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赵都安调兵,朝廷大军马踏道门(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及幼子遁入江湖,搞出个庞大的匡扶社,这样的人物和手段,岂是好对付的?  

赵少保之前微服进城,却瞬间被破,已是输了先手了,如今贸然召大军进城,更是露怯,底牌先一步翻出来,岂非更落了下风?这对手棋如何下得?”  

张俭想了想,说道:  

“据说这个赵少保极有才能,虽名声不佳,但屡次大破逆党。”  

栾成苦笑道:  

“本府不怀疑这赵少保的手段,但本府更清楚,他终归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以往在京城,占着地利人和,对付逆党自然容易许多,如今来了奉城,对手也成了庄孝成那等老辣人物…”  

他摇了摇头,明显不抱信心:  

“终归是太年轻,年轻气盛,如何斗得过老狐狸?”  

想了想,他咬牙起身道:  

“本府这就去一趟金福客栈,与其说一说。”  

当即,这位知府大人领着几名护卫,直奔金福客栈,可等他到了以后,却并没看到进城的官军。  

金福客栈内,病恹恹的书生走了出来,以手绢掩着口鼻:  

“咳咳咳,知府大人来晚了,赵大人命我留下等你,说你若来,便传话说要知府大人回去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栾成愣了下:  

“赵少保去了何处?还有那些官兵呢?”  

肤色苍白的书笑了笑,道:  

“赵大人带着兵马出城去了,说是要赶在天黑前,去看紫霄宫的夜景。”  

紫霄宫…紫衫道人卢正醇的修行道场…  

奉城地界,十几万百姓尊称的那位本地的仙山上的“大神仙”,威名极高,在整个江湖,乃至虞国九道十八府内,都名号斐然的老神仙级人物。  

“不好!”  

栾成脸色陡变,嘴唇发颤,隐隐猜到了赵都安的心思。  

紫霄宫坐落于奉城县以北的一座同名的名山上。  

据说因千年前,曾有人见山上降下九霄神雷而得名,乃滨海道内,有数的钟天地灵秀的名山大川。  

虽远不及往南建成道的“洛山”,却以陡峭险峻,如长剑朝天,欲刺破天穹为最。  

赵都安一行人,骑乘军中快马,也是行将傍晚时才抵达这座紫霄山脚下。  

“据说紫霄宫接引地霞,每到夜晚,山顶有奇异霞光透地而出,照亮整个道观,极为瑰丽好看。  

不少名士经过这边,都要专程跑去道观烧一炷香,与紫衫道人攀谈结交,住一夜以目睹地霞奇景。”  

山脚下。  

女缉司海棠勒了马缰,仰头望着山上近乎宫殿规模的道观,有些神往地说。  

公输天元撇了撇嘴,骄傲地扬起下巴:  

“我天师府所处之地,才乃天下地脉中枢,区区地霞,无非是奇观罢了,也就糊弄下无知百姓。”  

知道了,不够你吹得…赵都安眯眼道:  

“既然这么好,先帝怎么就赏赐给了这野道士?”  

海棠摇头:  

“这就不清楚了,许是献宝有功吧。不过这紫衫道人卢正醇最有名的,还是一手‘炉中锻剑’的法门,寻常道人以丹炉炼丹,以火池锻剑,但他另辟蹊径,以丹炉以炼丹之法锻飞剑。  

据说一柄飞剑锻成至少要烧七七四十九天,出来的飞剑,也如丹丸一般,有上中下三品。  

高品飞剑出世既有微末灵性,其盘踞紫霄宫道观多年,养了一大群剑士为弟子,这也是其立身江湖,不依附天师府道统的底气。”  

赵都安笑了笑:  

“本官还没怎么见过道门的镇物飞剑,只有一柄金乌飞刀,正好见识下哪个更强。”  

说完,他举起右手向前一挥,身后以元吉为首的大群铁骑兵峰沉默向山道上推进。  

陡峭的山峰本不利于行马,但这卢正醇为了方便香客上山,耗资不菲,开辟出宽敞容许三驾马车并行的和缓山道。  

这会傍晚,山道上看不见半个香客,只有天边一轮红日悬着,放肆地将一众铁骑披上绯红的光,如同蒙着杀气。  

山道走到一半,有个供人歇脚的大平台,建造了几座亭子。  

赵都安带人抵达此处,却正看到一大群穿着道袍,背负长剑的剑士列阵以待。  

似乎早早就借助地势,调往见这群兵马,故而提前等待。  

赵都安一眼望去,背剑匣的道人足有上百人。  

为首的一个,赫然盘膝端坐于亭中,此刻夕阳红日打在亭中,照在这名约莫三十岁的道人脸上。  

其手持拂尘,以一根黄杨木做的簪子盘着发髻,道袍式样也与周围的不同,呈现白紫色,脚下踩着一双略有些寒酸的麻履。  

此刻,道人蓦然抬起眼皮,拂尘一甩,轻飘飘人已走出亭子,眼神淡漠望向大军前,为首的赵都安。  

“来者止步!”  

错字先更后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