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给女帝的情书(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首席,红教团上师“圣僧”微笑地正了正小和尚的帽子。  

“等一等公主吧。”  

名叫丹澈的小和尚却望向了车队末尾。  

原来,西域使团的队伍分为两端,前头是这群僧人,后段则是另外一群腰间佩着弯刀,武士打扮的西域国人。  

共同恭维一座马车,此刻马车内,先钻出来一名西强壮的西域女武士。  

其披着皮甲,身材高大,头发编成散辫,皮肤粗糙而泛红,腰间的弯刀镶嵌宝石,眼神锐利而警惕。  

女武士下车后,说了什么,车厢中才再度下来一名女子。  

竟是个典型的虞人。  

那名女子约莫四十余岁,穿着虞人式样的衣裙,盘起的黑发间点缀着许多花花绿绿的宝石。  

然而,却遮盖不住女子那已有了岁月沉淀,却依旧不俗的容颜。  

女人神态温和,却自有一股威仪,面对一群武士毫不怯场,反倒是大群武士恭敬行礼。  

“文珠公主…”  

戴着红帽子,象牙佛珠的老和尚感慨道,“此行与回虞国省亲的公主同行,丹澈,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背着一只竹篾箱子的小和尚老实摇头:  

“不知。”  

老和尚负手道:  

“往年与虞国商讨贸易,都只派出个西域国官员即可。  

今年,文珠公主却亲自回去,想必是与虞国皇室内的皇位之争有关。呵,嫁出去的公主,本不该管娘家事,但血浓于水,又如何会不在意?”  

丹澈茫然:“弟子不大明白。”  

老和尚笑了笑,没有解释。  

只是朝着远处那位,先帝时期,因被老皇帝不喜而派往西域联姻,从此驻扎西域国,逐步成为领袖的公主双手合十。  

文珠公主也微笑着朝他行礼。  

双方没有攀谈,见礼过后,两拨人朝着这座面积颇大的庙宇走入。  

雪花纷纷落下,朔风呼啸。  

僧侣们与武士们进了庙,便各自泾渭分明地占据了一片地方来,熟稔地生火烧水。  

老和尚望了眼这座地神庙断了一截的神像,摇了摇头,抬手轻轻一挥,地面的灰尘便自行荡然如新。  

不多时,火堆升起,庙外雪落天黑。  

丹澈将竹篾箱子放下,从中取出围棋盘,与两盒黑白棋子。  

之后跪在地上,两只手分别捡起一粒粒棋子,按照记忆复盘,准备将方才在车厢,与师父下的那半盘棋复原。  

若是有棋道高手在此,必然会大为吃惊。  

这西域长大的小和尚,记忆力竟强的可怕,看似毫无章法的复盘,每一粒棋子落下却都与之前对弈的先后步骤一般无二。  

且棋局几乎已经到了后期,盘面之复杂,饶是给京城里的大国手看了,也会慎重对待。  

然而周围的僧人们却见怪不怪,知道丹澈的棋力在当地极为厉害。  

不过没人知道具体有多厉害。  

但考虑到围棋乃是虞国传入的,便也下意识觉得,丹澈的棋力定是远不如虞国人的。  

只有老和尚知道丹澈的棋力多么恐怖,就像他本人对佛法研究之深一样恐怖。  

“师父,您说文珠公主带队很奇异,但您肯带队去虞国国度也很奇异啊,”丹澈一边复盘,一边小声说道:  

“以往您都是不肯出山的。  

这次去虞国,旁人都说,是因那神龙寺斗法失败,声势萎靡,故而我等正统才要过去辩经,教虞国人知道,输的不是佛法,而只是神龙寺,佛法正统在祖庭…  

而您的佛法在五方中,最为精深,大概只在法王之下了,但我总觉得您肯出山,还有别的原因。”  

老和尚盘膝在地,一边喝着奶茶,一边诧异地看向弟子,想了想,郑重点头道:  

“是的,为师此行去虞国,辩经只是其一,更重要的目的,乃是寻找‘慧’。”  

丹澈跪在棋盘旁,茫然道:  

“师父,您所谓的慧到底是什么?”  

作为弟子,少年知道,自家师父在约莫春夏时,忽然出关,声称自己“看”到“慧”降临东方。  

从那时其,身为西域五方教中巨擘的“圣僧”,就仿佛着了魔一般,有了动身前往虞国的想法。  

老和尚望着庙外的风雪,轻声道:  

“我佛神明乃是‘世尊’,世尊是掌管智慧的神明,它降临人间的化身,便是‘慧’。”  

丹澈吃惊道:  

“您是说,世尊化身降临了人间?在虞国国都?可…世尊化身不是法王么?”  

“当然不是!”老和尚扭头,瞪了他一眼:  

“那是不懂佛法的愚昧之人的说法,你怎么会信?法王只是信仰世尊,是人世间最早开悟,获得世尊传承的那位先知转世轮回的身份…却不是神明本身,更不是神明的化身。”  

丹澈缩了缩脖子,知道一旦谈起这些,师父就神神叨叨的:  

“可既是世尊化的‘慧’,为何出现在虞国国都?因为神龙寺在那里么?可分明我们祖庭才是正统…”  

圣僧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我只看到,慧在今年春季降临那里。”  

丹澈好奇道:“如何找到慧呢?”  

圣僧说道:“慧降临人世,必然不凡,就如篝火在夜晚烨烨明亮。只要找寻京城今年崭露头角之人,自然能找到。”  

丹澈又好奇道:“那找到了以后呢?”  

老和尚眼神中猛然迸发出狂热的神采,如同皈依的信徒:  

“慧是世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