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抵达天师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  

房间中,赵都安站在等身镜前,整理仪容,等将领口衣衫妥帖安置好,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以了。”  

走出家门,没有乘车,他自行骑马,赶赴皇宫。  

抵达皇城后,请人通报,不多时守卫回来,说:  

“陛下稍后便出来,请大人稍候。”  

于是,赵都安杵在皇城门口,足足等了大半个时辰,远处才有浩大规模的车辇队伍,从宫城走出。  

“我就知道,等女人出门一个小时起步…”  

赵都安叹息一声,乐在其中。  

今日拜访天师府,不算盛大活动。  

所以皇帝的车辇规模一般,约莫也才五六十人随行。  

马车驶出门洞,便停了停,有宫女传话,要“赵大人”上车觐见。  

与女帝同乘,放在任何臣子身上都是莫大的殊荣。、  

但赵都安短短几个月,已经有了三次体验。  

“臣,参见陛下!”  

赵都安钻入那格外宽敞的车厢,老老实实行礼——宠臣最忌讳飘,越是得宠,越不能在领导面前放肆。  

“坐吧,你我君臣,不必多礼。”  

清冷如玉珠滚落银盘的声音,砸入心头。  

赵都安拜谢后,才小心翼翼抬头,继而眼睛一亮。  

今日,女帝竟换了一身行头,非是帝王龙袍,也非寻常在宫中的常服,而竟是偏向道门修士的打扮。  

里头是白色,外头罩着一袭青衣,与道袍式样相仿。  

衣襟敞开,三千青丝半层垂在后腰,半层却于头顶挽了个道髻,用一枚玉簪随意固定。  

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却令天下任何貌美女子自惭形秽,自嘲庸脂俗粉的女帝面庞白皙轻透。  

眉心点了一枚红色朱砂,宛若一尊玉人。  

双眸剪秋水的仙子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翘起,便令赵都安微微失神。  

“朕脸上可有花么?”徐贞观似笑非笑。  

赵都安才醒悟失礼,当即一脸真诚:  

“陛下羞煞百花。”  

“…呵,”徐贞观觉得自己该板起脸来,但心中确实没什么气,又想到这家伙昨日立功,便只哼了声:  

“油嘴滑舌。”  

只是油嘴滑舌?赵都安眨巴眼睛,看出女帝今日心情确实不错。  

竟然都不呵斥他了。  

还有点不习惯…  

坐在车厢一侧的绣墩上,赵都安正念头飞窜,想着要不要再大胆一点,男子主动一些总没错。  

就听到女帝平静开口:  

“昨日的事,朕听海公公说了,你居功甚伟。”  

赵都安忙回神,正色道:  

“公公谬赞,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倒是陛下竟暗中派海公公护卫臣的安危,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唯有此生为陛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都唯恐还不完陛下恩情。”  

饶是徐贞观见惯了逢迎拍马的臣子,这会也有些吃不消。  

微微侧头,换了個姿势,矜持道:  

“倒也不必如此…朕只是好奇,你如何得知那贼子位置。”  

来了!  

果然被问了,还以为能糊弄过去…怎么回答?  

说实话是不妥的,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虽然我与老王只是纯洁的生意关系,但架不住女人爱脑补…  

万一,觉得我脚踩两条船,同时勾搭天师府和皇室,就惨了…赵都安念头百转。  

嘴上却几乎没有迟疑,立即回答道:  

“是臣请了金简神官帮忙。”  

徐贞观莞尔一笑,语气好似打趣般道:  

“金简肯帮你?这不合规矩吧。”  

糟糕,这句问话有陷阱…一个回答不好,满盘皆输…赵都安大脑飞速运转,神色如常道:  

“陛下可知,臣最近新购置了一座宅子?”  

“略有耳闻。”  

“陛下可知臣如何得来这么大一笔钱?”  

徐贞观美眸半眯,语气轻描淡写:“朕不喜欢猜谜语。”  

赵都安坦荡地自问自答道:  

“臣平常喜欢鼓捣一些小物件,此前意外发现了一个制冰的法子,便卖给了金简神官,如此,赚了一笔银钱,才得以购置宅子,离陛下更近一些。  

也正因生意往来,金简神官才对臣多有帮扶…”  

徐贞观静静听着,对于赵都安与天师府的这桩生意,她其实早就知道了。  

但此刻听他诚实回答,心中仍旧很是满意。  

女帝知道金简乃是小财迷本性,赵都安帮她发了一笔横财,少女有所报答,合情合理。  

她轻轻颔首,噙着笑意:  

“上次你制那花露香水,这次又懂得制冰,倒是多才多艺。”  

呼…死亡话题终于圆过去了…赵都安无声吐气,道:  

“臣这只是微末小道,奇技淫巧罢了,不值一提。”  

心中一动,主动转化话题道:  

“至于能把生意做起来,主要还是那公输天元出力。”  

“哦?张天师那个五弟子?”  

徐贞观果然被带偏话题,面露恍然,“是他啊,怪不得。”  

赵都安仰起头,好奇问道:  

“陛下知道他?”  

女帝“恩”了声,看出自己的小禁军不甚了解,便随口解释道:  

“公输天元,修的乃是‘匠神’一系,可制神兵利器,镇物法宝,天资极高。  

只是常年埋首于匠室,极少外出…  

恩,你此前用过的,那记录声音画面的卷轴,便是出自此人之手…不过,首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