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获得法器风月宝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偷窥”么?  

感觉更不正经了…赵都安腹诽。  

脑海里第一个念头:  

是观想下贞宝在干啥,但听到会被强者反向追溯,顿时怂了半边。  

想了想,他尝试于脑海中,回忆“庄孝成”的样貌。  

镜子表面微微荡漾,旋即归于平静。  

失败了…是了,应该是距离太远…赵都安略感失望。  

他略一思忖,尝试于脑海中回忆继母。  

这次,镜面水波荡漾,缓缓呈现出一副动态画面。  

赵宅内。  

尤金花正半蹲在房间里,面前摆放一大一小两个铁盆,小盆放在大盆中,以清水隔开。  

她旁边,是一袋子下人买来的硝石。  

这会美艳丰腴的继母犹豫了下,撸起袖子,弯腰将白色硝石倾倒入水盆中,尝试遵从赵都安的叮嘱,制作冰块。  

尤金花弯腰幅度之大,令身上裙子不堪重负。  

我就说制造这件法器的术士绝壁不正经…  

赵都安深吸口气,反手将镜子倒扣,继而揣入怀中,平静道:  

“此物于查案颇有用处,便暂由本官保管。”  

沈倦只隐约看到镜中有女子身影。  

但没等看清,赵都安就不给看了,微微失望,笑道:  

“什么镜子?属下查抄此地,却从未见过什么镜子。”  

俄顷。  

钱可柔赶着车,姗姗来迟,赵都安大手一挥,将逆党连通赃物,一同带回梨花堂。  

交给手下审理调查。  

中午。  

京城,吏部文选司主事冯举离开衙门。  

命马车远远停在巷子里,独自一人疾步行走在一条僻静街道。  

今年四十有余,模样清瘦,典型文人气质的冯主事神色焦躁,眉宇间盛满了浓重的不安与急迫。  

作为赵都安穿越之初,为了逆风翻盘,狐假虎威,正式忽悠的第一个官员,冯举这段日子可谓精彩。  

起初,被赵都安请到湖心,于乌篷船中,定下“攀咬相国”的计策。  

冯举以为是奉皇命行事,一口气在家喝了一坛酒,才壮着胆子,挥毫泼墨,写下攀咬的状纸。  

而后,女帝一道旨意传下,冯举作为“污点证人”,暂时被都察院控制起来。  

接下来,进行了为期十余日的拉扯,斗争。  

期间他反复被不同御史提审,心力交瘁。  

好在最终结果是好的。  

女帝口谕,称冯举戴罪立功,殊为难得,保留官职,只罚俸三月,以示惩戒。  

表面是罚,实则不然。  

冯举回归吏部后,很快被“皇党”引荐,进入了忠于女帝的圈子。  

明里暗里透露,等这阵子风声过去,他会予以升迁,获得重用。  

先提至五品,未来若表现好,四品大员的空缺也不是没希望。  

周围同僚也得到风声,对他恭维奉承。  

冯举春风得意,这段日子可谓滋润。  

却不想,今日祸从天降。  

长街上。  

冯举径直钻入一栋清静的茶楼,迈步上楼,来到定好的包间。  

“咚咚咚,是我,老冯。”他叩门道。  

包厢门打开,露出另一个年龄相仿,身材微胖的文人的面庞。  

他皱起眉头,左右看看,将人拉进来,关上房门。  

包厢内,低矮的茶桌旁还坐着另一个头戴幞头,儒生模样,举止从容的中年人。  

微胖文人说道:  

“伯长兄,你今日急匆匆唤我们来聚会,所为何事?”  

“伯长”是冯举的表字,眼前这两人,乃冯举的至交好友,也是昔年同窗,在朝为官的同僚。  

端坐茶案旁,头戴幞头的中年人也好奇道:  

“这段日子,伯长兄仕途正顺,发生何事令伱这般模样?”  

冯举双目泛着些许血丝,脸色铁青,环视两名至交,从牙缝里挤出话语来:  

“子固兄,长风兄…小女被人绑架了!”  

什么?  

房间中二人对视一眼,都郑重起来:  

“你是说,莲莲被绑了?怎么回事?”  

冯举深深吸了口气,似在竭力控制情绪。  

他径直迈步,走到茶桌旁坐下,一口气喝干了桌上两杯茶水,才面无表情道:  

“是夏江侯!他派小厮向我递了话,说要我上奏,供出当初乃是赵都安逼迫我诬告李彦辅,若不从,便别想莲莲安然无恙回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