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潮帮的抉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完全可以不跟我们说这事儿,直接带走水军我们也不能说什么。那毕竟是你带出来的人。行了,老哥领你的情儿!”

“谢大哥”。许龙拱手致谢,问向其他兄弟,道:“各位兄弟打算怎么办呢?”

杨广叹道:“成了朝廷叛匪乱党,以后是休想在大明采办货物经商了。越南虽然能够安身,但是这里没有啥经营的东西。”

张礼问道:“许老哥你投了辽东都督府,那岂不是可以发大财了?那你得交几成税啊?”

许龙笑道:“眼下辽东都督府法律规定。新近投奔的人一律免税一年。带着商队过去的,只要忠于辽东都督府,享受三成赋税待遇。”

“这可是真的?”杨广两眼放光,说道:“眼下朝廷对咱们商人可是加征八成课税,如果课税降低到三成的话,那咱们也不用走私当海贼了。”

接着问向苏利,道:“大哥,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如果投了他邓浩楠的话,会有什么待遇?”

苏利看向许龙,后者说道:“我只是经商而已,因此只要不反对辽东都督府的法律。不通敌、资敌,那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守法老百姓。可是大哥和兄弟们如果投过去的话,跟我一样经商自然没有问题。如果要介入辽东都督府军政做事的话,待遇自然高了,不过一。

“不过什么?”

“不过。人家肯定要怀疑你们的动机和诚意,想要一下子当高官是不可能的!就好比郑芝龙的那些投降过去的部下,眼下只能当台湾府的海岸警卫队和警察,是进不了正规军的”。

“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杨广笑道:“网投奔过去的人如果就得信任委任要职的话,那他们就是傻子了!”张礼说道:“郑芝龙的部下都可以被邓浩楠接受,虽然不是什么要职,但是看他们现在当警卫队的日子也不错啊!人家辽东都督府也没给他们小鞋穿不是?”

许龙点点头,说道:“如果大哥和兄弟们投奔过去的话,我那外甥还可以说的上话儿。首先咱们跟邓浩楠没仇。他都能容得下郑芝龙的旧部,相信咱们更能容得下!我听我外甥说,邓浩楠要组建江防警卫队,收编我的水军就是要编入江防舰队的。”

苏利问道:“江防舰队是干啥的?”

许龙回答道:“辽东都督府海军部分为两种海军。一种是专门用来打仗的,也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舰队。另外一种是专门打击走私和维持地方治安的,跟巡捕差不多。在海上的叫海岸警卫队,在内河的叫江防警卫舰队。”

“就是巡海道吗?”

杨广闻言,顿时给概括了出来。

“是巡海道!”许龙说道:“但是辽东都督弈跟大明朝廷不是一个体系,叫巡海道那不是等于成了朝廷的吗?人家改改名,就是隶属辽东都督府的

苏利点点头,道:“很明显。辽东都督府没有称王称帝之名,但是却有列土封疆之实!”

司马昭之心而已!

众人顿时明白其中含义,纷纷看向苏利。他们心中虽然向往,但是还是没底,毕竟投靠了邓浩楠就等于上了他的船,如果有一天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就真成了反贼了。

苏利看向他的几个兄弟,问道:“你们看起来有这个意思?。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张礼说道:“咱们就是经商而已,私自发展水军不过是自保,如果真的跟朝廷对立,大哥以为越南国王能够保得住咱们吗?”

杨广点头道:“是啊大哥!邓浩楠弄了个由头就霸占了朝鲜、琉球、台湾,他不敢去碰朝廷的土地,但是碰一下越南还是没人管的!再说了,咱们跑到越南来,邓浩楠只需要打着清剿乱党的由头就可以迫使越南国王出卖了咱们!”

苏利想了想,道:“为兄也不能挡了各位兄弟们的道儿!这样吧!许龙你帮着问问,咱们带着水军和商队一起投过去,看看那浩楠能够给啥好处!”

“放心吧!我这就跟我外甥问问去!”许龙心中高兴,其实他就是当辽东都督府的说客来的。前面说了一大堆好听的,如果苏利真的收了他的水军的话,那他肯定不干。

“你说你外甥来了?”苏利顿时听出了话外之意,问道:“他人在哪里呢?”

许龙笑道:“其实不瞒各位小辽东都督府已经奉旨南下对付咱们了。太平洋舰队主力早就到了台湾府龙门港海军基地了,我外甥也跟着舰队过来的。”

苏利苦笑道:“算了!现在不跟你计较了!我问你,他们来了多少艘战舰?。

“七十艘战舰!”许龙也不瞒着他们,说道:“三十艘巡航舰,四十艘护卫舰!”

“就这么点儿?”杨广不屑的问。

“还真就这么点儿!”许龙笑道:“你可别小瞧啊!作为兄弟,我给你透个底儿。他们的战舰可都是西洋大舰,荷兰东印度舰队规模也不过如此。郑芝龙水军厉害吧!跟他们打还不是被一边倒的屠杀?。

“那倒是!”杨广想起郑芝龙水军被全歼的事情。顿时不语。

“行了!”苏利说道:“你去吧!先看看行情再说!”

许龙兴高采烈的离开,苏利等人却贞二看我我看看你的,皆是叹与和摇※

虽然潮帮是亦商亦盗,水军规模也很大。可惜毕竟不是正规军,没有经历过海上炮战的洗礼。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他们倒是会,但热兵器时代的海战他们可是两眼抓瞎一抹黑。

苏利等人正在商议事情,这时手下喽罗来报,吴六奇前来拜访。

“他还有脸过来?”

杨广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其他几人也是不约而同的惊诧万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