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揭开你的面(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压压的云层之上,电闪雷鸣。  

赵都安手持玄龟印,凌空而立,目光巡视所经之处,身后的庞大神明如臂指使。  

在滂沱大雨下,城内的火势逐步开始减弱,熄灭。  

然而还不够。  

焚烧的范围不只是城内,还有城外零散的诸多田野,苏澹显然早有准备,分散派出士兵去各处农田,只需要很少的士兵,就可以点燃整片田野。  

“还不够!”赵都安抬手朝空中捶出一拳,乌云顿时塌陷出一个窟窿。  

厚厚的雨云向着四面八方倒卷,城内的雨水开始减弱,玄龟印内储存的流水开始均匀地向周遭数十里方圆播撒。  

这个动作消耗的法力意外的小,因为当积雨云形成后,只要将云层推移过去,就自然会落雨。  

“农田只要淋上一层雨水,就无法再点燃。”赵都安默默摊薄云层,避免雨水太大。  

若雨势太大,同样会损毁将要成熟的禾田。  

“注意…体会…自身…”忽然,赵都安听到脑海中,裴念奴结结巴巴的声音。  

体会自身?赵都安心中一动:  

“你的意思是,让我体会天人境的感觉?”  

此时此刻,他虽不是真正的天人,但却已经摸到了那层门槛。  

这于他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提前感受天人真谛的机会,对未来晋级有所帮助。  

“我记得,在京城时与贞宝闲聊时,提过天人境,贞宝给出的说法是与天地共鸣,天人交感,因此方能一举一动,勾动天象…  

而术士与武夫的交感方式又有不同,前者是神魂离体,类似出窍…  

后者则认为,人的躯体内藏着一座小天地,或是说,人本就是天地的一部分…”  

赵都安诸多念头闪过,将行云布雨交给裴念奴,专心感应那股玄而又玄的韵味。  

而此刻,远在太仓府城的知府孙孝准同样急匆匆踏上城头,惊讶地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横亘的大片乌云。  

云中电闪,隔着老远都能看清。  

“是赵都督所为?”孙孝准近乎本能地做出猜测。  

时间一点点流逝。  

终于,赵都安睁开了眼睛,感受着身体的掌控权开始移交回来,耳畔是裴念奴的声音:  

“还剩,最后,一点。”  

身上的赤炎圣甲已经恢复了红色,玄龟印也干涸,不再旋转。  

赵都安并未跌落,他立即意识到,剩下的一点法力最多还能让他维持几十几次呼吸的“半步天人”,就将耗空力量。  

“最后一点时间,不能浪费。”  

赵都安目光一扫,视线锁定了南城门方向,迈出一步,消失在原地。  

城门下方,此刻正爆发着一场乱战。  

薛神策在大雨落下时,立即率领主力追杀叛军,沿途一名名被派出去“灭火”的士卒回归,汇集为了一股不小的兵力。  

并成功咬上了敌军。  

苏澹极为果决,留下一支队伍以南城门为依托,阻拦京营,自己带着城内守军先行撤离,而军中高手则率领士兵断后。  

并很快与薛神策等人短兵相接,几乎是不久前攻城战的延续。  

浪十八找上了那名叛军武将。  

唐进忠被僧人梵龙拦下。  

薛神策手中大戟挥舞,身先士卒,朝陆童杀去。  

只是这一次,进入步战后,陆童很快败下阵来,被薛神策压着打的节节败退。  

不过双方战力相差不大,加上留下断后的叛军做困兽之斗,一个个没了退路,短时间内,竟是僵持下来。  

“梵龙!身为神龙寺武僧,你竟插手世俗争斗,贫道理应替天行道。”  

忽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熄灭的街道上,空气荡漾开一圈圈涟漪,一轮虚幻的月亮浮现。  

继而,月中徐徐走出两道身影,一人穿白袖道袍,双眸灵气四溢,身旁盘绕青玉飞剑。  

另一个,长发披散过腰,细碎的星屑在发丝间流淌,手中持握一根有金色独眼的法杖,身材修长,双腿凌空悬浮,乃是“变形”后的金简!  

“天师府神官!?”  

梵龙瞳孔收缩,没有任何犹豫,他手中铁棍凶狠横扫,棍子上亮起一枚枚金色的卍字。  

不再掩饰佛法的梵龙将唐进忠逼退,扭头疯狂朝城外狂奔。  

他逃了!  

“追!”玉袖手中飞剑掠出。  

“变身”后的金简抬手,抓住师姐的胳膊,以术法化作星光朝城外而去,少女仿佛一下成熟了许多,语气自信:  

“放心,他逃不掉。”  

梵龙的离开,立即令天平倾斜,那名持剑叛军将领被浪十八与唐进忠围攻,立即倒下,被一刀一剑,刺中身体,口中喷血。  

陆童瞳孔收窄,愤怒道:“撤!”  

同时,他忽地转身,朝着城外天空射出一箭。  

这支箭矢极为特殊,竟牵引出一道虚幻的“绳索”,将陆童的身体拉扯着飞出了城墙,朝南方天空而去。  

他竟将自己射了出去!  

“不好——”薛神策面色一沉,他是纯粹的武人,一身武道只适合沙场,难以阻拦陆童。  

这样的对手,一旦逃走,再想捉拿几乎不可能。  

“他走不了。”忽然,一个声音突兀出现在耳畔。  

赵都安不知何时凭空出现,仿佛瞬移般,他没有浪费时间,迈步朝陆童逃走的方向跨出一步。  

在众目睽睽下,闪烁到了城头上,右手拔刀出鞘。  

“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