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给你两条路(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受过了天人境后,结合你体内的龙魄,才发生的某种奇妙变化。毕竟,你本就与皇室传承极为有缘。”  

赵都安呃了下,无从反驳,转而道:  

“那陛下方才提及灾星做什么?”  

徐贞观眸子越来越亮,她有些兴致勃勃地,仿佛分享大秘密似地道:  

“因为这涉及另外一件变化,就在方才,朕同样观想进入了《人世间》,并且,朕终于在其中找到了太祖皇帝留下的修行的线索,那是个画中人,自称名叫‘章回’…  

朕进入其中后,疑似在画中世界存在一个‘身份’,而这个画中人,便以这身份的关联,与朕接触…恩,与《大梦卷》类似…”  

她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经历。  

女子总是有很旺盛的分享欲,只是身为帝王,她有太多的秘密无法与人说,只能憋在心里。  

而赵都安无疑是个好的倾诉对象。  

并且,赵都安早晚也会进入《人世间》,徐贞观认为,自己探索出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他,令他提前熟悉下一个篇章…  

女帝却没注意到,赵都安的眼神越来越古怪。  

‘恩…贞宝你真的好聪明,竟然能脑补出这么合理的解释…因为太祖皇帝刻画壁画时,参考了星象,恰好灾星掠过上空,才导致壁画内发生了某些变化…  

恩,这个逻辑虽然并不严密,但涉及到天人层次的修行,本就充斥着大量的谜团和不确定…的确很容易令人产生联想。’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  

女帝是非正常继位,她对皇室的一些只有历代皇帝才知道的隐秘,并不清楚。  

所以很多事,尤其涉及到修行,需要她一点点摸索。  

就如她当初并不知道龙魄存在的位置一样。  

而在女帝的判定中,相比于“赵都安就是章回”这个离谱到家的可能,无疑是灾星引起的变化,更“合理”。  

恩,或者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单纯只是自己进入《人世间》的时间足够久,满足了某种条件,那个领路人章回才现身…徐贞观心中猜测着。  

“原来是这样。”赵都安借坡下驴,恍然大悟,“原来我是这样才能回来的。”  

君臣二人说了这会话,女帝心情也转好了许多,抛开灾星这个不好的预兆不谈。  

无论是西线大捷、章回的出现,还是赵都安奇妙地回返方式…都是喜事。  

“你这个状态能维持多久?是否可以返回?”徐贞观开始关心起他的状态。  

赵都安说道:  

“臣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但冥冥中有种感觉,一个是臣无法离开壁画太远…另一个,就是应该可以从壁画回去临封,不过能否再过来,就不确定了,需要尝试。”  

徐贞观脸色认真地点头:  

“涉及修行领域,半点马虎不得,朕也无法确定你长久留在这边是否存在问题,保险起见,朕先送你回去。”  

这就走吗?  

赵都安沉默了下,直视女帝的眼睛:  

“臣舍不得陛下,可以再坐一会。”  

徐贞观面颊一红,心中涌起一股暖意,饶是此刻的赵都安并无实体,但他的目光仿佛带着灼热的温度,令她想要躲避。  

女帝犹豫了下,还是轻轻“恩”了声,算是默许。  

赵都安嘿嘿一笑,索性大着胆子站起来,走到女帝身边,双手不老实地试探进攻。  

然后不出所料“穿”了过去。  

徐贞观没好气地瞪他:“让你过来了么?”  

“这又没有外人,海公公在外头守着呢。”赵都安嘀咕,此刻说完了正经事,二人间的气氛不再是君臣,而是别的什么。  

女帝没吭声,只是感受着虚影一遍遍尝试穿过自己,她似笑非笑:  

“你这样连口水都没法弄朕一身,还能做什么?”  

“…”赵都安沮丧地败退了。  

于是,最后的时间,君臣二人也只是安静地坐在书房中,说了一阵话。  

而后,女帝虽心中亦有些不舍,但为了他的安全考虑,还是带着他返回了武功殿后的旧楼。  

站在了壁画前,说道:  

“你先尝试回去,若可以再次返回,你再过来就是,若做不到,便将消息从前线送回。  

西线大捷的消息传开,必令满朝文武信心大振,不过接下来,靖王和慕王的结盟必会愈发紧密,你与薛神策要小心行事,莫要贪功冒进。”  

女帝进行着临别的叮嘱。  

赵都安点了点头,笑道:  

“别说得像送行一样,臣有预感,臣还可以再次过来。等前线此战役收尾,再来向陛下汇报。”  

徐贞观笑意盈盈:“好,朕等你回来。”  

赵都安迈步,身影徐徐没入石壁中,消失不见。  

徐贞观目送他的气息彻底消失,白衣女帝独自站在旧楼中,下午的阳光从窗子斜斜照进来。  

她眸中沁着黯然,怅然若失。  

临封,宁安县衙内。  

房门紧闭的屋舍内,盘膝于床上打坐的赵都安猛地睁开眼睛,只觉天旋地转,一阵强烈的疲倦涌上心头。  

识海中,那只青莲摇曳着,扩散出迷蒙的光辉,补充神魂的消耗。  

“回来了?好累…果然,与上次一样,进入人世间会特别累,但应该是进入画中导致,在皇宫内那段影响不大,因为后一段的时间要长出许多…”  

赵都安捂着额头,太阳穴一突一突的,他索性取出几粒提神醒脑的丹丸吞服,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