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再入皇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天。  

大虞京城中发生了两件趣事。  

其一,女帝面首赵都安悄然造访刑部,约莫两刻钟后离开。  

据说离开时神色不悦,有青袍官员堆笑赔礼送出。  

其二,今日小朝会上,以都察院御史吕梁为首的数名言官,联合上书弹劾白马监使者赵都安。  

称其目无法纪,恶名昭著,且疑似与逆党贼首勾结云云。  

要求剥去官身,打入诏狱,以正朝纲。  

女帝徐贞观不置可否,只说稍后会亲自审问,若所奏属实,应予刑罚。  

一时间,小道消息疯传,毕竟涉及皇帝“家事”,总归惹人关注。  

尤其事件主角,还是声名狼藉的小白脸,话题性拉满。  

只用了半天,此事便衍生出众多版本。  

而女帝的暧昧态度,以及众多朝臣的附议,则被许多官场老油条解读为,赵都安或已失宠,大概率即将倒台。  

一时间,无数人幸灾乐祸。  

就有种戏文里的恶贼即将伏诛的痛快爽感。  

搔到爽点了属于是…  

白马监,某间值房内。  

张昌硕再次确认道:  

“所以,刑部的人没有答应,也未拒绝,只推说会着手安排?”  

心腹回禀:  

“是。想必那刑部也听到风声,故而拖延一二,想等尘埃落定后,再视情况而定。”  

言外之意,赵都安若恩宠依旧,便卖他个面子,若倒台了…权当无事发生。  

张昌硕冷笑一声:  

“一群老狐狸,也罢。既然那赵贼已出面干涉,那也就足够了,前脚受了贿赂,后脚插手刑部司法…有宁安县子这个‘人证’,加上这朝堂上汹涌之势,还怕他不死?”  

心腹道:“大人准备如何?”  

张昌硕将桌上卷轴收起,思忖片刻,还是决定稳一手。  

官场最忌越级上报,赵都安狂妄自大,不给司监面子,他却不会。  

何况赵狗屡次得罪司监,双方早有嫌隙,自己这也算投桃报李。  

想到这里,他带着证据直奔后衙,寻到老宦官,将事情禀告了一番。  

“所以,你检举赵都安收受贿赂,干涉司法?”老司监眼神很古怪。  

“是,”张昌硕一副正人君子模样,作揖道:  

“属下恳请呈奏陛下,拔除蛀虫!”  

两鬓斑白,眼窝较深的老司监沉默片刻,说道:  

“咱家刚得到宫里传话,明日上午,陛下将传唤赵都安与马督公、吕御史等人,当面对质,你既有此心,便拿了证据,与他一同进宫吧。”  

张昌硕大喜过望,告辞离开。  

等人走了,只剩下老宦官一人坐在空荡的堂内。  

望着庭院中烟雨打湿的芭蕉,深深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明日之后,赵都安即便不死,恐也要落得悲惨下场。  

“官场上的朋友未必帮你,但敌人定会害你…墙倒众人推啊。”  

傍晚。  

赵都安接到了明日入宫的传唤,据衙门小吏说,赵使君全程没有半点表情。  

当夜。  

赵都安失宠,即将倒台的消息不胫而走,从庙堂的圈层,传入市井。  

传言中,此次弹劾的主力,御史“吕梁”,乃是相国一派的官员。  

代表相国的意思。  

谣言总是以最符合广大群众期待的形式传播。  

太多人憎恶赵都安,所以整个京城的人,都只愿意相信,他将要倒台的故事版本。  

一时间,甚嚣尘上,满城风雨。  

而身处风暴中央的赵都安,却只是躲在客栈中,安静地睡了一觉,准备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应对明日的“劫”。  

翌日,清晨。  

当身穿官袍,俊美无俦的赵都安走出客栈,就看到狗腿子朱逵等在马车旁。  

“大人…”朱逵张了张嘴。  

赵都安摆摆手,笑道:  

“辛苦你送我入宫一趟,之后的事,与你无关了。”  

朱逵接收到了自家使君与往日不同的语气,神态复杂。  

此刻,他已隐隐猜到,女帝恐怕并未赦免赵都安,之前对方声称的话,只怕掺了不少水分。  

这两日的奔波,一系列操作,更像溺水之人的挣扎。  

自己也许被骗了…他本以为自己会愤怒,或幸灾乐祸,或忐忑不安…但并没有。  

两日来,跟在赵都安身边的所见所闻,令这位经年老吏对其的印象,悄然之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有些羞耻,但他对赵都安,竟生出些许“钦佩”的情绪!  

有些荒诞!可笑!  

自己身为摸爬滚打,一步一步,从底层爬起来的老吏,本该是最痛恨,看不起这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白脸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在奴颜婢膝背后,也曾无数次咒骂赵都安。  

前天的那个下午,也曾想过,要不要趁着姓赵的这艘船还没沉,跳槽倒戈向张昌硕。  

这样的自己,竟然会钦佩他!  

但这种情绪却又真实无虚!  

朱逵在想,倘若自己与赵都安互换身份,在面临这等危机的时候,是否能如对方这般,沉得住气,狐假虎威稳住身边人?  

能否一步步算计,尝试逆风翻盘?  

能否面对着整座京城的幸灾乐祸,仍旧神态自若?  

他自问做不到,所以钦佩。  

“使君…”朱逵张了张嘴,终究还是问道:  

“有把握吗?”  

赵都安愣了下,然后哈哈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