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292章诏会推阁臣(2/3)
人的官帽,御林军上前擒拿他们是,已经发现他们瘫软如泥。
黄立极等人机关算尽,怎么就忘记了这个《三朝要典》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到了这时,黄立极只能怒视邓浩楠,手指着他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铁证如山,容不得抵赖!
一番朝堂较量,黄立极虽然占了先机,却是被邓浩楠翻盘,落得革职查办的下场。文武百官顿时都老实了,纷纷称颂监国英明。
倪元璐搬倒了黄立极和顾秉谦,一时间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这时他们才想起倪元璐已拜入邓浩楠门下,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吏部尚书黄立极倒了,被邓浩楠一巴掌就给拍下了地狱,文武百官这时方才清醒,他们面对的已经不是当年到处送礼行贿的邓浩楠了,而是大明帝国事实上的最高权力象征。
朝堂上本就是官员们相互倾轧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可言,只有利益牵葛。
黄立极倒下了,多少人都盯着他的位子。况且邓浩楠已经贵为监国摄政王,他原本的刑部尚书位置也不会占着。顾秉谦也倒了,他的党羽也将会被电话呢一一剪除,空出来的位置可是不少。
一朝天子一朝臣,文武百官哪个不是老狐狸?都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虽然邓浩楠现在还不是天子,但朝廷肯定将会有新的一轮洗牌。
赶紧站队吧!
工部左侍郎成基率先发难,弹劾工部尚书叶向高贪污巨额河道公款,并列举了叶向高任职三年来贪墨、渎职、行贿受贿的大量证据。由于叶向高被自己的部下检举揭发,使得他无法辩驳。
同样,户部右侍郎周延儒弹劾户部尚书来宗道侵吞户部国库七十万两,贪墨全国各地勤王大军军费两百二十万两。户部行走、侍读学士刘宇亮出来做误点证人,指正来宗道、叶向高、黄立极、李国等人联合贪污巨款,意图嫁祸邓浩楠等罪证。
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血雨腥风,但凡对邓浩楠监国摄政有异议的官员,尽皆遭到弹劾。这些官员本身屁股就不干净,大家同朝为官,以前官官相护之下,彼此都太了解对方了。因此,一旦一个衙门口里的官员举报,他们的头铁定要下马。
邓浩楠旋即派东厂、北镇抚司锦衣卫和刑部、大理寺衙役抄没四个阁臣和他们党羽的家产,光四个阁臣的家中就启出真金白银不下八百万两,他们的党羽上百人,搜刮更是不少,总计六百五十万两巨款,这些还不包括他们的房产、地产、奇珍异宝等。
邓浩楠命令将白银黄金入国库,而无法估价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则送入皇宫藏宝阁,事实上那里则是邓浩楠的私人藏宝室。
五个阁臣,除了兵部尚书王洽外,其他皆被革职问罪。大理寺的速度很快,不到三天就判了黄立极等二十一人处斩,三十三人罢官收押,四十人发配边疆,他们的家人充军充官ji。
送交邓浩楠核准时,邓浩楠对后面的发配边疆和充军充官ji感到不舒服。把他们这些犯人充军发配边疆,那这些犯人都是官员,哪个没有背后势力和裙带亲戚?这到了军中,铁定影响军队战斗力和国防安全。白莲教第二次起兵的教训邓浩楠历历在目,他们派人在边军中挑唆军队哗变成功了,就是因为军中太多的罪犯,想不乱都不行。
至于犯官家属女眷充官ji一事,邓浩楠觉得太残忍了。官员之间的斗争本就黑暗了,根本无所谓对错,让他们的妻女做官ji实在有伤天和。
邓浩楠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修改法律,取消充军发配,以及家眷充官ji的条例,并下旨明令通知“罪不及妻儿!”
邓浩楠的做法在官员们看来并不理解,但也并没有反对,因为他们也不敢打包票将来政治倾轧中不被波及。不过,这个法令一下,顿时赢得了不少的民声拥护。很多之前充军的罪犯被押回监狱服刑,充军充ji的家眷得以无罪开释。更重要的是,邓浩楠此举得到了他的几个王妃们的夸赞。
朝廷中枢洗牌过后,大批的空缺无人。邓浩楠想任用自己的嫡系人马,但他的嫡系人马大多数只能出任军职。
户部侍郎的位置给了王四狗,四狗这个名字很是不雅,确切的说非常土,若是当上尚书还不得被天下人笑掉大牙?这点邓浩楠还真就没注意,不过四狗却是想办法给他自己改了名字。
“啥?王承恩?”
邓浩楠正陪着夫人们吃饭,闻言差点喷了出去。
左边婉淑急忙帮他顺气,道:“王爷怎么了?这名字不好听吗?”
“当然——”
邓浩楠正要说不好听,身后伺候的侍女急忙在他耳边小声道:“王爷,这是王妃们一起给起的名字!”
啥?
邓浩楠急忙咳了一下,掩饰了一下表情,微笑道:“那个——本王是说——当然——这名字起的非常好了!简直太经典了!”
“……”
婉淑、思雨和婉清三女相视一笑,后者给了邓浩楠一记白眼,意思再说:算你识相!
看着她们胜利般的微笑着,邓浩楠却是苦笑,暗道该死的四狗,起啥名不好,非得要这个破名字。
邓浩楠思绪飞远,想到了那个王承恩,此时怕是跟着信王到兰州了吧!这个太监褒贬不一,有句经典的评语来评价他。
‘他不是普通的好人,他是个做着坏事的好人,他的一切都给了他的皇帝和他的国家。’
历史有很多重叠,邓浩楠心想只要四狗不是太监,也不是很点儿背的说!
至于信王该如何处置他,邓浩楠再次陷入了迷茫。
黄立极等人机关算尽,怎么就忘记了这个《三朝要典》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到了这时,黄立极只能怒视邓浩楠,手指着他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铁证如山,容不得抵赖!
一番朝堂较量,黄立极虽然占了先机,却是被邓浩楠翻盘,落得革职查办的下场。文武百官顿时都老实了,纷纷称颂监国英明。
倪元璐搬倒了黄立极和顾秉谦,一时间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注意,这时他们才想起倪元璐已拜入邓浩楠门下,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吏部尚书黄立极倒了,被邓浩楠一巴掌就给拍下了地狱,文武百官这时方才清醒,他们面对的已经不是当年到处送礼行贿的邓浩楠了,而是大明帝国事实上的最高权力象征。
朝堂上本就是官员们相互倾轧的地方,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可言,只有利益牵葛。
黄立极倒下了,多少人都盯着他的位子。况且邓浩楠已经贵为监国摄政王,他原本的刑部尚书位置也不会占着。顾秉谦也倒了,他的党羽也将会被电话呢一一剪除,空出来的位置可是不少。
一朝天子一朝臣,文武百官哪个不是老狐狸?都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虽然邓浩楠现在还不是天子,但朝廷肯定将会有新的一轮洗牌。
赶紧站队吧!
工部左侍郎成基率先发难,弹劾工部尚书叶向高贪污巨额河道公款,并列举了叶向高任职三年来贪墨、渎职、行贿受贿的大量证据。由于叶向高被自己的部下检举揭发,使得他无法辩驳。
同样,户部右侍郎周延儒弹劾户部尚书来宗道侵吞户部国库七十万两,贪墨全国各地勤王大军军费两百二十万两。户部行走、侍读学士刘宇亮出来做误点证人,指正来宗道、叶向高、黄立极、李国等人联合贪污巨款,意图嫁祸邓浩楠等罪证。
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血雨腥风,但凡对邓浩楠监国摄政有异议的官员,尽皆遭到弹劾。这些官员本身屁股就不干净,大家同朝为官,以前官官相护之下,彼此都太了解对方了。因此,一旦一个衙门口里的官员举报,他们的头铁定要下马。
邓浩楠旋即派东厂、北镇抚司锦衣卫和刑部、大理寺衙役抄没四个阁臣和他们党羽的家产,光四个阁臣的家中就启出真金白银不下八百万两,他们的党羽上百人,搜刮更是不少,总计六百五十万两巨款,这些还不包括他们的房产、地产、奇珍异宝等。
邓浩楠命令将白银黄金入国库,而无法估价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则送入皇宫藏宝阁,事实上那里则是邓浩楠的私人藏宝室。
五个阁臣,除了兵部尚书王洽外,其他皆被革职问罪。大理寺的速度很快,不到三天就判了黄立极等二十一人处斩,三十三人罢官收押,四十人发配边疆,他们的家人充军充官ji。
送交邓浩楠核准时,邓浩楠对后面的发配边疆和充军充官ji感到不舒服。把他们这些犯人充军发配边疆,那这些犯人都是官员,哪个没有背后势力和裙带亲戚?这到了军中,铁定影响军队战斗力和国防安全。白莲教第二次起兵的教训邓浩楠历历在目,他们派人在边军中挑唆军队哗变成功了,就是因为军中太多的罪犯,想不乱都不行。
至于犯官家属女眷充官ji一事,邓浩楠觉得太残忍了。官员之间的斗争本就黑暗了,根本无所谓对错,让他们的妻女做官ji实在有伤天和。
邓浩楠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修改法律,取消充军发配,以及家眷充官ji的条例,并下旨明令通知“罪不及妻儿!”
邓浩楠的做法在官员们看来并不理解,但也并没有反对,因为他们也不敢打包票将来政治倾轧中不被波及。不过,这个法令一下,顿时赢得了不少的民声拥护。很多之前充军的罪犯被押回监狱服刑,充军充ji的家眷得以无罪开释。更重要的是,邓浩楠此举得到了他的几个王妃们的夸赞。
朝廷中枢洗牌过后,大批的空缺无人。邓浩楠想任用自己的嫡系人马,但他的嫡系人马大多数只能出任军职。
户部侍郎的位置给了王四狗,四狗这个名字很是不雅,确切的说非常土,若是当上尚书还不得被天下人笑掉大牙?这点邓浩楠还真就没注意,不过四狗却是想办法给他自己改了名字。
“啥?王承恩?”
邓浩楠正陪着夫人们吃饭,闻言差点喷了出去。
左边婉淑急忙帮他顺气,道:“王爷怎么了?这名字不好听吗?”
“当然——”
邓浩楠正要说不好听,身后伺候的侍女急忙在他耳边小声道:“王爷,这是王妃们一起给起的名字!”
啥?
邓浩楠急忙咳了一下,掩饰了一下表情,微笑道:“那个——本王是说——当然——这名字起的非常好了!简直太经典了!”
“……”
婉淑、思雨和婉清三女相视一笑,后者给了邓浩楠一记白眼,意思再说:算你识相!
看着她们胜利般的微笑着,邓浩楠却是苦笑,暗道该死的四狗,起啥名不好,非得要这个破名字。
邓浩楠思绪飞远,想到了那个王承恩,此时怕是跟着信王到兰州了吧!这个太监褒贬不一,有句经典的评语来评价他。
‘他不是普通的好人,他是个做着坏事的好人,他的一切都给了他的皇帝和他的国家。’
历史有很多重叠,邓浩楠心想只要四狗不是太监,也不是很点儿背的说!
至于信王该如何处置他,邓浩楠再次陷入了迷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