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战起(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轰轰——”  

霎时间,天地一阵轰鸣。  

阴阳法力,大罗剑光,鸾鸟虚影,青冥之风,血雨腥风,天蚕场域,十万八千羽,还有其他五名元婴真君的神通法力通通交织一起,仿佛掀起毁天灭地的恐怖浩劫。  

哪怕相距成百上千里,都可以清晰感觉道恐怖的灵压与法力波动。  

“此人是谁?明明没有元婴法力,可这等实力表现却丝毫不弱于元婴修士!”  

“何止不弱于,这个实力甚至胜过许多刚突破元婴的修士了!”  

“南荒何时出了这么一名绝世剑修!”  

“不仅他自家,还有这头金色鹏鸟,只是三阶顶级妖王,可这等战力,绝对是觉醒了真灵血脉的顶级妖兽!”  

“此人到底什么来头,竟然拥有这等战力和灵宠!”  

虽然阳明真人的名头在姜国,晋国很出名。  

但放在整个南荒,甚至南荒北域这一片就只能算一般了,知道的人不多。  

不过他此时气势汹涌,直接进入元婴级战场,瞬间被许多元婴修士注意,神色一阵惊疑惊讶。  

毕竟,无论在哪里,结丹抗衡元婴便属于当世天骄。  

至于更进一步,简直超乎常理!  

“此人手中之剑应该为一柄攻伐至宝!”  

能够看清战况的修士,至少有着元婴修士,眼力一般,瞬间看出陆长生的法力气机与斩出的剑光并不是一脉相承。  

知晓他并非一名绝世剑修,而是一名拥有剑道至宝的修士!  

“阳明真人.”  

秘境下方,带着几名结丹修士的玄剑真君看着天穹,眼眸微眯。  

对于这个名字,他是早年从天剑宗主口中汇报知晓,但并未放在心上。  

只是命人观察了下,看看他与新任大梦城主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同一人。  

后面在开荒战争见过一面。  

当时他便觉得此人不简单,如果突破元婴,很可能成为自己天剑宗的阻碍。  

万万没想到,这才十多年时间,对方实力又提升了。  

这个提升在他看来,甚至比突破元婴还要惊人!  

因为结丹级战力有着上限。  

对方应该早就达到临界点,可这种情况下,战力还能提升,简直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此人应该早就可以冲击元婴,为何迟迟不突破.难道是为了冲击天道元婴?”  

玄剑真君并未觉得陆长生缺少化婴丹,四阶灵地。  

这等修士,大概率为元婴老怪夺舍重生,很可能有着充足后手。  

哪怕没有化婴丹,以对方底蕴情况,也大概率能突破元婴!  

所以玄剑真君认为,后者没有突破元婴,唯一解释便是为了筹备天道元婴!  

毕竟,天道元婴的难度远远高于上品金丹,不朽金丹。  

需要将碎丹成婴的元婴灵体承受天劫轰击洗礼,汲取天道之气,一个不慎就可能化作飞灰。  

早年他获得一件化劫之宝,冲击元婴时,想尝试下天道元婴,融合些许天道之气,可第一道天劫洗礼,便差点元婴受损。  

“静观其变。”  

玄剑真君朝着旁边几人传音说道。  

无论青鸾真君,还有阳明真人,皆是气运之子般的存在。  

尤其是青鸾真君。  

对方在青鸾仙城蛰伏百年,然后离开姜国,突破元婴完全出乎他意料。  

所以他一直在观察,想知晓青鸾真君还有什么后手。  

如果阳明真人没有出手,等青鸾真君被打的法体破碎,元婴出窍,他便会出手相助。  

毕竟姜国现在情况,有一尊青鸾真君属于好事,可以帮忙稳住情况,将蛋糕做大。  

但如果这位青鸾真君的潜力,战力差上一截,只是个普通元婴,那么自然更好。  

话语落下,玄剑真君继续望着天穹,眼眸瞳孔映照着青鸾真君与阳明真人。  

尤其是阳明真人手中好似流淌飞仙光泽的大罗剑胎。  

“冥煞道友,助我!”  

就在所有人议论纷纷,关注着天穹战斗时,被大罗剑光,青鸾法力淹没的天蚕真君凄厉大吼。  

面对正常爆发的陆长生,他都不一定是对手,何况此时全力爆发的陆长生以及青鸾真君。  

所以在这等恐怖的威势下,界域瞬间出现细密裂纹,开始崩碎,躯体天蚕衣明暗不定,心头充满不祥预感,仿佛有一个‘凶’字在头顶凝聚。  

“呼呼呼——”  

冥煞真君第一时间催动万鬼血池,无数阴兵鬼将与猩红血水朝着陆长生席卷。  

然而陆长生面对冥煞真君攻势,不闪不避,躯体金虎龙纹铠与阴阳图出现,然后又将一道从娄山真君手中获得的四阶防御符箓激活,形成一道厚重如山的法罩,欲要强杀天蚕真君。  

瞬间,陆长生杀到天蚕真君旁边。  

手中大罗剑胎本源涌动,迸发锐不可挡的锋芒气机,直接划破他开始崩碎的无形界域,斩向天蚕真君头颅。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滞。  

大罗剑光与天蚕衣交锋,形成浩浩荡荡的威势。  

“嗡嗡嗡!”  

天蚕真君想要挣扎破开,甚至以蚕丝作茧,将陆长生束缚封禁,但此时青鸾真君的攻势给与他莫大压力,身上的天蚕衣都仿佛要开始破碎。  

“天蚕化劫!”  

天蚕真君双眼赤红,面容狰狞,爆发元婴本源,吐出一口精血。  

然后左臂猛然炸裂开来,化作一道血色虚影,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