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送上一份贺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般若菩萨认真道:“我佛慈悲,赵大人枉造杀孽,只怕…”  

赵都安撇撇嘴,先一步下了车:  

“当我没查过资料?这个大总管手底下无辜的人命比本官都多,这叫为民除害,胜造七级浮屠。”  

那叫“救人一命,胜造…”  

般若菩萨想纠正,又想到赵都安辩经力压东西佛门,一阵无力。  

将时间线向前拉。  

早些时候,漕运衙门。  

宁总督在与妻子彻夜温存后,起的晚了一些。  

他穿着一身常服,走入衙门内的书房,一边吃着伙房送来的,已经有点凉了的早饭,一边等待温师爷进来。  

“总督,您找我。”谋士幕僚打扮的温良走进门,拱手问道。  

宁则臣心情不错,满面红光,一边吃着肉包子,一边笑道:  

“昨晚回来匆忙,未来得及与你细说,教你准备的那些,给赵使君过目的案牍准备好没有?”  

温师爷点头道:“早已备好。”  

宁则臣满意点头,这位跟了他十年的师爷兼友人办事从来滴水不漏,凡是交待的,鲜少错漏。  

“很好,辛苦你再去一趟赵大人下榻的客栈,请他过来。衙门内的机密案牍,实在不方便送过去给他看…”  

口中说着,宁总督顿了顿,改口道:  

“这样,等下还是我亲自过去一趟吧。”  

若论官衔,他这个二品大员,是比赵少保的“正三品”高的。  

何况,他还是实权官员,而非少保这等荣誉性质的官衔。  

但一来赵都安救了他妻女,二来人家终归是替陛下办事的使者,宁总督觉得自己得客气点。  

温师爷却摇头道:  

“不必了,我已经去请过了。赵使君不在,说是出城去了。”  

“出城?”宁总督一愣,心头生出不妙预感:“他去哪里了?”  

“说是去沈家,吊唁沈二爷。”温良语气特别温良地回答。  

宁总督突然想起来什么,有些颤声地问:“对了,昨夜沈家人是否…”  

“沈家人不曾去见赵使君。”  

“糟了!”宁总督手里的肉包子都掉了,他脸色狂变,立即换衣服:  

“备马!”  

理智虽然告诉他,赵都安不会做出过激的事。  

但不知为啥,他突然有点慌。  

赵都安与菩萨下车,带上海公公、浪十八、霁月等护卫朝里走。  

前方梨花堂与武功殿的人开道,闻讯来抵挡的沈家护院支撑不过一合,纷纷被打倒在地。  

古香古色的园林内,处处栽着碧绿的古柳,池中尽是片片荷叶,青石板与鹅卵石铺设的小径尽头,是飞檐翘角的亭子、镂空门窗的大屋,假山花池.共同组成了婉约的南方园林。  

赵都安往前走了一阵,忽然发现前方开路的下属停了下来。  

他疑惑前行,众人散开,才看到前方赫然拦住一人,数名锦衣捂着胸口,节节败退回来,道:  

“大人,是个高手!”  

赵都安抬眼望去,那赫然是个约莫三十岁的男子,穿着一身天青色武者练功服,头上缠绕一条白绫。  

身材英挺,容貌不俗,青黑的胡茬将原本略俊美阴柔的脸庞,烘出几分粗犷之气。  

其站在原地,右手中竟握着一柄比人高出一头的偃月刀!  

末端金黄的刀柄立在地上,沉重的刀头拉出一道锋锐的弧线。  

“沈家这一代武道最强者,世间境武夫,沈无极。”  

赵都安看到对方手持偃月刀的姿态,脑海中浮现出对应资料。  

建宁沈家,数百年底蕴,除开每一代都有大量族人在朝廷担任各类官职外,能屹立不倒,自然也不缺乏修行底蕴。  

沈无极,便是这一代家族供养出的强者,其性格孤傲张狂,却也有傲气的底气,幼年便展露出超绝的天资,沈家又花重金,请江湖上各路高手教导,光是青山上下来的高手,就请了至少五位。  

身为家族养出的武夫,沈无极却执拗地喜欢更适合军中武将用的偃月刀这等重兵刃。  

每每与人交手,鲜少留力,倒下劈死的修行者不知凡几。  

乃是江湖中,有别于青山一脉的武道强者之一。  

“赵使君依仗武力,擅闯我沈家门第,更痛下杀手,意欲何为?”沈无极横眉立目,冷声喝问。  

赵都安淡淡道:“你还不配与我说话,回去叫能做主的人来。”  

沈无极眼中透出怒火,他冷笑一声:  

“听闻你在宫中,击败了青山肖染。不过,你挡不住我一刀。”  

不是,消息传这么快吗?本官莫非已在江湖武林扬名?赵都安大为惊讶。  

还有点小高兴…  

至于沈无极的话,他并不反驳,废话,人家高出自己一个大境界,除非开挂,否则能挡住才有鬼。  

但…我又不傻,身边带这么多高手,谁跟你单挑啊…赵都安笑眯眯指了指自己左右:  

“这位是皇宫的海供奉,你肯定听过。这位是神龙寺的般若菩萨,你想必也听过。所以,你确定要螳臂当车?”  

般若菩萨看了他一眼,幽幽道:  

“贫僧乃方外之人,不参与朝廷事宜。”  

顿了顿,她补充道:“不过赵使君若答应贫尼一个要求,自然也可勉为其难出手。”  

“…”赵都安深吸口气,指着浪十八与霁月,重新说道:  

“你确定要螳臂当车?”  

般若:“…”  

苟在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