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早有预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缓缓泊住,炮车甲、炮车乙的2门105口径加农炮稍稍的调整了下射击角度。

2门75口径的高射炮也由指向天空,慢慢的压低射角。

木村勇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因为装甲列车的这4门大炮,炮口并没有指向北门外的八路军,而是指向出击的日军坦克!

“八嘎……”前田秀从牙缝里蹦出来半句咒骂。

下一刻,两个老鬼子便看到4门大炮的炮口红光悠的一闪。

这时候,装甲列车跟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的坦克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一公里,而且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的所有坦克都已经完成转向,车头和主炮已经对准城北的八路军,横截面积最大同时也最薄弱的车身侧面就彻底暴露在装甲列车的炮口下。

“轰轰轰轰!”四声巨响过后,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的4辆九五式轻型坦克顷刻间化为4团耀眼的红光。

装甲列车首发即告命中,一下就打爆鬼子的4辆九五坦克。

面对105口径的加农炮和75口径的高射炮,九五式轻型坦克的侧面装甲基本跟纸没有区别,一下就被轻松撕裂。

4辆九五式坦克几乎是瞬间就遭到摧毁。

“牙鲁!”直到爆炸声传过来,前田秀才把后半句骂出来。

木村勇却已经傻在那里,似乎有些接受不了这残酷的事实。

遭到攻击的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却一下子就炸了锅,后排5辆九一式装甲车的10挺前射机枪同时开火,将密集的弹雨倾泄到了装甲列车身上。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九一式装甲车装备的是口径的轻机枪。

这个口径的轻机枪对于九四式装甲列车的装甲来说,基本就是挠痒痒。

子弹打在钢板上“叮叮当当”作响,然而九四式装甲列车却毫发无损。

首发命中之后,装甲列车的4门大炮再次调整射角,瞄准最后剩下的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准备二次射击。

那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感觉到危险,赶紧蛇形走位规避,同时炮塔也开始转向,试图以车载的37口径主炮,实施火力反制。

37口径的主炮还是可以轻易洞穿装甲列车的侧装甲。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鬼子的这2辆坦克已经没有机会了。

经过一夜激战之后,独立团炮兵连的战术素养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都说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神炮手其实也是靠炮弹喂出来的。

从连长王承柱以下,全连的炮兵不仅心理上稳的一批,手速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连命中率都有了台阶式的提升。

鬼子剩下的2辆坦克已经在劫难逃。

没等这2辆坦克完成转向并且发炮,装甲列车的4门炮再度发炮。

前田秀和木村勇只看到4门炮的炮口红光一闪,再看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剩下的2辆九五式轻型坦克之时,发现已经遭到打爆,燃起烈火!

“八嘎牙鲁!”前田秀再次恶狠狠的咒骂了一句。

木村勇也终于回过神来,惶然说道:“旅团长,装甲列车看来被八路军劫持了!”

“废话,这还用你说啊?”前田秀闷哼了一声,又说道,“命令,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以及冈左大队立刻撤回城内!”

“哈依!”木村勇重重顿首。

又赶紧命令旗语兵打出旗语。

冈左大队有一个无线电小队,配备了一部电台,但是此刻冈左大队正在作战,无线电小队不可能停下来架设电台,所以只能用旗语进行通讯。

旗语兵迅速打出旗语,将前田秀的命令传达下去。

然而,似乎有些迟了,因为冈左大队已经乱了套。

因为装甲列车上的车载口径重机枪也已经猛烈开火。

独立装甲车第4中队的处境就更糟,就这片刻间,装甲列车上的4门主炮又打出一排炮弹,又有2辆装甲车遭到了摧毁。

这下只剩3辆九一式装甲车。

而且估计也坚持不了几分钟。

……

王喜奎操纵的是警戒车厢左侧的那挺口径挺重机枪。

像这样的重机枪在装甲列车上一共有10挺,不过能用同侧射击的只有6挺。

这是一款在九二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的重机枪,专门为装甲列车、海军舰艇以及战斗机这样的战斗单位而设计。

其最大的改进就是把30发的保弹板改成300发的金属弹链。

所以从刚才装甲列车的主炮开火之后,王喜奎就摁住压铁没松开过。

伴随着“笃笃笃”的啄木鸟般的声音,金链弹链也被持续不断的吃进枪膛内,不过等到从另一侧出来时,已经只剩弹链不见子弹。

子弹化为了两部份,弹壳被抛到地板,弹头却化为了一道道的流光,射向了前方七八百米外的鬼子步兵!

透过射击孔,王喜奎可以清楚的看见,出城的鬼子已经乱成一锅粥。

就在片刻前,这一千多鬼子刚刚排着整齐的四路纵队从铁道口出来,然后向着城北的独立团阵地展开攻击队形。

然而没等鬼子步兵发起攻击,装甲列车主炮就开火。

主炮一开火,王喜奎等6挺车载口径重机枪便也紧跟着开火。

在密集的机枪火力侵袭之下,刚刚展开攻击队形的鬼子步兵瞬间就陷入混乱,然后一排排的倒在血泊中。

“啊啊啊啊,去死,去死吧!”

“狗日的小鬼子,给我去死,统统都去死!”

王喜奎口中无意识的狂吼着,一边摁住压铁猛烈开火。

视野中很快就再看不到聚集在一起的鬼子,鬼子步兵已经四散开来,或者单膝跪地,或者卧倒在地举枪与装甲列车对射。

不过这根本就是徒劳,用步枪打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