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鸦片战争之兵临京都(2/3)
阵左右移动,闪开一个个骑兵通道,随后各团预备骑兵营率先冲出方阵,杀奔日军。
在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编制中,每团都有一支骑兵营。全师作为步兵师,所有士兵都必须会骑马作战,但侧重徒步火器作战。不过步兵师的天敌是骑兵,同时步兵师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为了以防万一,步兵师内保留了一支战力较强的骑兵营,这支骑兵营侧重骑兵作战。平时骑兵营根本用不上,因此帝国陆军为步兵师专门配备了骑兵师策应。只有在步兵师单独作战,碰上棘手问题时,骑兵营才会发挥作用。
骑兵营并非独立建制,而是分散在各团当中,平时最多就是以骑兵连进行机动,只有大规模骑兵会战时才会组合起来。所以平时看步兵师就是一支纯步兵师,只不过以战马作为代步工具而已。容易给敌人造成误判。
步兵方阵的通道打开,各个骑兵营迅速出击。
战马狂奔,从硝烟中一跃而出,突然出现在日军面前,顿时令日军产生了极度恐慌。
随着骑兵勇士们杀至,铁蹄踩踏,战刀左右劈砍,人马合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枪骑兵的过度兵种,步兵师既可以进行步兵作战,又可以进行骑兵作战,用后世的名词概括,中华帝国的步兵师是一个多兵种混成师。
骑兵冲杀,顿时打乱了日军的进攻步伐,原本日军已经十分接近中华帝国步兵阵地了,正准备一鼓作气冲进去进行混战,结果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扰乱了阵脚。
日军各个方阵进攻了一整天了,并没有看到中华帝国军队的骑兵出动,因此到了夜间,日军的方阵当中,防备骑兵的长矛队都换成了刀盾兵,准备和中华帝国军队进行近距离格斗。
这样一来,日军的各个方阵顿时被骑兵冲开,阵型一散,指挥官再也控制不住士兵,士兵听不到号令,恐惧之心骤然升起,顿时四散奔逃。
各团骑兵营冲出去后,各团剩下的步兵除了留守的之外,其他的全部上战马,拔出战刀,随后也冲杀了出来。
黑夜中的骑兵作战不可以停下来,一直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直到冲到日军后方,然后重新集结,再杀回去。
乃木正指挥督战队阻挡后退的日军士兵,不料却见中华帝国军骑兵冲杀而至,顿时大惊失色,暗骂自己急昏了头,竟然忘记了对方不单单只会用火枪作战。
然而,此时什么都来不及了。战马狂奔,很多日军士兵直接被战马撞飞,踩踏至死。战马带着一个个的勇士,从黑暗中跳出来,左劈右砍,如同地狱的亡灵骑士一般恐怖。
喊杀声,惨叫声,代替了枪炮声,成为了战场上的主旋律。
中华帝国的骑兵勇士们,攻击之势排山倒海一般,势不可挡。
随着乃木的督战队被冲散,日军再提不起任何的抵抗意志,纷纷落荒而逃。
露出后背给敌人的士兵,在战场上是死的最快的。
战马急追而上,战刀起落间,日军士兵血肉横飞,惨死无数。
兵败如山倒,乃木绝望的看着溃散的大军,对不起德川家光对他的信任和厚望,最后挥刀自刎。
杀至天明时,日军精锐已经灰飞烟灭。十万日军精锐,不到一天时间全军覆没,一方面诠释着中华帝国军队的强大,另一方面证明了热兵器对冷兵器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
逃回去的日军士兵,将情况报告给了前线的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闻言顿时气得吐血,惜他的优秀部将乃木阵亡,十万精锐阵亡,怒他的后路被掐断,龟王山几十万日军陷入险境。
大撤退已经迫在眉睫,但德川家光还盼望着能够击败对面的朝鲜军队,那是他最后一丝希望。
然而,就在当天,中华帝国开始了对日军的大规模宣传战,将乃木十万大军阵亡的消息告诉给了前线的日军。同时,山口城沦陷的消息也一并告诉给了对方。这下,前线日军顿时军心浮动,暴躁不安,不少军营中已经出现了逃兵现象,军队哗变一触即发。
这种情况下,德川家光顿时放弃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念头,急忙组织退兵。
得知日军后方被截断,补给缺乏的情况后,朝鲜仆从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行动,死死的咬住日军,使得德川家光难以全身而退。
不得已,德川家光只好丢车保帅,留下八万日军拖住朝鲜军,而他则率领其余十六万左右的日军迅速后撤。
德川家光只有山口城一条退路,明知道山口城的中华帝国正规军战力强悍,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冲过去,但他还是不得不破釜沉舟的试一试。
三天后,德川家光抵达山口城,当天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但和乃木的结果一样,遭到重创,伤亡两万多人,却没能靠近山口城半步。
与此同时,留守龟王山的八万日军不敌朝鲜军猛攻,加上士兵得知德川家光抛弃了他们之后,再无战意。本打算逃跑,但唯一的粮草被德川家光带走,只好直接投降了。
德川家光得知龟王山前线战败,已经知道不妙了,不出几天,朝鲜军将会从后面追杀而来。那时前有坚城阻隔,后有大军掩杀,德川家光的最后一丝心血就完了。
当夜,德川家光下令全军猛攻山口城北翼的中国军队,目的是打开一条通道逃生。此时,德川家光已经不想着拿下山口城了,只希望打开一条通道逃跑。
日军全军上下都是这个念头。
山口城北翼的军事压力激增,但是北翼的三个团依然能够顶得住,并没有让日军得逞。
就在日军付出了巨大
在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步兵师的编制中,每团都有一支骑兵营。全师作为步兵师,所有士兵都必须会骑马作战,但侧重徒步火器作战。不过步兵师的天敌是骑兵,同时步兵师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为了以防万一,步兵师内保留了一支战力较强的骑兵营,这支骑兵营侧重骑兵作战。平时骑兵营根本用不上,因此帝国陆军为步兵师专门配备了骑兵师策应。只有在步兵师单独作战,碰上棘手问题时,骑兵营才会发挥作用。
骑兵营并非独立建制,而是分散在各团当中,平时最多就是以骑兵连进行机动,只有大规模骑兵会战时才会组合起来。所以平时看步兵师就是一支纯步兵师,只不过以战马作为代步工具而已。容易给敌人造成误判。
步兵方阵的通道打开,各个骑兵营迅速出击。
战马狂奔,从硝烟中一跃而出,突然出现在日军面前,顿时令日军产生了极度恐慌。
随着骑兵勇士们杀至,铁蹄踩踏,战刀左右劈砍,人马合一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枪骑兵的过度兵种,步兵师既可以进行步兵作战,又可以进行骑兵作战,用后世的名词概括,中华帝国的步兵师是一个多兵种混成师。
骑兵冲杀,顿时打乱了日军的进攻步伐,原本日军已经十分接近中华帝国步兵阵地了,正准备一鼓作气冲进去进行混战,结果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扰乱了阵脚。
日军各个方阵进攻了一整天了,并没有看到中华帝国军队的骑兵出动,因此到了夜间,日军的方阵当中,防备骑兵的长矛队都换成了刀盾兵,准备和中华帝国军队进行近距离格斗。
这样一来,日军的各个方阵顿时被骑兵冲开,阵型一散,指挥官再也控制不住士兵,士兵听不到号令,恐惧之心骤然升起,顿时四散奔逃。
各团骑兵营冲出去后,各团剩下的步兵除了留守的之外,其他的全部上战马,拔出战刀,随后也冲杀了出来。
黑夜中的骑兵作战不可以停下来,一直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直到冲到日军后方,然后重新集结,再杀回去。
乃木正指挥督战队阻挡后退的日军士兵,不料却见中华帝国军骑兵冲杀而至,顿时大惊失色,暗骂自己急昏了头,竟然忘记了对方不单单只会用火枪作战。
然而,此时什么都来不及了。战马狂奔,很多日军士兵直接被战马撞飞,踩踏至死。战马带着一个个的勇士,从黑暗中跳出来,左劈右砍,如同地狱的亡灵骑士一般恐怖。
喊杀声,惨叫声,代替了枪炮声,成为了战场上的主旋律。
中华帝国的骑兵勇士们,攻击之势排山倒海一般,势不可挡。
随着乃木的督战队被冲散,日军再提不起任何的抵抗意志,纷纷落荒而逃。
露出后背给敌人的士兵,在战场上是死的最快的。
战马急追而上,战刀起落间,日军士兵血肉横飞,惨死无数。
兵败如山倒,乃木绝望的看着溃散的大军,对不起德川家光对他的信任和厚望,最后挥刀自刎。
杀至天明时,日军精锐已经灰飞烟灭。十万日军精锐,不到一天时间全军覆没,一方面诠释着中华帝国军队的强大,另一方面证明了热兵器对冷兵器已经形成了绝对优势。
逃回去的日军士兵,将情况报告给了前线的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闻言顿时气得吐血,惜他的优秀部将乃木阵亡,十万精锐阵亡,怒他的后路被掐断,龟王山几十万日军陷入险境。
大撤退已经迫在眉睫,但德川家光还盼望着能够击败对面的朝鲜军队,那是他最后一丝希望。
然而,就在当天,中华帝国开始了对日军的大规模宣传战,将乃木十万大军阵亡的消息告诉给了前线的日军。同时,山口城沦陷的消息也一并告诉给了对方。这下,前线日军顿时军心浮动,暴躁不安,不少军营中已经出现了逃兵现象,军队哗变一触即发。
这种情况下,德川家光顿时放弃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念头,急忙组织退兵。
得知日军后方被截断,补给缺乏的情况后,朝鲜仆从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规模行动,死死的咬住日军,使得德川家光难以全身而退。
不得已,德川家光只好丢车保帅,留下八万日军拖住朝鲜军,而他则率领其余十六万左右的日军迅速后撤。
德川家光只有山口城一条退路,明知道山口城的中华帝国正规军战力强悍,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冲过去,但他还是不得不破釜沉舟的试一试。
三天后,德川家光抵达山口城,当天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但和乃木的结果一样,遭到重创,伤亡两万多人,却没能靠近山口城半步。
与此同时,留守龟王山的八万日军不敌朝鲜军猛攻,加上士兵得知德川家光抛弃了他们之后,再无战意。本打算逃跑,但唯一的粮草被德川家光带走,只好直接投降了。
德川家光得知龟王山前线战败,已经知道不妙了,不出几天,朝鲜军将会从后面追杀而来。那时前有坚城阻隔,后有大军掩杀,德川家光的最后一丝心血就完了。
当夜,德川家光下令全军猛攻山口城北翼的中国军队,目的是打开一条通道逃生。此时,德川家光已经不想着拿下山口城了,只希望打开一条通道逃跑。
日军全军上下都是这个念头。
山口城北翼的军事压力激增,但是北翼的三个团依然能够顶得住,并没有让日军得逞。
就在日军付出了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