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龙卷风级二等风帆战列舰(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土豆小说海上马车夫!

第337章龙卷风级二等风帆战列舰

【今日第一更】

天津卫造船厂七号和八号两座船坞内,两艘巨大的战舰正在进行改造。

没错,她们就是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风帆战列舰。

自从她们回国后,海军部立刻将她们送进了天津卫造船厂的船坞内进行改造。

改造程度有限,主要集中在对火炮系统的改造上面。

之前,两艘战列舰装备了英法两国的火炮。按照欧洲海军标准,三层炮甲板的配置为60磅炮,30磅炮,18磅炮,和9磅炮。

按照帝国海军部的要求,定镇二舰装备的欧洲的前膛炮全部换装成帝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海军型神武大炮。

但由于考虑到欧洲火炮的重量和帝国火炮的重量差距明显,为了不改变战舰的重心,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和测试,然后才能更换相应重量的火炮。

三十磅炮以下的炮重对战列舰来说,影响不大,帝国可以使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或者130毫米口径的火炮进行替代。

但六十磅炮的重量无法被忽略,虽然可以替代成两百毫米口径的神武大炮,但却不能按照原来的比例进行替代。

之前,定远号有100门火炮,其中20门60磅炮,10门30磅炮,30门18磅炮,40门9磅炮。

替换后,定远号有三十二门两百毫米二十倍口径神武大炮,全部安装在第三层炮甲板内,左右各十六门。第二层炮甲板为舰体最长部分,安装四十门一百五十毫米二十倍径神武大炮,左右各二十门。其中四门在舰首弧线区,有开阔的前射火力。一层炮甲板配备二十八门一百三十毫米二十倍口径神武大炮,对称式布局,左右各十四门。

因为欧洲人在炮甲板的设计上过于狭窄,炮甲板之间的高度有些低,人员行走需弯腰低头。虽然欧洲人普遍比华人身高,但即便这样,炮甲板内的高度也不够,帝国士兵还得低头行走。

火力系统更换完毕之后,两艘战列舰的改造算是结束了,随着船坞注水,战舰的平衡性没有受到影响。

船闸开启,定镇二舰使出船坞,经过一番海上航行和火力测试后,被编入太平洋舰队,其中定远号被作为旗舰使用。

从欧洲回来的工匠和技师们,都被集中在了天津卫造船厂,改造定镇二舰的工作也是由他们完成的。

改造完定镇二舰,按照海军部的要求,帝国海军需要建造属于自己的一等战列舰。

然而,帝国海军部对于自己的一等战列舰要求过多,要将现有的海狮级、北云级战列舰的技术经验融合到一等战列舰上,最好是能够把翔鹰级战列舰也适当融合进去一些。

这对技师们的要求过高,最后海军部和技师们达成妥协,一等战列舰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先暂缓,先试着建造一艘二等风帆战列舰,作为实验所需。

于是,龙卷风级二等风帆战列舰的设计蓝图便出台了。海军部为此给天津卫造船厂拨款一百五十万银元作为科研经费,于是龙卷风级二等战列舰的首艘试验舰被批准立项建造。

此时,帝国政府在造船方面已经吸收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吕宋赵家船厂可以提供一大批有建造大型西班牙战舰的船工和技师,在欧洲学习的工人们没有回来之前,帝国已经具备了建造大舰的部分经验,而大型盖伦运输船建造了不少,经验积累了很多。

同时,女娲级运输母舰的建造过程也接近尾声,巨大的运输母舰虽然是东方风格,但造船技术大同小异,也可以通过逆向推理,对西方大型战列舰提供指导经验。

龙卷风级二等风帆战列舰,包括舰首斜桅总长69米,宽14米,吃水7米,主桅高52米,标准排水量1500吨。

龙卷风级二等战列舰,船体长宽比例沿用海狮级三等战列舰的成熟技术设计。但龙卷风级战列舰是作为帝国海军建造一等战列舰的过度试验战舰,因此必须突破三等战列舰的限制,增加一层炮甲板,使其火炮数量从七十二门增加到八十六门,达到二等战列舰的火力标准。

因此,增加了一层炮甲板,使得战舰的排水量增加到了1500吨左右,相应的吃水增加了一米多,提供动力的风帆主桅杆也增加了一截,达到了五十二米,接近定镇二舰的桅杆高度。

船体外形上面没有多少改变,除了增加了一层炮甲板的高度外,水线带向上提升了一米。

三层炮甲板相对于双层炮甲板而言,带来了一个重心提升的问题,这点难不倒工程师傅们,他们将船体底部压仓改为了倒立V字形,增加了船体底部吃水深度,同时将弹药库下移。由于弹药库装载的都是炮弹和火药,战舰三分一的重量都是炮弹带来的。火药库下移,使得重心下移了很多,给船体带来极高的稳定性。同时,火药存放在下面,不容易遭到致命袭击,更可以通过对旁边水密舱注水解除殉爆的可能。

一举两得,即解决了重心问题,又解决了弹药安全问题。

外层船体依然采取高干舷防浪设计,梯形船尾。配神武大炮八十六门,两百毫米二十倍口径火炮三十门,一百五十毫米二十倍口径火炮三十二门,一百三十毫米二十倍口径火炮二十四门。对称式布局。垛楼居中,定员640人。全速风下,最大速度12节,标准速度11节,正常巡航速度8~9节,续航时间12个月。

龙卷风级二等风帆战列舰已经于去年夏末在天津卫造船厂开始铺设龙骨,预计在神武五年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