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身份暴露危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秃驴术法高深,若女帝离京,没准就会被玄印推算感应到。  

若张衍一肯出手遮盖,才算万无一失。  

“如这小子一般?”张衍一眼神波动了下,显出讶色,他深深看了君臣二人一眼,忽然道:  

“陛下近来修为有所精进?”  

张衍一很清楚:若徐贞观之前拥有这种秘术,绝不会藏着不用。  

如今才用,只能说明是近期才掌握的,这极有可能涉及皇室传承的秘密。  

徐贞观微笑道:“的确偶有所得。”  

张衍一沉吟片刻,颔首道:  

“好。傀儡稍后会命公输送去宫中,陛下离开后,老朽也会出手遮蔽。”  

之所以答应,并非源于私交。而是女帝方才抵达后,说的“天狩灭佛”的那件事。  

言外之意,在西域佛门这个大敌面前,朝廷与道门乃是同盟。  

而有趣的是,因靖王与玄印的合作,导致天师府虽名义上不插手俗世,但事实上,必须也只能下场站队了。  

再不站队,等朝廷败了,下一个被灭的就是天师府。  

唇亡齿寒。  

张衍一心中叹息:终于还是来到了这一步。  

就如六百年前那场战乱的重演。  

乱局之下,天师府终归难以独善其身。  

张衍一自嘲一笑,看向赵都安道:  

“玉袖与金简还在你处?我会命仙鹤送去法旨,叫她二人随你一同去滨海,听候调遣。”  

赵都安一愣。  

老登的意思是,天师府终于不再袖手旁观,决定下场了?  

也是…佛门把“复仇”的大旗都打起来了,形势与之前的内战,已是不同。  

旋即第二个念头则是:这老登不会又扛着仙鹤去前线吧…哦,不至于,不至于。  

“多谢天师。”  

赵都安担保道:  

“此战,除非我死,否则必不会令两位高徒落入险境。”  

张衍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撇嘴道:  

“有陛下同往,老朽自不会担心。”  

行吧,这白嫖怪分明是觉得女帝亲自动手,才不介意送上顺水人情。  

双方说定。  

君臣正要离开,忽然,徐贞观脚步一顿,扭头语气随意地道:  

“还有一件事,徐简文没死。”  

张衍一坐在榕树下的藤椅上,闭上双眼,八风不动:  

“哦。”  

徐贞观长长的睫毛抖动了下:  

“天师早知道?”  

张衍一呼吸悠长,却是仿佛睡着了。  

滨海道。  

濒临东海处,伫立江湖中声名赫赫的“武道圣地”。  

此刻,青山之上,云雾盘绕。  

虽是冬季,但临海处气候湿润,山上俱是青黛。  

身穿华服,腰环玉带,容貌雍容的靖王徐闻行走在云中的山道上,朝山下走去。  

在他身旁,还跟着两人。  

王妃陆燕儿蒙着面纱,一袭素雅的青衣。  

身材宽厚矮小的断水流一身布衣。  

三人从山顶走下来,抵达山腰平缓的石台上,入眼处,只见一栋栋草屋伫立着。  

有一名名青山弟子沉浸在各自的武道世界,不知天地为何物。  

唯有三人并肩走来。  

“见过师兄。”  

三人异口同声,抱拳朝断水流行礼。  

竟是当初代表青山弟子,前往京城赴约切磋的“三人组”:  

柴可樵、肖染、七夜。  

“恩,”断水流点了点头,淡淡道:  

“师父与王爷说过了,会借他一支青山弟子下山辅佐。你们三人再带上愿意下山的,一同上路。”  

柴可樵三人有些惊讶:  

师父答应援助靖王了吗?  

“敢问,”柴可樵眨眨眼,“师父他老人家是否会…”  

断水流瞥了他一眼,板着脸,语焉不详:  

“师尊何等人物?岂会插手凡间俗事?”  

不会吗?当初封禅可也是…三人组心中嘀咕,脸上恭敬抱拳:  

“明白了。”  

靖王微笑着站在山道上,赞叹道:  

“以青山在武林中的号召力,本王破那赵贼,易如反掌。”  

王妃陆燕儿一言不发,望着山下的云海尽头,那在山脚下整装待发的一大群披坚执锐的骑兵,眼神飘忽,难掩忧虑。  

某处偏僻的坟场中。  

天空中忽然飘落下纷纷扬扬的纸钱。  

一个披头散发,手中提着古旧铜钱穿成的长剑的潦草男子带着一只乌鸦行走于坟场中。  

长剑辟出。  

“哗啦啦…”  

虚幻的黄泉路中隐约有神魂召回。  

眼前一座坟土裂开,浓浓黑气中,蛊惑真人虚弱地爬了出来,脸色苍白如纸。  

形貌枯槁。  

刚爬出来,便颤颤巍巍,将一枚铜钱丢给冥教教主。  

冥教教主一把抓住,笑吟吟道:  

“这是你最后一枚卖命钱了吧?恩,哪你还有钱,但你的修为再厚实,也禁不起这一次次此撕裂。我可要提醒你,以你如今的神魂孱弱程度,若再分魂,怕是修为要跌回凡人。”  

蛊惑真人一屁股坐在坟头上,大口喘气,没好气道:  

“用不着你管,纵使只剩下一条命又如何?我只关心,这次为何又死了,而且也没能被猖神召回。难道我又去京城了?还是遇上了张衍一?”  

冥教教主淡淡道:  

“那我就不知道了。总之,你好自为之。”  

说完,冥教教主急匆匆就走了,像极了工作敷衍,结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