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给女帝的情书(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房间中陷入一阵安静。  

唯有屋内地毯上的铜盆中猩红的炭火忽明忽暗。  

赵都安靠坐在床榻上,不禁轻轻捏了捏眉心,苦笑道:  

“若当真如此,那陛下方才去神龙寺那一趟,倒是遂了大净与西域祖庭的心意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  

倘若贞宝已经看透了这些,那仍旧选择如此大张旗鼓地去找茬…若单纯只是为了自己出气,表明朝廷的权威,其实没必要用这种方式。  

徐贞观坐在圆凳上,凤眸瞥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话虽如此,但这又何尝不符合朝廷的利益呢?”  

赵都安眨巴了下大眼睛:“陛下您是说…”  

徐贞观叹了口气,认真道:“在这两家佛门的立场上,朝廷的立场始终如一,就是不希望两者合二为一。”  

赵都安一怔,继而恍然大悟。  

是了。  

东西佛门对峙数百年,大虞朝廷是什么态度?一方面,朝廷与神龙寺交好,另一方面,也维系着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因为对大虞朝而言,分裂的佛门才是好佛门。  

一旦东西合流为一,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庞然大物的出现,这绝不是女帝愿意看到的。  

“神龙寺这一支,近二百年来日益庞大,若论实力,已追上,甚至超出西域祖庭。所以玄印才心心念念,想要在他这一任住持的生涯里,完成推动合流的大业。”  

徐贞观轻声解释,语气有些感慨:  

“朝廷明面上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旁观立场,但若有机会削弱神龙寺,令其与西域的势力均衡些许,也不是坏事。当然,前提是西域也不能太强。”  

赵都安懂了。  

对女帝而言,神龙寺是制衡西域佛门祖庭的重要力量。  

神龙寺太弱不行,但太强也不好。  

“臣听闻,西域好像派人进了大虞境内。”赵都安忽然道。  

徐贞观点了点头,说道:“再过些日子,就该到京城了。”  

“他们来做什么?”  

“两件事,一个是代表西域,与朝廷商讨明年的贸易。已经入冬了,转眼便是年关,这些事按例该谈一谈,另外么,就是找神龙寺的麻烦了,大打出手不至于,但辩一辩经,较量一下佛法,定是有的。  

也不是第一次了,西域的和尚来了,必要拉着神龙寺辩经,争个胜负,以告诉天下谁才继承了佛门精髓正统。”徐贞观解释道。  

辩经?  

好家伙,正阳那老儒刚走,又来一批和尚…恩,不过区别在于,和尚找的不是女帝的麻烦…  

倘若方才的猜测为真,大净和尚投靠了西域,那搜捕只怕是搜不到人,这个仇,只能找西域和尚报?  

向他们要人?要求把大净交出来…呵,天方夜谭了属于是。  

且不说对方不可能交,单说“大净投靠西域”这件事,都只是没有证据的揣测…  

赵都安眉头微皱,对即将到来的西域使团好感欠奉。  

“陛下,臣对西域祖庭不甚了解,只听说,祖庭在西域那边的小国里,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拥有最高的权威,法王为其首领,法王之下的和尚,似乎还分为好几个教?”  

徐贞观“恩”了声,道:  

“的确如此,西域祖庭下辖的和尚分为五方,即五支教派,以帽子颜色区别,分别为红、白、绿、黄、黑僧团。教中头领便尊为上师。至于那边的僧人,则称为‘密乘行者’。”  

顿了顿,她又道:  

“这次来的使团首领,便是红教上师,有‘圣僧’之名。”  

以帽子颜色区分?  

好家伙,那这里头的绿僧团,岂不是人均绿帽子…哦,出家人啊,那没事了…还‘圣僧’,俗家是姓唐还是姓陈?身边有没有个猴子?  

赵都安心中吐槽,不禁生出些许好奇。  

徐贞观却没继续深谈,转而道:  

“好了,这些事用不到你操心,你如今的要务是养伤,大净未必能逃得掉,哪怕逃掉了,朕也承诺你早晚将其捉回,在此前,倒是可以拿龙树撒撒气。”  

顿了顿,她忽然想起有趣的事,说道:  

“这群和尚也该是年关前最后一群外来者了,你接下来好好在家养伤,然后安安稳稳过个年,不过年关近时,镇守大虞边疆的一些将领,国公都会回来,彼时镇国公归来,没准还要找你。”  

镇国公?汤达人?  

“小公爷”汤平的老爹?  

赵都安愣了下,他当初在神机营惩治小公爷,可是半点没给那位镇守西平道的汤国公面子。  

不过…自己后来又将汤平调回了神机营,这事应该算结束了…吧?  

“镇国公一家对小公爷都是极为宠爱,最为护短。”徐贞观笑吟吟说。  

“…陛下,臣觉得过年的时候出差也不错…”  

“呵呵,”徐贞观翻了个白眼,故意吓唬他道:  

“你自己捅出来的麻烦,自己收拾烂摊子去。”  

赵都安眼珠咕噜噜转悠,道:  

“陛下,臣立了军令状,年底前还得去抓庄孝成…”  

“你为国重伤,朕准许你宽限一些时日,此时不急。”  

“…呃。”赵都安没脾气了,蔫吧了下来,委屈巴巴的如同被抛弃的狗子(装的)  

女帝哼哼了下,作势站起身离开道:  

“看你精神头不错,朕就放心了,今晚住在宫中,明早能动了,就回家去吧。”  

“陛下…”赵都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