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相国的落幕(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据书册记载,冶炼“赤炎圣甲”的过程需要至少几日,才能完成。  

赵都安折腾了一夜,次日清早,瞥了眼“充能”进度条,大失所望。  

索性叮嘱了继母,命令封锁自己的房间,任何人不得入内,留下圣甲自行缓慢吞噬诸多“战利品”。  

他自己气定神闲,悠哉游戏,扭头去了诏狱。  

诏狱一如既往的压抑,距离灰黑色的建筑还有段距离,就觉气温下跌。  

“大人。”  

赵都安负手,率领钱可柔、沈倦两人抵达牢狱时,典狱的老头忙谄媚出迎:“可有吩咐?”  

“带我去见李彦辅。”赵都安语气平静。  

作为他来到这个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位大人物,亦是他自微末起家的第一块踏板,考虑到相国将死,他认为有必要见最后一面。  

地牢内阴暗闷热。  

甫一踏入,耳畔就传开一声声惨叫,走廊两侧,一间间牢房内人满为患,不时有牢门被打开,狱卒粗暴拖曳遍体鳞伤的犯人往返。  

“这大多是李党谋反的官员,还有新押进来的部分青州反贼要犯。”小秘书钱可柔低声解释。  

沈倦也咧嘴嘀咕:“我上回见诏狱爆满,还是当初玄门政变后。”  

赵都安默不作声,缓步行走。  

他走过走廊时,两侧牢房内,不时有囚犯扑在栏杆旁,探出手大声求饶,祈求赵都安回禀圣上。  

牢头面对这些不久前,还是大权在握的各部官员,一改面对赵都安的谄媚,面目凶狠,手中皮鞭抽打,发出“啪啪”声,伴随囚犯的哀嚎。  

“都闭嘴,吵到赵大人,今日就送你们上路!”  

赵都安扫视这群阶下囚,忽然有些感触地道:  

“去年夏日,我若未能立功,仅凭庄孝成逃走一事,此处牢房,就该有我一间。”  

身旁三名下属不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  

赵都安笑了笑,却没再说什么,继续往深处走。  

李彦辅关押在诏狱最深处的“甲字号”牢房。  

在他正对面,另外一间牢房本囚着另一名李党高官,昨日那人被提走,恒王父子替换住了进来。  

于是,李彦辅才得知,青州叛军大败的消息。  

“咣当!”  

走廊尽头铁门打开,披头散发,穿着囚衣,正面朝牢房通风口打坐的李彦辅睁开了眼睛。  

在他对面,浑身是伤,蜷缩着躺在草席上的恒王,以及世子徐祖狄也被惊醒。  

三名甲字号囚犯同时起身,朝走廊黑暗中望去,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走来。  

“呵呵,李相,恒王爷,徐世子,三位可还住的习惯?”  

赵都安笑眯眯从黑暗走入火光,脸上挂着微笑。  

养尊处优的恒王父子顿时吓得蜷缩回草席,眼中带着恐惧,再没有往日的高高在上,以及皇亲国戚的桀骜霸道。  

“赵都安。”相较下,李彦辅要沉稳太多。  

这名老人穿着囚衣,花白的头发披散着,贯通鬓角的胡须数日未修,凌乱不堪。  

看向赵都安的目光,沉甸甸的,带着一种复杂意味。  

他面朝栏杆,席地而坐,神态有着一股认命般的平静:  

“听说,你率军一日大破青州军,昨日凯旋。”  

“准确来说,打败这两个废物,只用了半日。”赵都安笑眯眯,掀开衣袍下摆,蹲在了牢房门口,与李彦辅对视。  

头发花白,已沦为阶下囚的老相国盯着他,忽然叹息:  

“后生可畏。我这几日在牢狱中,反复思量,最为后悔的,便是当初该听应龙的劝解,在你尚且未起势时,便以全力,将你除掉!  

只可惜,世间从无后悔药,谁人能想到,我李家父子,竟会亡于一区区面首之手。”  

赵都安蹲在囚室外,笑眯眯盯着他,摇头道:“相国错了。”  

李彦辅抬眸:  

“何错之有?老夫宦海一生,深知成王败寇的道理,我不后悔发动政变夺权,只是漏算了陛下的归来而已,否则,一切都将不同。”  

哪怕此刻,他也不认为做错了什么,只是认输。  

赵都安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说道:“你错在,与我为敌。”  

李彦辅愣住了,这一刻,他望着赵都安眸子里反射的,地牢走廊中的火焰,突然失去了所有力气。  

赵都安说道:“陛下已经下旨,两日后,李党上下所有参与叛乱的官员,悉数于京师菜市口斩首示众,为我的出征祭旗。  

不出预料,今日是你我最后一次见面,我已叮嘱牢头,给你的断头饭加了点酒肉,就算我当初让冯举攀咬诬告你,从而逃出被流放杀头命运的报答。”  

李彦辅闭上了眼睛,只是忽然执拗地说了句:  

“史书上会有我的名字。”  

这是李彦辅在这个世界上,对赵都安说的最后的一句话。  

赵都安笑了笑,起身往外走。  

忽然,旁边囚室内,世子徐祖狄跪在地上,用膝盖行走,扑到栏杆边,双手抓着粗大的木柱,挤出讨好笑容:  

“赵使君,陛下是否消气?劳烦带个话给陛下,就说我们知错了,都是一家人,皇室子弟相残,也叫天下人看笑话不是?  

我与父亲答应告老还乡,回青州做个富家翁,再也不插手朝政,保证安分守己…”  

赵都安停步,眼神奇怪地盯着这个蠢家伙,心想老徐你的基因传到这一支,算是毁了。  

他懒得与这家伙废话,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