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换届人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去。

虽然政府领导人长时间主政,有助于政策顺利实施和延续下去,政令不容易变更。但是在中华帝国来说,帝国法律虽然严明,但是依然跳不出人情二字。所以一个职位长期不能更换官员的话,很容易造成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情况出现。

当然,帝国政府有都察院、廉政公署等权利制约机关存在,官员清廉度还算不错,但邓浩楠知道,历朝历代,开国的时候总是政治清明,但是随着国朝发展,到中后期总是出现意想不到的政治混浊现象发生。

邓浩楠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因此一般会在职位和权利上面对就职人员提出年龄限制,某一职位规定特定的年龄段官员才可以任职,保证低龄不得上任,超龄必须离任,使得官员位置不能长时间呆在同一个地方,防止权利腐化。

张溥明白邓浩楠的意思,说道:“皇上,顾明哲的确年轻,但能力不比他老师钱谦益差多少。如果皇上觉得他太过年轻,可以暂时不认命首辅大臣,让六部官员们适应一段时间,看他们的表现再做决定”

邓浩楠点点头,反正现在钱谦益的任期还没有满,身子骨虽然很差,但带带新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跟张溥又研究了一番后,邓浩楠便心中有了底,随后又召见其他大臣,依次询问了一番后,做到心中有数。

很快,钱谦益身体好了,邓浩楠找他谈话,旁敲侧击的询问了一番。这钱谦益可是政治上的老油条了,听皇帝这么一问,加上其他官员同僚们的透露消息,他立刻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钱谦益推荐了不少人,但唯独没有推荐顾明哲。

邓浩楠疑惑,于是问道:“顾明哲的政绩也不错,为何你不提他呢?”

钱谦益躬身道:“启禀皇上,顾明哲是老臣的学生因此——”

邓浩楠恍然大悟,原来是钱谦益怕惹人闲话。

“有道是举贤不避亲”

邓浩楠笑了笑,说道:“爱卿勿须多疑,朕相信爱卿的操守”

钱谦益赶忙谢恩,说道:“皇上圣明,微臣确实觉得顾明哲将来可堪大任,只是年龄尚浅,需要再历练一段时间才是”

邓浩楠道:“这是自然,历练一番是必须的”

邓浩楠没有再说下去,他心中打算考验一番顾明哲,同时也要考验其他官员们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操守。在邓浩楠心中,他不看重官员举荐,他注重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的最终评估报告,那才是邓浩楠的真正天眼。

皇帝没问,但不等于钱谦益不明白。距离内阁换届时间还有一年多,皇帝没开口,等于告诉他皇帝马上就要考核文武百官了。

于是乎,在京官员们纷纷提高的警惕性,卖力的工作,力图给皇帝一个好印象,争取在换届选举和分配职务的时候能够捞到一个好差事。

很快,邓浩楠分别召见了帝国人民检察院院长,都察院督御史,廉政公署总长,帝国警察厅总长,帝国最高法院院长等主要司法机关头头们道御书房临训,授意他们开始考核帝国政府全体官员,以及地方官员,乃至海外殖民地官员们的政绩和职业操守,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给每个官员都留了表现机会。

这些是表面上的,做给帝国文武百官们看的。暗地里,邓浩楠召见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都指挥使王宸,面授机要,命令他暗中监督文武百官,以及监督帝国司法机关的公正态度问题,确保所有官员们一视同仁。

“对了”

邓浩楠突然问道:“朕问你那个江湖神秘组织查清楚了没有?”

王宸拱手恭敬的回答道:“回禀皇上,臣安插进该组织的内线已经渐渐靠近他们高层,相信很快就会知道他们的核心机密了”

“太慢了”

邓浩楠有些不快,这事情已经搁置了六七年时间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竟然耗费这么长时间卧底还没有进入对方高层

王宸面露难色,回道:“微臣办事不利,请皇上恕罪”

“朕知道这件事情很棘手,就是发发牢骚而已”邓浩楠眉头紧蹙,问道:“六七年了,这个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朕治理下的国家如今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足,难道还有要反对朕的吗?”

王宸说道:“皇上尧舜禹汤自然是一代明君只是,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过度期间,不论怎样都会出现前朝余孽不甘心而组织起来的邪教组织”

邓浩楠问道:“你是说这个神秘组织是前朝余孽?”

王宸点点头,道:“微臣现在还不敢启用打入他们内部的卧底,但从目前得到的外围情报来分析,可以肯定这个组织绝对没有安好心,一直对帝国图谋不轨。只是因为皇上把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百姓爱戴拥护,使得他们很难发动一些威胁性动作。”

邓浩楠点点头,道:“朕也是这样想的老百姓不会吃饱了没事儿干去跟他们造反”

王宸道:“皇上所言甚是但微臣有种感觉,十分不安的感觉,总觉得这个神秘组织隐藏之深,图谋的东西定然十分之大,恐对皇上不利”

邓浩楠楞了一下,还是第一次见王宸面露难色。

“有什么话尽管说,在朕这里无需拘谨”

“微臣遵旨”王宸松口气,接着说道:“微臣担心这个神秘组织如果走武力造反之路不顺利,估计会采取渗透方式来慢慢蚕食帝国政权,亦或者酝酿一场针对皇上的刺杀行动”

自邓浩楠起兵以来,想要暗杀他的人和组织多如牛毛,邓浩楠已经习惯了。但从王宸的表情当中,邓浩楠似乎看到了不寻常的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