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幕后之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死了…死了…  

月光下,赵都安脑子嗡了下,思维有了片刻的迟滞,继而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王楚生?死了?怎么回事?”  

陈红脸色发白,给他盯着,没来由气势一弱,如同做错事了般,说道:  

“就是,约莫大半个时辰前,突然接到的消息,才得知他在牢狱中,突然死掉了,还是狱卒察觉他一动不动,上前查看,才发现的。”  

赵都安上前一步,沉声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是人怎么会死了?”  

他第一个念头,是人被灭口了。  

在这个敏感的关口,关键证人突然死掉,他没办法不去这样猜测。  

陈红显然知道他关心的是什么,忙解释道:  

“我们一直对他看管的很紧,在牢狱中,都关押在单独的一片区域,能接触到他的,都是严加筛选的,就是为了防止出意外。”  

但还是出事了…赵都安盯着他,不吭声,静待下文。  

陈红说道:“仵作已紧急鉴定过,说是发病猝死,所以才死的无声无息,但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他身上有一个针眼。  

我们怀疑,他可能不是在牢房中被杀的,而是这几日,外出被提审去公堂,沿途路上,遭遇的暗算,可能是中了某种延迟发病的毒…  

但只是猜测,尚未证实。”  

公堂审案,来回提审,人多眼杂…有机会动手的人并不少…  

赵都安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情。  

他闭上眼睛,再睁开,已是镇定下来:“如今局势如何?”  

陈红飞快道:“眼下,三法司的大人们都被惊动,袁公他们已经连夜进宫去了,私下叮嘱我,过来知会您一声。”  

赵都安被气笑了:  

“知会我有什么用?我又不是案子主审官!我把人千里迢迢带回来,倒是死了个透!”  

陈红嘴唇嗫嚅了下,解释道:  

“您毕竟是抓人的钦差,如今,王楚生死了,整个案子的定罪必起波折,袁公是担心,等明日,关于其畏罪自杀的消息,或将传开…”  

“好了,让我想想!”赵都安摆手,他手指抵住额头,在自家院门前踱步,大脑飞速运转。  

不好的预感,终于还是应验了。  

联想起下午时二人见面,陈红还在说,有王楚生这个人证在,大局无恙,结果才过了几个时辰,人就凉了。  

赵都安难掩焦躁,更多的,还是难以置信。  

“李彦辅疯了?敢在京城用这种手段?”  

赵都安不理解,这与他了解的相国行事风格迥异。  

起码在他过往几个月,与李党的交锋中,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人,更多体现出的,是“隐忍”二字。  

哪怕出手,也都在官场“游戏规则”之内,如这般直接掀桌子的粗暴手段,着实令人难以想到。  

或许,这也是三法司虽已加强了保护,但还是出了疏漏的关键因素:  

没人想到,有人会真敢冒大不韪灭口!  

“好了,我知道了。”赵都安深吸口气,开口说道。  

他意识到,这件事眼下最焦急的,不是他这个已卸任钦差的人,就算定不了罪,似乎也怪不到他头上。  

所以,自己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大人好生休息,我先行告辞。”陈红也只是奉命来通知一声,见状告辞离开,突逢大变,他还有一堆事要处理。  

同一个夜晚,相国府。  

当王楚生死讯传出时,李彦辅立即得到了消息。  

此刻,相国府书房内,灯火通明,窗纸上倒映出屋内数道人影。  

“啪!”  

一只青瓷盏被狠狠摔出来,呜的一声,擦着书房内站着的一名中年男子的耳畔,撞在紧闭的房门上,摔成两半。  

杯盏内溅出的水渍打湿了男子华贵的衣裳。  

这名面如冠玉,仪表堂堂,甚显斯文的中年人却只是默默拿出手绢,擦了擦肩膀与脖颈。  

平静地望向书房长桌后头,面露愠色的老人,轻声道:  

“李相息怒,气大伤身,您的身体若气坏了,我可背不起这个罪责,回家后,家里老太太会骂人的。”  

李彦辅摔出杯盏,犹自站在一副泼墨竖幅的泼墨大画下。  

画上那条墨色的怒蛟,好似一尊法相一般,悬在身披红色常服,凌乱须发因怒极而张扬的老人背后。  

“气大伤身?你沈家何曾在意老夫这具骸骨?怕不是,盼我早死吧!”  

李彦辅目光森然地盯着对方。  

一国权相动怒,虽是凡夫俗子,却也令房间内,好似大海上阴云笼罩。  

上位者气息如怒海,压得房间中,那名中年人,与小心翼翼,杵在角落里降低存在感的“小阁老”大气不敢喘。二人好似怒海上的船只,随时有倾覆掀翻的风险。  

“父亲…”终于,李应龙鼓起勇气缓和气氛,“沈兄也是一时心急,关心则乱。”  

李彦辅被气笑了。  

他没有去看旁边不成器的儿子,而是死死盯着姓沈的中年人:  

“关心则乱,所以就背着老夫,将那王楚生杀了?就为了救妻弟?你觉得,老夫会信?!这是你沈家的想法,还是你个人的动作?胡闹!”  

沈姓中年人沉默不语。  

建成沈家,乃是大虞江南士族中的名门望族,亦是建成道内,数一数二的大族,亦是与高廉联姻的正妻的娘家。  

中年人,赫然是高廉正妻的二哥,沈家家主的弟弟,家族中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