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2/3)
天已经漆黑,但今夜满月,气温也还算温暖,他一路走来居然没有看到几个人。
这不正常。
“都去防空塔那边了。”
联络人回答。
“都被抓去做苦力修建防空塔了?”
组长眼睛一亮。
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
现在德国人强横,这些反抗很微弱,但没关系,他来了,等他把这些反抗集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最后全国的力量集合起来,配合前线部队,绝对能掀起巨浪。
“是修建防空塔去了。”
联络员看了一眼新来的组长,根据山头命令,他也要听从这位的指挥:
“不过,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愿的。”
“自愿?”
组长感觉有些不妙。
怎么会自愿呢?怎么可能自愿呢?如今美利坚国内那些民众如今都有些不自愿了,这里居然自愿了!还是为敌人修工事。
“对。”
联络员语气忧虑:
“德国人招募人手修建防空塔,每天给1马克工资,这周围很多村子的人都去了。”
“每天1马克工资。”
组长眉头皱起。
这个数额可不低。
他回想起了来之前看到的资料。
德国佬物资非常充裕,在美利坚本土都在管制的燃油,在其本土都是充足供应,甚至包括占领区的法兰西,也有足够的燃油,粮食价格更是比战前都便宜一点。
如果这是真的,那麻烦就大了。
战争打了这么久,整个欧洲都苦不堪言,民众早已厌倦,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让民众吃穿不愁,给工作,给出稳定的物价。
绝对能获得直接支持。
可他不理解。
工业农业强如美利坚,在战时状态,政府介入之下,如今国内粮价也是飞涨,他德国佬都被打烂了,怎么能做到降低粮价充足供应的?
“德国佬来之后,这里物资就变得非常充裕。”
联络员继续说道,他的语气愈发忧愁:
“粮食,衣物,燃油,药品供应都非常充足,尤其是粮食,价格比战前还要低三成左右,还可以直接通过马克购买。”
“甚至可以买到汽车,只要你马克足够。”
“所以,我们在这里很难争取到支持,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打算参加德国佬的部队。”
说完,这个联络员补充了一句:
“全国都是这样!”
“怎么会这样。”
组长喃喃自语。
事情发展到这样,道理他都懂。
两牙,尤其是他此时所在的国家,之前就经历了一场战争,民众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再加上世界战争打了这么久,物价飞涨,生存艰难。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让他们能吃饱穿暖了,兜里有钱了,生活有保障了,自然视为解放者,有些人狂热支持也很正常。
但为什么。
为什么,德国佬能掏出这么多物资?
他想不通。
·····
汉堡。
“法兰西,蒲涛牙,西般牙,波澜,罗马里亚,何兰,比利是····等都已经和帝国签订新经济与军事合约。”
凯塞林受到了最新的消息,有狼保转发。
“知道了。”
挥了挥手,凯塞林元帅并不怎么高兴。
新经济与军事合约,帝国掌控欧洲的利器。
借助仓库内充足到不可思议的物资,粮食,棉花,常见药品等全套生活物资,低价向各国出售,用以稳定各国局势。
还有燃油,以及仓库内普通车辆。
并使用马克,向各国下达大量订单,服装,养殖业等这些仓库内没有的商品,形成经济循环。
因为仓库内的物资都是零成本,只需要付出运输成本,而欧洲铁路通畅,敌人轰炸被阻断之后,运输成本很低,所以这场经济循环中,帝国受益极大,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军事上,则是从各国招募士兵。
通过经济压力,附带军事压力,再加上帝国多次挫败英美进攻,东线也是大胜,各国都被迫妥协,同意和帝国签订条约。
自此,帝国彻底整合了整个欧罗巴的力量。
但在凯塞林看来,这真的不是好事,隐患太大了。
这一切局势,都来源于那十座诡异的仓库。
那里面,现代社会大部分物资,钢筋,水泥,铁轨,火车头,粮食,燃油,棉花,食用油,药瓶,枪支,弹药,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卡车都应有尽有。
等于帝国有了超过美利坚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能力,除了造船业。
但如果有一天,这个仓库失效了怎么办?
虽然他和老狐狸以及施佩尔全力建设仓库,存储物资,但因为前线战争牵扯了大量力量,新经济和军事合约出台后,物资消耗倍增,而且仓库物资似乎是无限的,但十座这个数量,却限制了出货的速度,导致进度缓慢。
照着目前的限制,再过半年时间,存下来的最多供应全帝国使用一年半,供应全大陆就更短了。
那时候,因为仓库物资,以及战争需求,而急剧萎缩的工业和农业根本无法支持的帝国需求,帝国怕是会很快崩溃。
他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这个危机。
包括元首。
但,他们没有选择了。
盟军大军压境,双方整体实力依旧有差距,德意志只能继续加强自身实力,轰炸也不能暂停,不能给英吉利恢复的时间。
“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凯塞林厉芒一闪,随后他叫来几个空军高层:
“加大对其他国家飞行员的招募,重点招募那些对英美有仇恨的人,训练后编入轰炸机大队。”
“争取在三个月之内,将轰炸机规模提升到一千五百架。”
·····
这不正常。
“都去防空塔那边了。”
联络人回答。
“都被抓去做苦力修建防空塔了?”
组长眼睛一亮。
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
现在德国人强横,这些反抗很微弱,但没关系,他来了,等他把这些反抗集合起来,就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最后全国的力量集合起来,配合前线部队,绝对能掀起巨浪。
“是修建防空塔去了。”
联络员看了一眼新来的组长,根据山头命令,他也要听从这位的指挥:
“不过,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愿的。”
“自愿?”
组长感觉有些不妙。
怎么会自愿呢?怎么可能自愿呢?如今美利坚国内那些民众如今都有些不自愿了,这里居然自愿了!还是为敌人修工事。
“对。”
联络员语气忧虑:
“德国人招募人手修建防空塔,每天给1马克工资,这周围很多村子的人都去了。”
“每天1马克工资。”
组长眉头皱起。
这个数额可不低。
他回想起了来之前看到的资料。
德国佬物资非常充裕,在美利坚本土都在管制的燃油,在其本土都是充足供应,甚至包括占领区的法兰西,也有足够的燃油,粮食价格更是比战前都便宜一点。
如果这是真的,那麻烦就大了。
战争打了这么久,整个欧洲都苦不堪言,民众早已厌倦,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让民众吃穿不愁,给工作,给出稳定的物价。
绝对能获得直接支持。
可他不理解。
工业农业强如美利坚,在战时状态,政府介入之下,如今国内粮价也是飞涨,他德国佬都被打烂了,怎么能做到降低粮价充足供应的?
“德国佬来之后,这里物资就变得非常充裕。”
联络员继续说道,他的语气愈发忧愁:
“粮食,衣物,燃油,药品供应都非常充足,尤其是粮食,价格比战前还要低三成左右,还可以直接通过马克购买。”
“甚至可以买到汽车,只要你马克足够。”
“所以,我们在这里很难争取到支持,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打算参加德国佬的部队。”
说完,这个联络员补充了一句:
“全国都是这样!”
“怎么会这样。”
组长喃喃自语。
事情发展到这样,道理他都懂。
两牙,尤其是他此时所在的国家,之前就经历了一场战争,民众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再加上世界战争打了这么久,物价飞涨,生存艰难。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让他们能吃饱穿暖了,兜里有钱了,生活有保障了,自然视为解放者,有些人狂热支持也很正常。
但为什么。
为什么,德国佬能掏出这么多物资?
他想不通。
·····
汉堡。
“法兰西,蒲涛牙,西般牙,波澜,罗马里亚,何兰,比利是····等都已经和帝国签订新经济与军事合约。”
凯塞林受到了最新的消息,有狼保转发。
“知道了。”
挥了挥手,凯塞林元帅并不怎么高兴。
新经济与军事合约,帝国掌控欧洲的利器。
借助仓库内充足到不可思议的物资,粮食,棉花,常见药品等全套生活物资,低价向各国出售,用以稳定各国局势。
还有燃油,以及仓库内普通车辆。
并使用马克,向各国下达大量订单,服装,养殖业等这些仓库内没有的商品,形成经济循环。
因为仓库内的物资都是零成本,只需要付出运输成本,而欧洲铁路通畅,敌人轰炸被阻断之后,运输成本很低,所以这场经济循环中,帝国受益极大,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军事上,则是从各国招募士兵。
通过经济压力,附带军事压力,再加上帝国多次挫败英美进攻,东线也是大胜,各国都被迫妥协,同意和帝国签订条约。
自此,帝国彻底整合了整个欧罗巴的力量。
但在凯塞林看来,这真的不是好事,隐患太大了。
这一切局势,都来源于那十座诡异的仓库。
那里面,现代社会大部分物资,钢筋,水泥,铁轨,火车头,粮食,燃油,棉花,食用油,药瓶,枪支,弹药,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卡车都应有尽有。
等于帝国有了超过美利坚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能力,除了造船业。
但如果有一天,这个仓库失效了怎么办?
虽然他和老狐狸以及施佩尔全力建设仓库,存储物资,但因为前线战争牵扯了大量力量,新经济和军事合约出台后,物资消耗倍增,而且仓库物资似乎是无限的,但十座这个数量,却限制了出货的速度,导致进度缓慢。
照着目前的限制,再过半年时间,存下来的最多供应全帝国使用一年半,供应全大陆就更短了。
那时候,因为仓库物资,以及战争需求,而急剧萎缩的工业和农业根本无法支持的帝国需求,帝国怕是会很快崩溃。
他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这个危机。
包括元首。
但,他们没有选择了。
盟军大军压境,双方整体实力依旧有差距,德意志只能继续加强自身实力,轰炸也不能暂停,不能给英吉利恢复的时间。
“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凯塞林厉芒一闪,随后他叫来几个空军高层:
“加大对其他国家飞行员的招募,重点招募那些对英美有仇恨的人,训练后编入轰炸机大队。”
“争取在三个月之内,将轰炸机规模提升到一千五百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