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赵都安周大人,我们又见面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已猜出周丞的想法。  

对方此来,明显是要寻自己拿证据,对付赵都安。  

正如王山当初,故意设套,给赵都安送女人,也是为了拿下他的把柄,以此绑住这位女帝面首。  

可惜他失败了,手中并没有周丞需要的证据。  

但对于习惯了徇私枉法,也擅长玩弄律法的大理寺卿而言,证据这种东西,本就是可以无中生有的。  

当然,凭空捏造只能对付小人物,而无法骗得过女帝的眼睛。  

所以,周丞需要王山的配合,需要一个合适的,可以经得住查验的把柄。  

王山当然确定,赵都安没有动那名小妾。  

不只因为小妾的话,也因为他亲自验过,并且在赵都安走后,他亲眼看到过小妾被捆成粽子的模样。  

但外人不知道。  

如秦俅,只记得赵都安进去和出来后的样子。  

而王家的一众仆从丫鬟家丁,乃至当日宴上作陪的人,则可以佐证,赵都安的确在王家睡了。  

知道真相的,只有王山和那名小妾,那这件事便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比如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换一个说法:  

赵都安酒醒后,发现自己与小妾滚了床单,但惧怕被女帝知晓,从而失宠,进而威胁恐吓了小妾,说没碰她?  

王山领会到了周丞的意思,所以他选择了配合。  

虽然他也并不愿意得罪赵都安,但他没得选。  

“所以啊,事关一名女子清白的事,怎么可以不仔细查验?”  

周丞捏着筷子,夹了块豆腐,悬在陶碗上,任凭浑河的风吹去滚烫:  

“那名女子如今在何处?本官想见见她。”  

呸,你是想让她当证人,攀咬姓赵的吧…  

王山表情尴尬,小声道:  

“那日赵都安离去后,我便将她赶出去,不久后死了。”  

真相是:  

王山得知圈套失败,还被赵都安狂喷,心中怒极,将戾气愤怒悉数发泄在那名美丽的小妾身上。  

后又将其打杀,眼瞅着活不成了,才命人丢出去。  

周丞神色泰然,将豆腐放入口中咀嚼,轻轻点了点头,说:  

“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死便死了,只恐是被什么人灭口。此等性命攸关的大事,我大理寺焉能不过问?”  

言外之意,死了也可以做文章:  

赵都安威胁恐吓小妾后,又担心其说出去,便予以灭口,合情合理。  

所谓的死无对证,哪怕女帝派人查,只要王山一口咬死,那么无论怎么查,都是极不利于赵都安的证词。  

而身为帝王,也并不需要实打实的证据。  

只要编造的谎言足够真,令女帝怀疑,便已足够。  

只要女帝不再宠幸赵都安,周丞认为,自己想捏死这个挑衅自己的蚂蚁,将再无阻碍。  

王山看透了这个杀局,不禁遍体生寒。  

战场上杀人的刀子看得见,朝堂上的阴损刀子防不胜防。  

却同样致命,好狠的周丞,好狠的一刀。  

“大人明鉴,必是那赵都安杀人灭口,实在是目无王法。”  

王山怒不可遏,用行动表示,自己愿意配合。  

一来,他本就与赵都安有些过节。二来,他也无法承受拒绝周丞的后果。  

懂事…周丞哈哈大笑:  

“本官今日终于知道,你当初如何获得王公公宠爱了。来,饮一杯。”  

王山堆笑,举起酒杯,心中盘算着,如何从这笔交易中捞取好处。  

可就在二人碰杯,弹冠相庆之际。  

突然,酒楼外传来马蹄声如雷!  

伴随着的,是一阵惊恐的叫喊,与刀兵相接的打斗声,伴随着惨叫。  

二人愣住,同时朝楼梯口看去。  

继而,便见一道俊朗挺拔的身影,不疾不徐,迈步登上二楼,身后是凶神恶煞的大群梨花堂锦衣官差。  

赵都安脸庞上噙着笑意:  

“好热闹啊。咦,周大人也在这?好巧。我们又见面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