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是道小人心易变(下)(2/4)
附和道:“好好,我们插话不对,兄台继续。”凌楚瑜没好气看了他们一眼,若不是王如萱此时开口说“后来呢”,自己还真不想理这群好事之人。
吴罡本是一狂浪子弟,拜师学艺后,行为更是放荡不羁。他本来和公孙如是八竿子打不着,却因为一个人。
话说公孙如是在继承公孙家之前,因为常出没烟花之地,跟一个名为“如烟”的女子有了私情。因为当时公孙如还在蛰伏待机,不能太过张扬,便利用如烟这妓女身份替自己营造纨绔子弟形象,麻痹与他争权的五个哥哥。果不其然,他那五位心高气傲兄长对这个不争气的“庶出”弟弟从未正眼瞧过,笑他无能,声色犬马,渐渐也就不当回事。
公孙如是表面上整日与那如烟花天酒地,你侬我侬,背地里却在这烟花之地巴结其他士族子弟,积蓄力量,通过他们搭上了年轻的东方魄和上官司。
他从小备受欺凌,每日对家人察言观色,巧舌如簧,才能让他活下来,而这些从小精通的东西对他如今结交贵人是帮助极大。他虽出身不好,但人胆大心细,八面玲珑,风趣幽默,说话处事让人舒服,久而久之便建立起一条牢固的人脉。
也正因为如此,被他利用的如烟以为公孙如是对自己是真情切意,芳心暗许,至死不渝。这真情对于公孙如是来说,是最好的挡箭牌,能让外人相信他真的沉迷美色,为了一个妓女抛弃所有,麻痹众人。
世事无常,就在公孙尚撒手人寰时刻,那个唯唯诺诺的公孙如是变了,变的冷酷无情,变得心狠手辣,变得不像一个人。他首先以强大的武功击败了为争权而比试的五位兄长,二死三伤,手段令人发指,然后再联络所有结识的士族弟子和宦官弟子,为自己出任家主助阵。最后,他迎娶了东方家的远房亲戚,归顺于新晋武林盟主麾下,有了这个强大助力,公孙家敢怒,却无人敢言。
至于那位如烟姑娘,等不来公孙如是的明媒正娶,也得不到他的赎身自由,仿佛那个曾经山盟海誓的男人突然从人间消失一样。
薄情寡义的公孙如是让她心灰意冷,为了替自己争口气,竟公然跑到公孙家门口大闹一场。公孙如是刚继任家主之位,只是暂时靠外人威信压制家中叔伯和兄长,若这样一闹,无非是让人抓把柄。其妻东方氏也不是善茬,为保其夫地位,竟让人乱棍打了出去,而公孙如是在一旁冷眼相待,竟没有一丝恻隐之心。
这一幕刚好给路过的吴罡撞见。此时苍云教已散,他心情低落,每日饮酒麻痹,这一日他刚好醉酒路过,瞧见公孙家下人竟殴打一名女子,忿忿不平,又想起围攻苍云教的人中,公孙家是主要首脑之一,愤恨间打退那些走狗打手,救下如烟。
后来听闻如烟的事,也是愤愤不平。公孙如是如此待人,寡情薄意,令人齿寒。冲动之余,和如烟一道上公孙家讨还公道。公孙家虽高手众多,却都不是吴罡对手,公孙如是不想事情闹大,差人送来一封信,里面夹带一张银票。
如烟瞧见那张银号票据,顿时心死如灰,信都没看,当夜就悬梁自尽。吴罡怒不可遏,当夜大闹公孙家,誓要杀了公孙如是。虽连败诸多高手,却因对方人多势众,气力殆尽也不见他踪影,只能无奈遁走。
吴罡走后,亲手埋了如烟,去赌场连赌三天三夜,凑足千两银票,替如烟赎了身。然后将那封信拆开后,只写着“烟花巷柳,逢场作戏,何曾伸眉”。公孙如是了解她,只有一封信,如烟定然以死明志。但又怕她犹豫,夹送一张银票诛心,以保万全。如烟性子刚烈,也了解对方心思,只见银票就知公孙如是的意思,信都不看,毅然自尽,可见她当时是何等心死。吴罡长叹一声,守了一夜后,说了一句“是道小人心易变,岂知小人天性凉”后,飘然而去。
几人听完这个故事,低头思索片刻,终于有人问了,“这事怎么这么像杜撰出来的。”
“是啊,好像天桥说书先生,故事生动形象。”
凌楚瑜白了一眼,低喝道:“不爱听别听。”有人反驳道:“兄台,这不怪我们,你扪心自问,这故事是不是太过离谱。当中很多细节都像是后来人加上去的,就比如吴罡埋人这段,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有谁能证明。”
“你们爱信不信。”凌楚瑜道:“这是我在醉人间听回来的。当时那女子的好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岂会有假?”
“醉人间?莫不是苏州的醉人间?”那几人有些诧异,道:“若真出自那里,道是有几分信。”
“几位大哥!”王如萱淡淡问道:“这醉人间是何地?”
“遭!”凌楚瑜心下暗惊,自己嘴秃噜了,把醉人间三字说了出来。还没等他反应,有人就飞快回答道:“这位姑娘,这醉人间是苏州最大的青楼,能进入里面的非富即贵,一掷千金,放眼天下也是冠绝一时,我虽心神向往,无奈两袖清风,只能幻想罢了。”
王如萱俏脸冷若冰霜,如利刃般斜眼瞧了一眼凌楚瑜,后者心乱如麻,只能干“呵呵”。这千金小姐冷声道:“是吗?”凌楚瑜尴尬一笑,支支吾吾道:“这个…是个喝酒好地方。”心里却暗骂那个多嘴的人,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那人还莫名其妙道:“怎么?”凌楚瑜无奈,如此笨拙之人,多说无益。又偷偷瞄了一眼王如萱,后者鼓着腮帮,俏眉
吴罡本是一狂浪子弟,拜师学艺后,行为更是放荡不羁。他本来和公孙如是八竿子打不着,却因为一个人。
话说公孙如是在继承公孙家之前,因为常出没烟花之地,跟一个名为“如烟”的女子有了私情。因为当时公孙如还在蛰伏待机,不能太过张扬,便利用如烟这妓女身份替自己营造纨绔子弟形象,麻痹与他争权的五个哥哥。果不其然,他那五位心高气傲兄长对这个不争气的“庶出”弟弟从未正眼瞧过,笑他无能,声色犬马,渐渐也就不当回事。
公孙如是表面上整日与那如烟花天酒地,你侬我侬,背地里却在这烟花之地巴结其他士族子弟,积蓄力量,通过他们搭上了年轻的东方魄和上官司。
他从小备受欺凌,每日对家人察言观色,巧舌如簧,才能让他活下来,而这些从小精通的东西对他如今结交贵人是帮助极大。他虽出身不好,但人胆大心细,八面玲珑,风趣幽默,说话处事让人舒服,久而久之便建立起一条牢固的人脉。
也正因为如此,被他利用的如烟以为公孙如是对自己是真情切意,芳心暗许,至死不渝。这真情对于公孙如是来说,是最好的挡箭牌,能让外人相信他真的沉迷美色,为了一个妓女抛弃所有,麻痹众人。
世事无常,就在公孙尚撒手人寰时刻,那个唯唯诺诺的公孙如是变了,变的冷酷无情,变得心狠手辣,变得不像一个人。他首先以强大的武功击败了为争权而比试的五位兄长,二死三伤,手段令人发指,然后再联络所有结识的士族弟子和宦官弟子,为自己出任家主助阵。最后,他迎娶了东方家的远房亲戚,归顺于新晋武林盟主麾下,有了这个强大助力,公孙家敢怒,却无人敢言。
至于那位如烟姑娘,等不来公孙如是的明媒正娶,也得不到他的赎身自由,仿佛那个曾经山盟海誓的男人突然从人间消失一样。
薄情寡义的公孙如是让她心灰意冷,为了替自己争口气,竟公然跑到公孙家门口大闹一场。公孙如是刚继任家主之位,只是暂时靠外人威信压制家中叔伯和兄长,若这样一闹,无非是让人抓把柄。其妻东方氏也不是善茬,为保其夫地位,竟让人乱棍打了出去,而公孙如是在一旁冷眼相待,竟没有一丝恻隐之心。
这一幕刚好给路过的吴罡撞见。此时苍云教已散,他心情低落,每日饮酒麻痹,这一日他刚好醉酒路过,瞧见公孙家下人竟殴打一名女子,忿忿不平,又想起围攻苍云教的人中,公孙家是主要首脑之一,愤恨间打退那些走狗打手,救下如烟。
后来听闻如烟的事,也是愤愤不平。公孙如是如此待人,寡情薄意,令人齿寒。冲动之余,和如烟一道上公孙家讨还公道。公孙家虽高手众多,却都不是吴罡对手,公孙如是不想事情闹大,差人送来一封信,里面夹带一张银票。
如烟瞧见那张银号票据,顿时心死如灰,信都没看,当夜就悬梁自尽。吴罡怒不可遏,当夜大闹公孙家,誓要杀了公孙如是。虽连败诸多高手,却因对方人多势众,气力殆尽也不见他踪影,只能无奈遁走。
吴罡走后,亲手埋了如烟,去赌场连赌三天三夜,凑足千两银票,替如烟赎了身。然后将那封信拆开后,只写着“烟花巷柳,逢场作戏,何曾伸眉”。公孙如是了解她,只有一封信,如烟定然以死明志。但又怕她犹豫,夹送一张银票诛心,以保万全。如烟性子刚烈,也了解对方心思,只见银票就知公孙如是的意思,信都不看,毅然自尽,可见她当时是何等心死。吴罡长叹一声,守了一夜后,说了一句“是道小人心易变,岂知小人天性凉”后,飘然而去。
几人听完这个故事,低头思索片刻,终于有人问了,“这事怎么这么像杜撰出来的。”
“是啊,好像天桥说书先生,故事生动形象。”
凌楚瑜白了一眼,低喝道:“不爱听别听。”有人反驳道:“兄台,这不怪我们,你扪心自问,这故事是不是太过离谱。当中很多细节都像是后来人加上去的,就比如吴罡埋人这段,他最后说的那句话,有谁能证明。”
“你们爱信不信。”凌楚瑜道:“这是我在醉人间听回来的。当时那女子的好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岂会有假?”
“醉人间?莫不是苏州的醉人间?”那几人有些诧异,道:“若真出自那里,道是有几分信。”
“几位大哥!”王如萱淡淡问道:“这醉人间是何地?”
“遭!”凌楚瑜心下暗惊,自己嘴秃噜了,把醉人间三字说了出来。还没等他反应,有人就飞快回答道:“这位姑娘,这醉人间是苏州最大的青楼,能进入里面的非富即贵,一掷千金,放眼天下也是冠绝一时,我虽心神向往,无奈两袖清风,只能幻想罢了。”
王如萱俏脸冷若冰霜,如利刃般斜眼瞧了一眼凌楚瑜,后者心乱如麻,只能干“呵呵”。这千金小姐冷声道:“是吗?”凌楚瑜尴尬一笑,支支吾吾道:“这个…是个喝酒好地方。”心里却暗骂那个多嘴的人,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那人还莫名其妙道:“怎么?”凌楚瑜无奈,如此笨拙之人,多说无益。又偷偷瞄了一眼王如萱,后者鼓着腮帮,俏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