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大国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久不回京城,若有余暇,在下中午做东如何?”  

文珠公主看了他一眼,微笑摇头。  

赵都安一愣。  

只听这位西域贵妇人温润的唇瓣,在冬日的艳阳下吐出一串白雾,她搓了搓手,轻声道:  

“林公子今日教了我许多,该由我请。不过在此前,我原准备去一趟黄庭巷,林公子若感兴趣,可一道去凑凑热闹。”  

黄庭巷?  

京城里,以棋手聚集知名的那条巷子?  

“哪里有何热闹么?”赵都安好奇问。  

文珠公主的脸蛋,在皑皑白雪反射的阳光下,白的有些刺眼,她红唇微微上扬:  

“有啊。”  

黄庭巷。  

距离善堂隔着几条街,介于东城与京城中心主城的边缘。  

乃是京城内,围棋爱好者常年聚集之所,黄庭巷所在街道,伫立着京城中好几家知名的棋社。  

历代围棋圣手中,从这里走出的,便占了七成,乃是整个大虞朝都知名的,棋手的圣地。  

巷子绵长古旧,巷子口有一株梅花据说有百岁,因邻着诸多棋社,是京城棋摊最集中的地方。  

无论寒冬酷暑,皆热闹不绝。  

摆摊的,对弈的,往来此处的既有市井高人,亦有几个大棋社的弟子,甚至连宫中被尊称为“棋待诏”的围棋国手们,都偶尔会现身于此。  

赵都安与文珠,乘车抵达巷子外时,见巷口的积雪早被清扫干净,远远都能听到巷中喧声。  

“据说,这陋巷的名字,之所以为‘黄庭’,乃是因巷子深处一座宅子,乃是前朝棋道圣手的故居,故以其名命名。”  

文珠公主下马走到他身边,眸中满是怀念:  

“我昔年在宫中,曾师从棋待诏王集薪,学的第一盘棋,便是黄庭的棋谱。”  

赵都安难掩惊讶:“公主喜欢弈棋么?”  

回答他的,乃是那名身材高大,梳着散辫的女武士。  

只是与此前在善堂不同,此刻的以女武士为首的几名西域护卫,都从车中取出冬日的棉布披风,戴着兜帽,将自己整个包裹起来。  

尤其是面部,用围巾缠绕。  

这样一打扮,就分辨不出是西域人,只要她们不开口,外人只会以为是穿的厚实些的虞国人。  

俨然是为了低调,避免被人围观。  

“围棋在西域十分盛行,几百年前,虞国边军的张将军,将围棋传入西域,就此流行起来,不比你们虞国的棋手少。”  

女武士用不太标准的官话说道。  

是了…西域那边娱乐项目少,下棋的确是低成本解闷的游戏…赵都安点了点头。  

文珠公主反问道:“林公子对这边不熟悉?”  

赵都安诚实点头:“平常也会下棋,但来这边,还是初次。”  

他的确没来过,以前的原主是个军卒,压根不喜欢围棋,只粗略知晓规则。  

后来成了纨绔,更没兴趣来这等枯燥地方。  

赵都安穿越而来后,倒是下了不少盘,但大多数偶尔解闷,或社交场合随手落子。  

比如当初,他去皇宫御花园,见袁立与女帝对弈…  

彼时便见识了这个世界的围棋水平。  

怎么说呢…棋力不俗,但很多打法,思路都很“落后”。  

赵都安上辈子,为了讨好领导,学了一阵围棋,不过水平相当一般,倒是学习时,被棋坛的一些故事,以及抽象主播吸引…看了不少资料。  

其中,不免囫囵看热闹般,看人解说历史上,诸多围棋大师知名的棋局。  

因此,他棋力虽不佳,但眼界却是不俗。  

穿越后,以他被历代大师棋谱名局熏陶过的眼界,自然会觉得大虞朝的围棋乏味落后。  

许多后世耳熟能详的打法定式,一概没有出现。  

自然就生不出太大兴趣,尤其他晋级“神章”境后,五感大为增强。  

记忆力、敏捷与计算力早已超出凡人一大截,棋力随之暴涨,再配合眼界,愈发对这东西不感兴趣。  

又哪里会无聊到,跑来这黄庭巷,与一群菜鸡下指导棋?  

勾栏听曲…呸,为国操劳不香么?  

只是这话落在文珠耳中,却只以为是这位林公子不擅围棋。  

“走吧,进去看看。”  

文珠公主抿了抿红唇,邀请道。  

赵都安抚摸了下易容后的下巴,露出饶有兴趣的神色。  

贵妇人与青年公子的到来,并未吸引太多人的注意。  

因为今日整个黄庭巷的棋手,都被某个同样是初次造访的外地人吸引了。  

赵都安踏入巷子时,就发现积雪清扫干净的石板地面上,一片空荡。  

往日从巷子这头,摆到巷子那头的一个个棋摊,都空着。  

一张纸小马扎,木制棋盘上纵横的线条,黑白的棋子,都被仓促丢在冬日的空气里。  

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巷子深处的一座棋摊旁。  

赵都安一行人,越过了那株百年寒梅,走到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外。  

无须他吩咐。  

侯人猛与沈倦,以及女武士等西域人,以蛮力强行开垦出一条通道。  

“谁啊!”  

“别挤!”  

不免引来一阵阵骂声。  

但那些穿着厚厚的棉布长袍,趁着脖子围观的棋手们,一经瞥见携手而来的赵都安与文珠,立即熄声,将骂声咽下了肚子。  

虽不认识,但仅从派头,就知道必是有身份的夫人与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