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夺宝奇兵之白莲教(4/5)
请战,然后是汉军旗请战,一时间出战之声鹊起。
此时,皇太极已经拥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不过正式名称还未确定,因为女真八旗反对者人数不少,皇太极只是将名称定下来,实际上还没有最后分配。
不过,最大的问题在汉军八旗,蒙军八旗倒是没有什么阻碍。原先的蒙军左营和右喜,经过科尔沁等漠南、漠东部落的投诚之后,蒙军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以上,不过皇太极不敢全部使用,只是将其中四万人编入了蒙军八旗。
其中古鲁思辖布统辖蒙军正黄旗,兵力一万人。俄木布楚虎尔统领蒙军镶黄旗,兵力一万人。耿格尔统领蒙军正白旗,兵力一万人。单把统领蒙军镶白旗,兵力一万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赚蓝旗四旗暂时没有编制,皇太极听取范文程的意见,剩下四旗作为招揽还未投降后金的蒙古部落。
因为皇太极意识到了大明火器的提高,因此之前努尔哈赤的那种战术已经不行了。
同时,皇太极为平衡八旗旗主诸贝勒的军事势力。以汉人精于火器。拨出汉人别置一军。名“乌真超哈”“乌真”汉语“重”的意思。“超哈”汉语“兵”或“军”的意思。终养性为昂邦章京总管。分为二旗。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都统、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两旗兵力总计两万人,装配早期缴获明军的火统、火炮,成为女真的第一支火器部队。
同样成立了汉军八旗,不过只有空衔,并没有安排实缺。用皇太极的话,这些汉人需要帮助大金国建立功勋,确定忠心不二的情况下,才可以授予正式的八旗编制。无疑。这是一种鼓励,刺激投降后金的汉人甘心卖命的好办法。
皇太极点点头。说道:“眼下咱们实力有所恢复,但是还无法达到父汗的全盛时期水平。眼下,咱们有五个选择。一是不闻不问,继续休养生息,壮大实力,以图再战。二是往攻大明,趁你病要你命。三是攻击辽东都督府,报仇雪恨收复失地。四是征伐朝鲜,打破辽东都督府对我们的封锁。五是二次征伐蒙古大漠,将剩下的蒙古部落征服,归并入我大金版图,稳定后方。诸位以为如何?”
这些当中,范文程只给皇太极提供了三个方案,没有想到皇太极竟然弄出了五个方案,这令范文程大感佩服。
不过,在其他人眼里,这简直就是超级精妙的计策,五个计策哪个都不错,一干旗主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此时就显示出了文化水平的高低,多尔襄是既皇太极之后唯一一介,识字的贝勒,也是第二个能够读懂汉人兵法的女真。
“大明虽然动荡不安,但是远远未到我们能够灭亡他的时候。须知瘦死的骖驼比马大。”多尔襄继续说道:“我建议征伐朝鲜,引二东都督府的封锁,获得我们必须的盐,没有拈我亿骡联侃有力气打仗。或者远征蒙古,巩固大后方,蒙古纵横大明北方,万里长城防御松懈,明朝只是强化了辽西长城,我们可以从其他容易下手的长城破关。”
众人纷纷称赞多尔衰,说他计策出的好。这令皇太极有些不快。
范文程看出了皇太极的虑色。于是说道:“大汗的五个计策哪个都不错!不过远征朝鲜就必须分兵牵制辽西袁崇焕和辽东毛文龙部,我们需要三面出击,同时迷惑三方。然后看哪方最薄弱就攻击哪方!”
范文程的话似乎更合理些。于是众人又纷纷转向支持范文程的想法。
皇太极心中很是郁闷,只是暗叹自己手下的能人太少,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出谋划策。
自己的抛砖引玉,差一点儿就给多尔襄沾光了去,看起来日后还是直接乾刚独断吧!
于是皇太极直接下令,兵分三路,试探性攻击辽西袁崇焕所部、辽东毛文龙所部以及朝鲜。
后金征朝鲜,朝鲜国王即亥派出使臣前往大明求援,同时派韩暖赶到辽东都督府请求帮助。
大明朝廷得知情况后,将命令传达给了袁崇焕、毛文龙和辽东都督府,要求积极备战。
辽西巡抚袁崇焕遣将防守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赵率教驻锦州,护城筑墙死守。由于袁崇焕给魏忠贤见过生词,加上上次张皇后遣使未果,导致朱由校不信任袁崇焕小因此朝廷命尤世禄来代赵率教,而以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大凌河。
然而尤世禄还未到锦州,左辅也未入大凌城,后金大军便于天启七年四六月十一日抵锦州。四面合围。赵率教跟中官纪用缨一起守城。同时遣使议和,打算缓师以待救。使者三次跟先锋代善议和不成,建奴大军围城猛攻不断。
代善经历了被俘虏之辱和牢狱之灾,对大明痛之入骨,原本只是试探性攻击,结果成了强攻,导致假戏真做。代善连攻十四日不下,遂分兵再攻宁远。袁崇焕一直镇守宁远,与中官刘应坤、副使皆自肃督将士登脾守,列营嚎内,用炮距击。而满桂亦率尤世禄、祖大寿以兵来救,大战于城外,互有杀伤,满桂身被数矢。关宁铁骑第一次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代善不敢小看。于是代善攻宁远不下。又返回锦州继续攻打。
由于代善只是作为试探性攻击,如今士卒多有损伤,于是于六月五日撤军。不过袁崇焕辛辛苦苦筑的大小凌河二城被毁掉了。
接着袁崇焕遣使跟皇太极议和,皇太极见辽西攻不下,于是便同意罢兵。袁崇焕自以为皇太极不去攻击辽西便万事大吉了,实则中了皇太极的计策,因为皇太极的心思根本不在辽西。而是朝鲜
此时,皇太极已经拥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不过正式名称还未确定,因为女真八旗反对者人数不少,皇太极只是将名称定下来,实际上还没有最后分配。
不过,最大的问题在汉军八旗,蒙军八旗倒是没有什么阻碍。原先的蒙军左营和右喜,经过科尔沁等漠南、漠东部落的投诚之后,蒙军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以上,不过皇太极不敢全部使用,只是将其中四万人编入了蒙军八旗。
其中古鲁思辖布统辖蒙军正黄旗,兵力一万人。俄木布楚虎尔统领蒙军镶黄旗,兵力一万人。耿格尔统领蒙军正白旗,兵力一万人。单把统领蒙军镶白旗,兵力一万人。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赚蓝旗四旗暂时没有编制,皇太极听取范文程的意见,剩下四旗作为招揽还未投降后金的蒙古部落。
因为皇太极意识到了大明火器的提高,因此之前努尔哈赤的那种战术已经不行了。
同时,皇太极为平衡八旗旗主诸贝勒的军事势力。以汉人精于火器。拨出汉人别置一军。名“乌真超哈”“乌真”汉语“重”的意思。“超哈”汉语“兵”或“军”的意思。终养性为昂邦章京总管。分为二旗。石廷柱为左翼一旗固山额真都统、马光远为右翼一旗固山额真。两旗兵力总计两万人,装配早期缴获明军的火统、火炮,成为女真的第一支火器部队。
同样成立了汉军八旗,不过只有空衔,并没有安排实缺。用皇太极的话,这些汉人需要帮助大金国建立功勋,确定忠心不二的情况下,才可以授予正式的八旗编制。无疑。这是一种鼓励,刺激投降后金的汉人甘心卖命的好办法。
皇太极点点头。说道:“眼下咱们实力有所恢复,但是还无法达到父汗的全盛时期水平。眼下,咱们有五个选择。一是不闻不问,继续休养生息,壮大实力,以图再战。二是往攻大明,趁你病要你命。三是攻击辽东都督府,报仇雪恨收复失地。四是征伐朝鲜,打破辽东都督府对我们的封锁。五是二次征伐蒙古大漠,将剩下的蒙古部落征服,归并入我大金版图,稳定后方。诸位以为如何?”
这些当中,范文程只给皇太极提供了三个方案,没有想到皇太极竟然弄出了五个方案,这令范文程大感佩服。
不过,在其他人眼里,这简直就是超级精妙的计策,五个计策哪个都不错,一干旗主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此时就显示出了文化水平的高低,多尔襄是既皇太极之后唯一一介,识字的贝勒,也是第二个能够读懂汉人兵法的女真。
“大明虽然动荡不安,但是远远未到我们能够灭亡他的时候。须知瘦死的骖驼比马大。”多尔襄继续说道:“我建议征伐朝鲜,引二东都督府的封锁,获得我们必须的盐,没有拈我亿骡联侃有力气打仗。或者远征蒙古,巩固大后方,蒙古纵横大明北方,万里长城防御松懈,明朝只是强化了辽西长城,我们可以从其他容易下手的长城破关。”
众人纷纷称赞多尔衰,说他计策出的好。这令皇太极有些不快。
范文程看出了皇太极的虑色。于是说道:“大汗的五个计策哪个都不错!不过远征朝鲜就必须分兵牵制辽西袁崇焕和辽东毛文龙部,我们需要三面出击,同时迷惑三方。然后看哪方最薄弱就攻击哪方!”
范文程的话似乎更合理些。于是众人又纷纷转向支持范文程的想法。
皇太极心中很是郁闷,只是暗叹自己手下的能人太少,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出谋划策。
自己的抛砖引玉,差一点儿就给多尔襄沾光了去,看起来日后还是直接乾刚独断吧!
于是皇太极直接下令,兵分三路,试探性攻击辽西袁崇焕所部、辽东毛文龙所部以及朝鲜。
后金征朝鲜,朝鲜国王即亥派出使臣前往大明求援,同时派韩暖赶到辽东都督府请求帮助。
大明朝廷得知情况后,将命令传达给了袁崇焕、毛文龙和辽东都督府,要求积极备战。
辽西巡抚袁崇焕遣将防守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赵率教驻锦州,护城筑墙死守。由于袁崇焕给魏忠贤见过生词,加上上次张皇后遣使未果,导致朱由校不信任袁崇焕小因此朝廷命尤世禄来代赵率教,而以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大凌河。
然而尤世禄还未到锦州,左辅也未入大凌城,后金大军便于天启七年四六月十一日抵锦州。四面合围。赵率教跟中官纪用缨一起守城。同时遣使议和,打算缓师以待救。使者三次跟先锋代善议和不成,建奴大军围城猛攻不断。
代善经历了被俘虏之辱和牢狱之灾,对大明痛之入骨,原本只是试探性攻击,结果成了强攻,导致假戏真做。代善连攻十四日不下,遂分兵再攻宁远。袁崇焕一直镇守宁远,与中官刘应坤、副使皆自肃督将士登脾守,列营嚎内,用炮距击。而满桂亦率尤世禄、祖大寿以兵来救,大战于城外,互有杀伤,满桂身被数矢。关宁铁骑第一次展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令代善不敢小看。于是代善攻宁远不下。又返回锦州继续攻打。
由于代善只是作为试探性攻击,如今士卒多有损伤,于是于六月五日撤军。不过袁崇焕辛辛苦苦筑的大小凌河二城被毁掉了。
接着袁崇焕遣使跟皇太极议和,皇太极见辽西攻不下,于是便同意罢兵。袁崇焕自以为皇太极不去攻击辽西便万事大吉了,实则中了皇太极的计策,因为皇太极的心思根本不在辽西。而是朝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