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颠倒阴阳乱参商(中)(2/3)
凭实据,看事不看人,可如今却对眼前这个少年生出信任,凭意念揣摩他人心思,如此不严谨,多年未成有过。
凌楚瑜一败再败,猛然驻足,翻身往左边一跳,越过枪杆,旋即右挑左压,枪头猛地抬起,一招“龙抬头”将崔颜紧追不舍的判官笔击上一尺。这招“飞龙跃涧”极为巧妙,将对手判官笔挑开后,可横枪一招“苍龙卧岗”,扫向对手小腹。崔颜忽露笑口,侧身低腰,当钩镰枪掠过头顶时,左手反搂,将枪抗在肩上,旋即转身负起,如肩负重物,右手判官笔如蛇般刺去,这一招正是“布袋罗汉相”。
据说这布袋罗汉常年背负一个布袋,是一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避免毒蛇咬伤行人。他捉蛇后将其毒牙拔去再放生深山,这布袋便是装蛇袋子。崔颜方才那招,就是模仿“布袋罗汉”背负布袋时候的姿态,千钧之力,一肩负之,而右手判官笔反击一招,亦是将蛇放生的而去的招式。
凌楚瑜钩镰枪被他锁紧在肩上,难以动弹,心急之下左手五指紧聚如鹰嘴,从左侧点向对手手腕,好似飞鹰捕蛇,拿它七寸。崔颜由笑变威,忽然从枪杆下滑走,欺身进步,急变一招“托塔罗汉”,左手往上轻托,打向他下颚。凌楚瑜面对如此招式十分难受,长兵器被对手近身,反而束手束脚起来,旋即向右猛身纵出,腾空之下钩镰枪向后急扫,一招“苍龙摆尾”。这一招威力甚小,只为了延误敌机,落地后双手举枪,旋足扭身,回身送出一记“回马枪”,逼退崔颜,这才歇得一口气来。
崔颜虽铁着脸,却能看出他的从容淡定,接连使出数相,又紧逼而来。这罗汉虽有十八相,可他越战越酣,这罗汉相更迭也越发从容迅速,威力也渐渐增强起来。当凌楚瑜以一招“画龙点睛”刺来,枪点如雨,虚实结合,而崔颜使出“静坐罗汉相”,宛如一座大山,这静坐罗汉本是大力士,他修成正果后,静坐显相,力大无穷。而此相未消,他忽然气宇轩昂,目及四方,竟是一个“骑象罗汉”,二者相迭,力道陡然猛增,目视虚实,判官笔只需轻轻一点,准时无比地击中枪头,内力透来,以劲力震退凌楚瑜。
旁人瞧了无不震惊,心里暗忖这崔颜武功之高,不知甩出众人多少里,莫山庭心想,就是大哥东方魄前来,只怕也是堪堪能胜。
孙可鑫瞧了他如此神通,心下佩服,但曾想起侍剑八将和寻剑七义曾困得住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魏谞一时,不禁开口问道:“你们若联手,能胜他吗?”他心里盘算,若凌楚瑜战败,欧阳云十有八九会奋起反抗,到时候恶战一起,不知胜负。
两波人面面相觑,似乎难言之隐。孙可鑫颇为礼貌问道:“请直言相告。”犹豫片刻,淑女剑主道:“庄主,属下无能,只能困住一时。”孙可鑫有些讶异,转头看向寻剑七义。这七人本来武功就不是长项,寻宝探物是其所长,尤其自从大哥扁仁桓死后,剩余六人实力本身就不济,只得无奈摇头,孙可鑫也没责备之意,朝着那边举目凝视。
崔颜劲力一重重透来,每一击都带着风声,凌楚瑜虎口生疼,手臂发酸,只觉得劲风扑面,心胆惧颤,毫无还手余地,自打学艺以来,还没有谁能让他如此被动挨打,枪法毫无发挥余地,他越战越急,越急越乱,顷刻间方寸大乱。
“遭!”二女同时惊呼,她们从未见过如此窘迫的凌楚瑜,他每出一招都十分艰难,额头汉如大豆,背后衣衫湿透,但运劲过度,蒸得背后冒起白烟,狼狈不堪。他始终紧咬牙关,心下明白,越是被动,越不能乱了阵脚。他回想起父亲在教他枪法时曾说过,“咱们凌家枪法号称游龙枪法,其实是取之易经,你可知其深意?”“知道,龙乃乾卦,乃天道。”“不错,你可知这乾卦最后一爻之意?”“孩儿不知!”“这乾卦最后一爻乃亢龙有悔,这悔字你可知?”“悔?莫不是居安思危。”“也是一理!这龙飞至高出,已是巅峰,若不知进退,迟早坠落九天。所以咱们凌家枪法,正真要旨在于悔,在于收,须知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之妙。”
凌楚瑜想到这里,忽有所感,忽而收枪,摆出起手式“飞龙在渊”。崔颜瞧之有意异样,这一招起手式收敛锋芒,神精内敛,不禁好奇。
这一招“飞龙在渊”本意是龙深潜于渊,欲破渊而出,乃凌家枪法的起手式。可凌楚瑜此时领悟精髓,这一招包含“潜龙勿用”的深意。之前凌楚瑜使用这招,其意乃伺机而动,而如今却是厚积薄发,同是一招,意境却截然不同。
仅仅这架势的一呼吸间,凌楚瑜顿时心静如水,感受四周万物更加清晰。崔颜瞧出他的变化,露出难得笑容,道:“有点样子了!”旋即变得威风堂堂,不怒自威,劲力也随之递增,可降服世间一切妖魔。
“降龙罗汉相?”余秋白微微吃惊,道:“崔不笑要动真格了。”阎罗王也笑容僵硬,凝视而去,道:“这凌家枪又名游龙,崔不笑又使出降龙罗汉相,真是一物降一物。”
刹那间,二人间忽然狂风大作,人影交错,重重迭迭。凌楚瑜倚枪化为一道寒光,身矫如龙,所到之处,如龙吐雷电,翻身腾挪,如行云布雨。而崔颜在着漫天密云雷电中忽隐忽现,他宛若天人,浩气凛然,双目圆睁,不怒自威,左手一掌,闷声如雷,右手一刺,锵锵如电,左右翻飞,雷电
凌楚瑜一败再败,猛然驻足,翻身往左边一跳,越过枪杆,旋即右挑左压,枪头猛地抬起,一招“龙抬头”将崔颜紧追不舍的判官笔击上一尺。这招“飞龙跃涧”极为巧妙,将对手判官笔挑开后,可横枪一招“苍龙卧岗”,扫向对手小腹。崔颜忽露笑口,侧身低腰,当钩镰枪掠过头顶时,左手反搂,将枪抗在肩上,旋即转身负起,如肩负重物,右手判官笔如蛇般刺去,这一招正是“布袋罗汉相”。
据说这布袋罗汉常年背负一个布袋,是一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避免毒蛇咬伤行人。他捉蛇后将其毒牙拔去再放生深山,这布袋便是装蛇袋子。崔颜方才那招,就是模仿“布袋罗汉”背负布袋时候的姿态,千钧之力,一肩负之,而右手判官笔反击一招,亦是将蛇放生的而去的招式。
凌楚瑜钩镰枪被他锁紧在肩上,难以动弹,心急之下左手五指紧聚如鹰嘴,从左侧点向对手手腕,好似飞鹰捕蛇,拿它七寸。崔颜由笑变威,忽然从枪杆下滑走,欺身进步,急变一招“托塔罗汉”,左手往上轻托,打向他下颚。凌楚瑜面对如此招式十分难受,长兵器被对手近身,反而束手束脚起来,旋即向右猛身纵出,腾空之下钩镰枪向后急扫,一招“苍龙摆尾”。这一招威力甚小,只为了延误敌机,落地后双手举枪,旋足扭身,回身送出一记“回马枪”,逼退崔颜,这才歇得一口气来。
崔颜虽铁着脸,却能看出他的从容淡定,接连使出数相,又紧逼而来。这罗汉虽有十八相,可他越战越酣,这罗汉相更迭也越发从容迅速,威力也渐渐增强起来。当凌楚瑜以一招“画龙点睛”刺来,枪点如雨,虚实结合,而崔颜使出“静坐罗汉相”,宛如一座大山,这静坐罗汉本是大力士,他修成正果后,静坐显相,力大无穷。而此相未消,他忽然气宇轩昂,目及四方,竟是一个“骑象罗汉”,二者相迭,力道陡然猛增,目视虚实,判官笔只需轻轻一点,准时无比地击中枪头,内力透来,以劲力震退凌楚瑜。
旁人瞧了无不震惊,心里暗忖这崔颜武功之高,不知甩出众人多少里,莫山庭心想,就是大哥东方魄前来,只怕也是堪堪能胜。
孙可鑫瞧了他如此神通,心下佩服,但曾想起侍剑八将和寻剑七义曾困得住天下四大宗师之一的魏谞一时,不禁开口问道:“你们若联手,能胜他吗?”他心里盘算,若凌楚瑜战败,欧阳云十有八九会奋起反抗,到时候恶战一起,不知胜负。
两波人面面相觑,似乎难言之隐。孙可鑫颇为礼貌问道:“请直言相告。”犹豫片刻,淑女剑主道:“庄主,属下无能,只能困住一时。”孙可鑫有些讶异,转头看向寻剑七义。这七人本来武功就不是长项,寻宝探物是其所长,尤其自从大哥扁仁桓死后,剩余六人实力本身就不济,只得无奈摇头,孙可鑫也没责备之意,朝着那边举目凝视。
崔颜劲力一重重透来,每一击都带着风声,凌楚瑜虎口生疼,手臂发酸,只觉得劲风扑面,心胆惧颤,毫无还手余地,自打学艺以来,还没有谁能让他如此被动挨打,枪法毫无发挥余地,他越战越急,越急越乱,顷刻间方寸大乱。
“遭!”二女同时惊呼,她们从未见过如此窘迫的凌楚瑜,他每出一招都十分艰难,额头汉如大豆,背后衣衫湿透,但运劲过度,蒸得背后冒起白烟,狼狈不堪。他始终紧咬牙关,心下明白,越是被动,越不能乱了阵脚。他回想起父亲在教他枪法时曾说过,“咱们凌家枪法号称游龙枪法,其实是取之易经,你可知其深意?”“知道,龙乃乾卦,乃天道。”“不错,你可知这乾卦最后一爻之意?”“孩儿不知!”“这乾卦最后一爻乃亢龙有悔,这悔字你可知?”“悔?莫不是居安思危。”“也是一理!这龙飞至高出,已是巅峰,若不知进退,迟早坠落九天。所以咱们凌家枪法,正真要旨在于悔,在于收,须知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之妙。”
凌楚瑜想到这里,忽有所感,忽而收枪,摆出起手式“飞龙在渊”。崔颜瞧之有意异样,这一招起手式收敛锋芒,神精内敛,不禁好奇。
这一招“飞龙在渊”本意是龙深潜于渊,欲破渊而出,乃凌家枪法的起手式。可凌楚瑜此时领悟精髓,这一招包含“潜龙勿用”的深意。之前凌楚瑜使用这招,其意乃伺机而动,而如今却是厚积薄发,同是一招,意境却截然不同。
仅仅这架势的一呼吸间,凌楚瑜顿时心静如水,感受四周万物更加清晰。崔颜瞧出他的变化,露出难得笑容,道:“有点样子了!”旋即变得威风堂堂,不怒自威,劲力也随之递增,可降服世间一切妖魔。
“降龙罗汉相?”余秋白微微吃惊,道:“崔不笑要动真格了。”阎罗王也笑容僵硬,凝视而去,道:“这凌家枪又名游龙,崔不笑又使出降龙罗汉相,真是一物降一物。”
刹那间,二人间忽然狂风大作,人影交错,重重迭迭。凌楚瑜倚枪化为一道寒光,身矫如龙,所到之处,如龙吐雷电,翻身腾挪,如行云布雨。而崔颜在着漫天密云雷电中忽隐忽现,他宛若天人,浩气凛然,双目圆睁,不怒自威,左手一掌,闷声如雷,右手一刺,锵锵如电,左右翻飞,雷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