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赵都安献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本事呢,想成将军,只凭借战功可不够。”  

汤平点了点头,认真道:“我记住了。”  

赵都安嘴角微微翘起,这一战虽短,但所有人都获得了成长。  

说话间,队伍沿着朱雀大道,抵达了皇城正门。  

远远的,就看到城门口大群人站立等待,为首一人,白衣青丝,姿容绝世。  

赵都安愣住了,下意识催马更快了几分,等队伍在距离女帝还有一段距离时停下,他翻身下马,率领一众将领快步走上前。  

君臣二人目光对视。  

赵都安抱拳,大声道:  

“启禀陛下,神机营不负陛下信任,此去大破叛军,生擒反臣,大胜而归,臣,特来复命!”  

身后,石猛等人异口同声:“臣等,复命!”  

再往后,士兵们齐声:“神机营,复命!”  

声震如雷!  

徐贞观站在风中,眸子定在赵都安脸上,静静望着,嘴角翘起,仿佛天地都明亮起来,高声道:  

“诸位将士凯旋,朕心甚慰,赵卿此大胜,当传讯大虞全境,为我虞国贺!”  

为虞国贺!  

这一刻,宫门外所有人都精神一震,跟随一起出来的兵部尚书、副枢密使等武臣也再一次怔住。  

他们确认了,队伍中几乎没有五军营的人,而赵都安这番话,也无疑证实了此战乃由神机营破贼。  

如此大事,不可能公然欺君。  

所以…  

这是真的?  

赵都安这个“外行”,只去转了一圈,就凯旋了?他如何做到的?无数的谜团涌上心头,令这帮人百爪挠心,恨不得立即问个明白。  

等感受到女帝投来的视线,他们一张张老脸又火辣辣地刺痛起来。  

想到他们这些人这几日反复谏言,方才请求的一幕,更恨不得原地刨出个地缝钻进去。  

好在徐贞观也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只是瞥了眼,便重新迎向赵都安:  

“今日可谓双喜临门。赵卿,你看谁人回来了?”  

赵都安这会也注意到,女帝身旁队伍中一群熟悉面孔。  

莫愁眼神幽怨地看着他。  

老司监孙莲英笑容亲切。  

宁则臣目露钦佩,暗暗比了个大拇指。  

海公公笑眯眯站在人群后头,不显山不露水。  

马阎看了身后梨堂一群人一眼,递了个鼓励的眼神。  

侯人猛为首的梨堂精锐,以及苟在后头的浪十八与霁月上前,恭声:  

“恭贺大人凯旋!”  

回来了…都回来了…赵都安怔了下,脸上浮现出真心笑容:  

“好,好,诸位平安归来,我等再聚京师,否极泰来,否极泰来!”  

自封禅一战,各自逃亡,如今相熟的人大多数都还好好活着,这已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都别站着了,随朕入宫,朕已派人去请太师等人,赵卿,你可要好好说一说这一战。”徐贞观心情大好,笑着开口。  

勒令众人进宫。  

颇有种,想要赵都安狠狠炫耀一把,给自己长脸,回怼这段时日朝臣们质疑的意思。哼,让你们不信,这下无话可说了吧?  

不多时,偏殿内。  

众人齐聚,连董太师、袁立、各部尚书都急匆匆进宫。  

女帝命下人,给所有人都搬了座椅,君臣一众大几十人,几乎围成一个圈,眼巴巴倾听赵都安解谜。  

好家伙,以前是单独的君臣汇报,这次搞成开大会公开做报告了…贞宝你早说啊,给我点时间写发言稿…  

赵都安心中吐槽,上辈子给别人写发言稿,这辈子,却轮到自己上台作报告了。  

没有预想中的紧张,赵都安整理了下思路,侃侃而谈:  

“此次能短短一日,有此大胜,当归功于神机营新式火器之功…”  

他不急不缓,将去年时,自己如何改良火器,这一年来,神机营封闭消息,闭门造枪。  

这次自己如何率兵抵达,恰好遭遇徐祖狄和谈,如何扣人开战,火炮洗地。  

又如何带兵捉拿逃走的恒王…  

这整个经历,原原本本,挑拣其中关键的内容,讲述了一番。  

过程中,无人打断,包括女帝在内,都专注倾听。  

“此战经过,大体便是这样了,臣想着朝廷大胜,当及时回报,以稳定民心,便先行押送恒王等人归来。”赵都安淡淡总结:  

“因而,应算是出奇制胜,此战后,消息无法隐瞒,下次神机营再出动,叛军有了准备,便难以复刻了。”  

竟是这样么…新式火器成建制后,竟有如此威力?  

副枢密使,兵部尚书等人恍然大悟,听到赵都安后补的一句,心中好受了一些。  

出奇制胜,难以复刻…董太师等文臣点了点头,倒也不算失望——若真可复刻,凭借火器平推一切叛军,那也未免想的太美好,不切实际。  

等下次,敌人有所准备,哪怕火器依旧有效,但也必然大打折扣。  

尤其,是靖王、慕王等叛军战力远高于恒王的前提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是出奇,但能致胜,却非偶然,归根结底,乃是陛下未雨绸缪,力排众议砸下金银养病,以及赵少保改良火器,加之神机营上下齐心,方有此一日灭敌之空前大胜。”  

穿大学士官袍,耄耋之年的董太师高声总结,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此战扬眉吐气,当立即传遍天下,叛军得知,必人人自危,力挫其锐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