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大逮捕,打响肃清朝堂第一枪(4/5)
!”
“哦?”徐敬瑭心中一动,挥手屏退四周丫鬟,接过密信,周围人自觉推开,连二公子都不敢靠近。
王爷看信时,从不准许人在旁。
徐敬瑭仔细检查,确认密信未被拆开,这才打开,用手上的扳指一照,特殊的纸上才显出文字。
那是永嘉城内,绣衣直指聂玉蓉发回的密报。
接着,众人就惊讶看到,自家王爷脸色一阵变幻,阴晴不定,起初还只是惊怒,可看到后面,就成了面无表情,内蕴杀机!
“父王…莫非是东线战事有变?”二公子试探询问。
如今,薛神策率领主力,正与靖王徐闻交战,是最大可能影响淮水局势的战场。
徐敬瑭放下密信,声音低沉:
“是永嘉城。朝廷的影卫潜入永嘉城,刺杀了监军王琦,又制造骚乱,救走了牢狱中的一批官员。”
“竟有此事?赵师雄没能拦住?”二公子皱眉。
他直觉认为,信上的事不只这点。无论王琦被杀,还是几个无足轻重的官员逃走,都不足以令慕王如此。
“信上简略,之后当勒令绣衣直指仔细调查。”徐敬瑭瞥了儿子一眼道。
然而他心中的情绪,却远不如外表般风轻云淡!
因为聂玉蓉的信上真正令他在意的,乃是后半截。
主导这次潜入的人,有一定嫌疑,乃是坐镇西线的赵都安!
劫狱当晚,赵师雄与朝廷影卫头领一战,却未能令其留下!
淮王府大掌柜冯小怜,与朝廷影卫秘密接头!
冯小怜动用淮王府关系,将一封信地送给赵师雄!
四条情报,一条比一条惊悚!
徐敬瑭胸中怒火燃烧,一个可怕的猜测在脑海中翻涌。
这情报,是真是假?
倘若是真,意味着什么?
很自然的,徐敬瑭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赵都安借助淮王府作为中间人,与赵师雄秘密联络,二者可能达成了某种“交易”。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朝廷的这次行动如此顺利,赵师雄非但丢了俘虏,还没能抓住赵都安。
并且…
王琦死了…代表慕王府,安插在永嘉城中,监督赵师雄的一群监军集体被刺杀…
要知道,王琦手中可是有他亲手赐予的保命镇物,很难杀死。
不过,徐敬瑭还是决定,先多方位验证下这个情报的真伪。
“叫绣衣…”他正要开口,忽然,远处又一名家臣奔来:
“王爷,永嘉城赵将军派斥候送来军情!”
又来了?
二公子等人愣了下。
徐敬瑭默默接过,展开。
这封军情书中,同样记载了赵都安在永嘉城内的一番操作,其中大部分都与聂玉蓉提供的情报对的上,且多了许多细节。
尤为值得注意的,乃是信封中还附带了一张白纸。
按赵师雄的说法,这是朝廷的人趁他出城夜战,悄然送入府中的,必是为了嫁祸。
恳请王爷莫要中计。
徐敬瑭看着信纸,眼神却有些狐疑。
赵师雄的说辞看似恳切,但…
聂玉蓉的密信中,曾提及,城中的绣衣直指为了获得情报,曾靠近赵师雄与“赵都安”交战附近。
而以赵师雄的修为,绣衣直指的存在很可能已被其发现。
“倘若他发现了绣衣使…那这封紧急送来的军情,究竟是为了表明清白,还是欲盖弥彰?”
徐敬瑭一时捉摸不定,但无论如何,淮王府都在其中起到了中间人的作用。
墙头草…果然该敲打。
他泛着冷笑,将两封信攥成纸团,道:
“备车,本王下午要去拜访下淮安王。”
二公子一愣,忙道:“是。”
“还有,”徐敬瑭又道:
“靖王昨日不是发信来求援?希望我们派兵牵制薛神策?暂时将原本的援助方略压下,勒令永嘉城内赵师雄所部按兵不动,以防朝廷攻破西线。”
“另,遴选新的监军派往永嘉,要快…”
一条条命令发出,众将应接不暇。
最后,徐敬瑭又道:“传城内绣衣使主使过来,本王有令吩咐。”
“是。”二公子应声,就要走。
刚走几步,忽地被叫住:“等等,赵师雄的独女最近如何?”
二公子脚步一顿,扭头回望父王逆光的脸,愣了下,说道:
“派专人照顾着,一切正常。”
徐敬瑭道:“最近看紧一些,你亲自盯着。”
二公子心头一惊:“…好。”
京城。
满朝文武并不知道一场横跨两道的对弈已落下第一枚棋子。
坐在大梨树下的赵都安远隔千里打出一击,令徐敬瑭失眠了一整夜。
此刻,所有人都被彭文良的入狱打了个措手不及,而紧接着的,梨花堂四处出击,疯狂逮捕清流党官员的消息,更掀起轩然大波。
只是一个下午的功夫,一个个名单上的官员被锦衣校尉当众从官署中抓走。
不出赵都安预料,有了袁立阻拦失败的前车之鉴,整个过程异常的顺利。
诏狱之中,因李党官员被处决,而暂时空荡下来的牢房再次被塞得满满的。
傍晚,天黑入夜的时候。
终于再也坐不住的马阎,率领着其余八个堂口的缉司,赶到诏狱门口的时候,正看到戴着白色面具的身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诏狱大门口。
“哦?”徐敬瑭心中一动,挥手屏退四周丫鬟,接过密信,周围人自觉推开,连二公子都不敢靠近。
王爷看信时,从不准许人在旁。
徐敬瑭仔细检查,确认密信未被拆开,这才打开,用手上的扳指一照,特殊的纸上才显出文字。
那是永嘉城内,绣衣直指聂玉蓉发回的密报。
接着,众人就惊讶看到,自家王爷脸色一阵变幻,阴晴不定,起初还只是惊怒,可看到后面,就成了面无表情,内蕴杀机!
“父王…莫非是东线战事有变?”二公子试探询问。
如今,薛神策率领主力,正与靖王徐闻交战,是最大可能影响淮水局势的战场。
徐敬瑭放下密信,声音低沉:
“是永嘉城。朝廷的影卫潜入永嘉城,刺杀了监军王琦,又制造骚乱,救走了牢狱中的一批官员。”
“竟有此事?赵师雄没能拦住?”二公子皱眉。
他直觉认为,信上的事不只这点。无论王琦被杀,还是几个无足轻重的官员逃走,都不足以令慕王如此。
“信上简略,之后当勒令绣衣直指仔细调查。”徐敬瑭瞥了儿子一眼道。
然而他心中的情绪,却远不如外表般风轻云淡!
因为聂玉蓉的信上真正令他在意的,乃是后半截。
主导这次潜入的人,有一定嫌疑,乃是坐镇西线的赵都安!
劫狱当晚,赵师雄与朝廷影卫头领一战,却未能令其留下!
淮王府大掌柜冯小怜,与朝廷影卫秘密接头!
冯小怜动用淮王府关系,将一封信地送给赵师雄!
四条情报,一条比一条惊悚!
徐敬瑭胸中怒火燃烧,一个可怕的猜测在脑海中翻涌。
这情报,是真是假?
倘若是真,意味着什么?
很自然的,徐敬瑭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赵都安借助淮王府作为中间人,与赵师雄秘密联络,二者可能达成了某种“交易”。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朝廷的这次行动如此顺利,赵师雄非但丢了俘虏,还没能抓住赵都安。
并且…
王琦死了…代表慕王府,安插在永嘉城中,监督赵师雄的一群监军集体被刺杀…
要知道,王琦手中可是有他亲手赐予的保命镇物,很难杀死。
不过,徐敬瑭还是决定,先多方位验证下这个情报的真伪。
“叫绣衣…”他正要开口,忽然,远处又一名家臣奔来:
“王爷,永嘉城赵将军派斥候送来军情!”
又来了?
二公子等人愣了下。
徐敬瑭默默接过,展开。
这封军情书中,同样记载了赵都安在永嘉城内的一番操作,其中大部分都与聂玉蓉提供的情报对的上,且多了许多细节。
尤为值得注意的,乃是信封中还附带了一张白纸。
按赵师雄的说法,这是朝廷的人趁他出城夜战,悄然送入府中的,必是为了嫁祸。
恳请王爷莫要中计。
徐敬瑭看着信纸,眼神却有些狐疑。
赵师雄的说辞看似恳切,但…
聂玉蓉的密信中,曾提及,城中的绣衣直指为了获得情报,曾靠近赵师雄与“赵都安”交战附近。
而以赵师雄的修为,绣衣直指的存在很可能已被其发现。
“倘若他发现了绣衣使…那这封紧急送来的军情,究竟是为了表明清白,还是欲盖弥彰?”
徐敬瑭一时捉摸不定,但无论如何,淮王府都在其中起到了中间人的作用。
墙头草…果然该敲打。
他泛着冷笑,将两封信攥成纸团,道:
“备车,本王下午要去拜访下淮安王。”
二公子一愣,忙道:“是。”
“还有,”徐敬瑭又道:
“靖王昨日不是发信来求援?希望我们派兵牵制薛神策?暂时将原本的援助方略压下,勒令永嘉城内赵师雄所部按兵不动,以防朝廷攻破西线。”
“另,遴选新的监军派往永嘉,要快…”
一条条命令发出,众将应接不暇。
最后,徐敬瑭又道:“传城内绣衣使主使过来,本王有令吩咐。”
“是。”二公子应声,就要走。
刚走几步,忽地被叫住:“等等,赵师雄的独女最近如何?”
二公子脚步一顿,扭头回望父王逆光的脸,愣了下,说道:
“派专人照顾着,一切正常。”
徐敬瑭道:“最近看紧一些,你亲自盯着。”
二公子心头一惊:“…好。”
京城。
满朝文武并不知道一场横跨两道的对弈已落下第一枚棋子。
坐在大梨树下的赵都安远隔千里打出一击,令徐敬瑭失眠了一整夜。
此刻,所有人都被彭文良的入狱打了个措手不及,而紧接着的,梨花堂四处出击,疯狂逮捕清流党官员的消息,更掀起轩然大波。
只是一个下午的功夫,一个个名单上的官员被锦衣校尉当众从官署中抓走。
不出赵都安预料,有了袁立阻拦失败的前车之鉴,整个过程异常的顺利。
诏狱之中,因李党官员被处决,而暂时空荡下来的牢房再次被塞得满满的。
傍晚,天黑入夜的时候。
终于再也坐不住的马阎,率领着其余八个堂口的缉司,赶到诏狱门口的时候,正看到戴着白色面具的身影,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诏狱大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