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366章鸦片战争之山口会战(2/5)
日本,从最初的几十万银元利润,增长到现在的每年高达上亿银元,而且还在不断攀升当中。
由于鸦片的大规模流入,日本大量白银外流,至神武九年初,德川幕府新进开发的金银矿以及老金银矿的产量已经跟不上黄金白银的外流了,德川幕府财政因此陷入了枯竭之地。
神武九年三月,德川幕府最高长官德川家光下令日本全面禁烟,并销毁鸦片,同时抓捕贩卖鸦片的国内外商人。
中华帝国的鸦片贸易公司当前的主要客户就是日本,东南亚诸国次之,欧美市场刚刚开拓,效益还不高。整个金三角地区的鸦片产量仅仅只能维持对日本的鸦片输出,因此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的核心利益在日本。
随着德川幕府的大规模禁烟行动,给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该公司董事会向中华帝国政府申请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中华帝国政府已经从朝鲜大规模征召了军队,投入日本对德川幕府军队作战,效果还算可以,但帝国政府为此支付给朝鲜仆从军大批军费,造成财政开支浩大。虽然帝国政府的中央财政富得流油,但是帝国内阁却依然十分的抠门,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财政开支问题,内阁总是变着方法的拖延、削减军费开支。此时,帝国鸦片贸易公司申请加大战争力度,因此内阁和军方不约而同的伸手要钱。
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每年在全球的鸦片收入达到了一亿一千万银元,其中在日本的收入就达到了五千五百万,德川幕府禁烟每天将给公司造成上百万银元的经济损失。为此,帝国鸦片贸易公司不得不拿出五百万银元作为军费,申请帝国政府加大进攻力度。
有钱自然令帝国政府高兴,内阁立即批准了鸦片贸易公司的书面请求,追加给军部三百万银元,敦促加大对德川幕府的攻击力度。
军部虽然暗骂内阁无耻,吞了他们两百万银元,但毕竟手中多了三百万银元的军费,因此下令东征军展开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时中华帝国东征军已经占领了日本九州岛,和四国岛,德川幕府军队退回本州岛防御。东征军用廉价的朝鲜仆从军作为炮灰,同德川幕府军队作战,即消耗了德川幕府军队,也消耗了朝鲜青壮,造成亚东地区两大种族人口的锐减,为将来打造中华帝国大东亚共荣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武九年四月,东征军再次出动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在东海舰队的护送下,从小野田港登陆本州岛,继续进行大扫荡行动。
此时,战争的性质已经有了变化,在日本国内,日本人称之为中华帝国对日本发动的鸦片战争。不过,中华帝国帝国政府至始至终都不承认这场鸦片战争,只是在国内的教科书上永远标注着代号为“拯救日本”的军事行动,而且不承认是进行战争,而是在帮助日本国民摆脱德川幕府的黑暗统治。
一直以来,德川幕府军队从来没有跟中华帝国军队进行大规模的会战,但是随着中华帝国大规模的鸦片输入,导致日本国内黄金和白银大量外流,不但造成了日本国内严重缺银缺金,更是让德川幕府的中央财政危机,影响甚大。
为此,德川家光不得不调集重兵进行抵抗。
神武九年四月十七日,中华帝国东征军二十万大军攻击本州岛,德川幕府调集三十三万军队在山口战区进行阻击。双方五十多万军队在山口西南龟王山一带展开了大会战,激战了两个月之久。
中华帝国东征军队以朝鲜军作为主力,登陆本州岛的大约有十八万左右。而作为中华帝国本土的主力军队,只有皇家陆军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共计两万人左右。
朝鲜军和德川幕府军的武器装备差不多,大多数都是冷兵器配置,中华帝国军方承诺给朝鲜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数都没有兑现,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本土陆军扩编到了一百万,因此武器装备优先供给他们,导致大部分朝鲜军依然使用冷兵器。
不过,这并不影响朝鲜军的战斗力,因为德川幕府军队同样装配不起全火器部队,每一万人当中,只有不足两千人使用鸟铳,这跟朝鲜军的火器比例差不多。因此,双方半斤八两,在装备上都不占优势。
作为“精锐的”、“高等级”的炮灰部队,十八万朝鲜军主力同三十多万德川幕府军队进行会战,双方势均力敌,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朝鲜军伤亡的要多一些。
会战两个多月,德川幕府军队伤亡七万余人,朝鲜军伤亡九万余人。
不过,东征军大本营并不在乎朝鲜军的伤亡数字,从朝鲜半岛,不断的有大批的新兵被征召入伍。前方打仗不断的消耗士兵,后面九州岛平户基地不断的训练新兵,然后迅速补充到山口战区作战。
本来,中华帝国东征军完全可以凭借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一举打垮山口战区的日军的,但是东征军大本营一直没有动静,只是静观其变。不但如此,东征军大本营更是要求作战的朝鲜军不要进行决战,一直和德川幕府军队耗着。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东征军司令部希望过多的利用朝鲜仆从军消耗日本军队,造成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人口锐减只是其中一个计划。另一个计划是,加速消耗德川幕府财力,逼着德川幕府选择跟中华帝国进行主力决战,然后一战定胜负。
此时,德川幕府依然还有很强的实力,在面对外国入侵面前,德川幕府和日本老百姓的矛盾有些缓和,大部分日本国民支
由于鸦片的大规模流入,日本大量白银外流,至神武九年初,德川幕府新进开发的金银矿以及老金银矿的产量已经跟不上黄金白银的外流了,德川幕府财政因此陷入了枯竭之地。
神武九年三月,德川幕府最高长官德川家光下令日本全面禁烟,并销毁鸦片,同时抓捕贩卖鸦片的国内外商人。
中华帝国的鸦片贸易公司当前的主要客户就是日本,东南亚诸国次之,欧美市场刚刚开拓,效益还不高。整个金三角地区的鸦片产量仅仅只能维持对日本的鸦片输出,因此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的核心利益在日本。
随着德川幕府的大规模禁烟行动,给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该公司董事会向中华帝国政府申请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中华帝国政府已经从朝鲜大规模征召了军队,投入日本对德川幕府军队作战,效果还算可以,但帝国政府为此支付给朝鲜仆从军大批军费,造成财政开支浩大。虽然帝国政府的中央财政富得流油,但是帝国内阁却依然十分的抠门,为了解决这个巨大的财政开支问题,内阁总是变着方法的拖延、削减军费开支。此时,帝国鸦片贸易公司申请加大战争力度,因此内阁和军方不约而同的伸手要钱。
中华帝国鸦片贸易公司每年在全球的鸦片收入达到了一亿一千万银元,其中在日本的收入就达到了五千五百万,德川幕府禁烟每天将给公司造成上百万银元的经济损失。为此,帝国鸦片贸易公司不得不拿出五百万银元作为军费,申请帝国政府加大进攻力度。
有钱自然令帝国政府高兴,内阁立即批准了鸦片贸易公司的书面请求,追加给军部三百万银元,敦促加大对德川幕府的攻击力度。
军部虽然暗骂内阁无耻,吞了他们两百万银元,但毕竟手中多了三百万银元的军费,因此下令东征军展开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此时中华帝国东征军已经占领了日本九州岛,和四国岛,德川幕府军队退回本州岛防御。东征军用廉价的朝鲜仆从军作为炮灰,同德川幕府军队作战,即消耗了德川幕府军队,也消耗了朝鲜青壮,造成亚东地区两大种族人口的锐减,为将来打造中华帝国大东亚共荣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武九年四月,东征军再次出动了二十万朝鲜仆从军,在东海舰队的护送下,从小野田港登陆本州岛,继续进行大扫荡行动。
此时,战争的性质已经有了变化,在日本国内,日本人称之为中华帝国对日本发动的鸦片战争。不过,中华帝国帝国政府至始至终都不承认这场鸦片战争,只是在国内的教科书上永远标注着代号为“拯救日本”的军事行动,而且不承认是进行战争,而是在帮助日本国民摆脱德川幕府的黑暗统治。
一直以来,德川幕府军队从来没有跟中华帝国军队进行大规模的会战,但是随着中华帝国大规模的鸦片输入,导致日本国内黄金和白银大量外流,不但造成了日本国内严重缺银缺金,更是让德川幕府的中央财政危机,影响甚大。
为此,德川家光不得不调集重兵进行抵抗。
神武九年四月十七日,中华帝国东征军二十万大军攻击本州岛,德川幕府调集三十三万军队在山口战区进行阻击。双方五十多万军队在山口西南龟王山一带展开了大会战,激战了两个月之久。
中华帝国东征军队以朝鲜军作为主力,登陆本州岛的大约有十八万左右。而作为中华帝国本土的主力军队,只有皇家陆军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共计两万人左右。
朝鲜军和德川幕府军的武器装备差不多,大多数都是冷兵器配置,中华帝国军方承诺给朝鲜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数都没有兑现,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本土陆军扩编到了一百万,因此武器装备优先供给他们,导致大部分朝鲜军依然使用冷兵器。
不过,这并不影响朝鲜军的战斗力,因为德川幕府军队同样装配不起全火器部队,每一万人当中,只有不足两千人使用鸟铳,这跟朝鲜军的火器比例差不多。因此,双方半斤八两,在装备上都不占优势。
作为“精锐的”、“高等级”的炮灰部队,十八万朝鲜军主力同三十多万德川幕府军队进行会战,双方势均力敌,在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朝鲜军伤亡的要多一些。
会战两个多月,德川幕府军队伤亡七万余人,朝鲜军伤亡九万余人。
不过,东征军大本营并不在乎朝鲜军的伤亡数字,从朝鲜半岛,不断的有大批的新兵被征召入伍。前方打仗不断的消耗士兵,后面九州岛平户基地不断的训练新兵,然后迅速补充到山口战区作战。
本来,中华帝国东征军完全可以凭借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一举打垮山口战区的日军的,但是东征军大本营一直没有动静,只是静观其变。不但如此,东征军大本营更是要求作战的朝鲜军不要进行决战,一直和德川幕府军队耗着。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东征军司令部希望过多的利用朝鲜仆从军消耗日本军队,造成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人口锐减只是其中一个计划。另一个计划是,加速消耗德川幕府财力,逼着德川幕府选择跟中华帝国进行主力决战,然后一战定胜负。
此时,德川幕府依然还有很强的实力,在面对外国入侵面前,德川幕府和日本老百姓的矛盾有些缓和,大部分日本国民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