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华瑞滋会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死于昨夜的袭击当中,葬身火海。但依然有半数西班牙士兵逃走,遍布科罗拉多荒原。

而美洲虎豹骑经过昨夜战斗之后,伤亡微乎其微,除了三十一名骑士被西班牙火绳枪近距离破甲牺牲外,其余伤者不到三百人,谓之大获全胜。

上午九点左右,第三步兵师和第四步兵师方才赶到。

原本预计在凌晨五点左右抵达的,结果刚刚接近西班牙军营三十里左右的时候,便碰上了四处逃跑的西班牙士兵。

何治和李凯通过空军热气球的指示,已经知道了前面的美洲虎豹骑偷袭得手,因此展开步兵阵型,对逃跑的西班牙士兵进行抓捕行动。

由于第三和第四步兵师都使用战马代步,因此命令下达到各个连队后,近一万两千作战部队官兵们都投入了抓捕西班牙士兵的行动当中。

两条腿的西班牙士兵怎么也逃不过四条腿的战马,大批在逃的西班牙士兵被擒获,但依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逃兵被击毙。

抓捕行动只持续了三四个小时,因为按照西班牙士兵的逃跑速度,中华帝国的骑兵追捕四个小时之后,如果再抓不到的话就没有必要再追下去了。

经过数个小时的抓捕行动,中华帝国美洲派遣军供抓获西班牙溃兵两万一千余人,击毙近一万人,但依然有超过三四万人失踪。

派遣军认为这些西班牙士兵可能昨夜从科罗拉多河逃走,一部分会被淹死在河中,另一部分会逃到河对岸,进入荒原深处。

不过,派遣军从印第安人那里得到的情况是,河对岸的荒原中凶残野兽到处都是,没有武装和补给的西班牙士兵很难活着从那里走出去。

同时,中华帝国的印第安人盟友更是会好好的招待那些落单的西班牙人的,等待他们的下场甚至还不如呆在中华帝国的战俘营里当苦工的好。

骑马行走在战场边缘,何治和马光远等人一边看着战果,一边商议着下一步作战行动。

几人一致决定趁机对西班牙人的华瑞滋城发动突袭,此时的华瑞滋城兵力空虚,整个墨西哥中部地区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全歼,短时间内西班牙人将无力阻止中华帝国的铁蹄踏入中墨西哥领土了。

几人研究后决定,三天后推进到华瑞滋城,并用一天时间拿下这座城市,打开墨西哥中部地区的门户,进而入侵德克萨斯、德利西亚斯和加利福尼亚地区,为下一步攻取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城做好准备,灭亡西班牙人的墨西哥殖民地即将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结束了正题后,何治聊起了其他事情。

“刚刚接到消息”

何治勒住战马,说道:“美洲派遣军司令部申请从国内调来一个集团军支援北美战场的请求已经获得批准。帝国总参谋部将从国内刚刚组建的第二集团军群中抽调一个精锐集团军,总兵力在十万人左右增援美洲作战目前他们已经抵达夏威夷州了,很快就会过来和我们会和”

马光远问道:“不知道是第二集团军群中的哪个集团军过来啊”

李凯回答他道:“是第二集团军群第六集团军的第26、27、28、29、30五个军据说这第六集团军的基层指挥官都是由帝国军校第八、第九届的优秀毕业生组成的,装备精良,战力强悍,号称皇家陆军战斗序列中最强的,超过我们第一集团军”

马光远惊愕的道:“竟然敢和我们第一集团军叫号?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一直以来,皇家陆军第一集团军群都是中华帝国的陆军精锐,是从当年三十万辽东军、百万蒙古军,以及一百八十万明军战斗序列中选拔、淘汰出来的,而第一集团军一直是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王牌部队,精锐中的精锐。敢跟第一集团军叫号的这还是尚属首次,更何况竟然是刚刚组建的第二集团军群发出的挑战,果然应了那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后生可畏啊

石廷柱冷哼一声,道:“就听他们吹吧一群刚刚毕业的军官生和士官生,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学习好就代表打仗好了,看他们碰一鼻子灰的时候就知道多糗了”

马光远问道:“不知道第六集团军的司令官是谁?”

李凯说道:“我们目前也不知道不过派遣军司令部的朋友说好像是帝国皇家陆军军官学校三期毕业生,是我们的下一届学弟”

“不是吧”

马光远醋味十足的说道:“我们的学弟都爬到我们头上,当上集团军指挥官了,那至少也得是个大将或者上将吧”

李凯点点头,道:“集团军应该是大将军衔,我想三期毕业生再强资历也不够,放眼帝国军队当中,上将屈指可数,哪个不得是追随当今上起家的老资格?”

马光远道:“或许是朝里有人吧”

李凯摇头道:“应该是天子近臣,集团军以上军官的任命都要经过皇上批准才能正式掌军,以皇上的性格,是决计不会在军事人员的任命上放宽条件的”

“这到也是”石廷柱点点头,道:“就连我这个半路的降将都能够做到少将师长,我想帝国高层也不可能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来掌握集团军的最起码应该有其过人之处”

何治点头道:“也不能小看人家但也不能低估我们自己的实力,皇上重视我们第一集团军,因此我们既不能在军事技术上输给对方,更不能在气度上逊色学弟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第六集团军抵达前,打一场漂亮的仗让他们看看”

“我同意”

李凯说道:“眼下咱们刚刚打掉了十五万西班牙军队,拿下华瑞滋城,打通墨西哥城的通道,如果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