网有三四十斤,一名壮汉都难以将其散开,可凌楚瑜劲力所至,贯穿每一根麻绳,如挥渔网般轻而易举,将张大网旋转如伞,将箭雨尽数挡下。韩井垣拳头紧握,恨得咬牙切齿,一声令下,几名契丹骑兵挺枪又冲杀而来。
这契丹骑兵攻势接连不断,凌楚瑜有些吃力。这些契丹骑兵虽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但他们善于骑于布阵,配合默契,优胜江湖高手。凌楚瑜一枪拨开眼前两骑契丹兵的长枪,但他们势大力沉,手臂已是微微发麻,而紧接着又是两枪,目不暇接。
此时方知这两军冲杀与江湖比武的天差地别,长枪急忙圈封,遏住契丹骑兵枪势,当即矮身翻出,方歇得一口气。
“凌小子,刚才不还是英雄豪杰吗?怎么如今却像个缩头乌龟。”魏谞坐在那二楼出,这木墙被毁,露出客栈内部,他将一条腿伸出外面晃荡,满心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哈哈大笑。
凌楚瑜没来得及回他,忽闻背后劲风暗生,又急忙回枪格挡,心里寻思,如今契丹兵皆已尽出,不如自己骑马而逃,也可引开他们,免得再伤及无辜。想到这里,他蹭蹭窜出三丈之外,便朝着马厩而去。
韩井垣见他欲逃,急忙指挥骑兵左右包抄,分成两列,挡在前面。凌楚瑜凝步一观,只见契丹骑兵将他团团围住,挥舞弯刀大声吆喝,竟无路可走。
“哎呀!”正当凌楚瑜不知所措时,一抹青光如云岚出岫,几名契丹骑兵惨叫倒地。场面登时躁动起来,竟不知是何人所为。
“谁?”韩井垣大喝一声,怒道:“谁伤了我的儿郎?”一名伛偻老头缓缓而来,手中归藏剑青光流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魏前辈?”凌楚瑜惊喜交加。岂知魏谞当头就骂:“就几个辽兵都收拾不了,真没出息,”语毕,他右手一抬,随手一刺,青色剑芒大涨,转眼就将跟前一名朝自己冲杀而来的契丹骑兵连人带马一斩为二。看着那齐整又血淋淋的切口,众人腹中一阵翻腾,即便是见管了生死的契丹骑兵也欲干呕。
见同伴死得凄惨,其余契丹骑兵怒不可遏,双眼含怒,欲将这老头碎尸万段。魏谞冷笑一声,抬手往前一刺,奇快无比的刺中一契丹兵,此时他身后又有三个拿刀契丹兵杀来,老头不回头,归藏剑一个掉头,那三人咽喉发凉,当感到疼痛时候,已为时已晚。
“儿郎们,撤!”韩井垣心知眼前这个老头不简单,他在大辽国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剑法,心想不能让手下再无辜牺牲,道:“这位老前辈,可否留下大名,我韩昌他日定会登门请教。”
“你也配知我名号?”魏谞道:“你是契丹人,本与我势不两立,可如今在大辽境内,我就不多惹事端,若他日你敢率兵侵宋,我定让你死在剑下,快滚吧!”他掷地有声,不容置否。
韩井垣被他气势所摄,心想今日所带兵马不多,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日自己掌兵南下,定以铁骑踏平中原江湖。他吆喝一声,率部离去。
待他们走远,智聪和尚上前道:“他叫韩昌,莫不是大辽国的文武状元韩昌韩延寿?”欧阳雄道:“什么?就他这武功,竟也是文武状元,看来这大辽国竟是些蛮力无脑之辈。”智聪和尚道:“不然,刚才瞧他手下辽兵,勇猛过人,指挥得当,在辽国盛传他武艺过人,通晓韬略,如今看来,此人绝非平庸之辈。他此番来此登山,怕是野心不小。只怕他日南下侵宋,此人也毅然在列。”
自古皇帝都有登泰山封禅之举,这牛心山四周群山绵延逶迤,峻岭叠嶂,可谓观景第一峰。登此山峰远眺南京城,可抒心胸壮志,不少豪杰登山俯瞰,意图在广袤中原。
“区区一个匹夫,何足道哉。”魏谞冷眼瞧向凌楚瑜,道:“倒是你,竟被那些契丹兵困住,丢脸都丢到辽国来了。”凌楚瑜心知这契丹骑兵的阵势威力不俗,但也不好顶撞,只得抱拳道:“前辈教训得是,晚辈受教了。”
待众人安顿好死者和客栈老板,便各自启程。临了前,智聪和尚邀请凌楚瑜上五台山清凉寺暂避风头,凌楚瑜却婉拒,一人一骑,返回中原,三人也不强留,都各自启程。
几日兼程,凌楚瑜好不容易回到河间府,是公孙世家的地盘。
经过太行山一番折腾,三大世家绝对想不到他们千方百计想抓的人已经悄悄遣返中原。凌楚瑜略做乔装,思索再三,决定出海,以水路返回苏州老家。
虽与大辽相接壤,河间府依旧热闹非凡。街上男儿皆腰间佩刀,尚武之风浓烈。
凌楚瑜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歇息,准备干粮。忽见西边小道上一行十余人急步而来,个个手握兵器,来者不善。凌楚瑜一瞥之余,心头微微颤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