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纺织工业革命(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观。

有买有卖,不但辽东都督府辖区内的经济活了,而且外国商人不是一味的贸易逆差,也把货物卖给了大明,这样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缓和了。同样,辽东都督府大力发展民族工农业。老百姓除了养蚕仿丝外,还从景德镇引入了先进的制造瓷器的技术,民间开始出现不少的瓷器作坊。这些瓷器普通的就在当地销售。精美的则通过太平洋贸易公司运往国外销售。

那浩楠在他的地盘上进行仿织行业的工业革命,而大陆上的大明朝廷却是在风雨飘摇和内斗中颤抖。

由于邸浩楠的推脱,张皇后虽然明知邓浩楠心中的小九九,但是眼下她还没有功夫来收拾邓浩楠。

为了对抗魏忠贤。进一步分化魏忠贤在京师内的军权。张皇后给朱由楼支招,于是朱由校于天启七年场正月十三日敕后府及吏户礼兵部:

“联弟信王,年已长,其岁禄万石,今居京师,岁支米三千石,钞万贯;待之国后,米全支。并选王府官员,今在京,先给校尉五百,军三百

算盘很简单,朱由校如果直接动禁军的军权,势必引起阉党们的害怕。铤而走险。于是利用信王,培植在京城的皇室力量。如此,信王朱由检便成为了在北京唯一拥有一小股军队的藩王。

给了信王朱由检几百士兵。并不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因为信王朱由检始终不理朝政,不参与任何朝廷大事,更不跟魏忠贤接触,只是独自呆在自己的王府内赏花斗鸟,仿佛这个世界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而魏忠贤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对于这个信王,他没有像对待其他藩王那样耀武扬威,也从来不上门找茬,他也当朱由检是空气。

朱由校处理了信王朱由检的事情后,见那浩楠还没有动身上京的意思。于是又想起了别人,对于三边总督杨鹤。他不放心。对于辽东经略王之臣倒是还有几分新任。

于是张皇后便暗中派人前往山海关,跟辽东经略王之臣密谈。不料事情却是更复杂了。

明军宁远大捷后,袁崇焕升任巡抚,但袁崇焕与总兵满桂因为七公公赴蒙古之事闹翻脸。于是袁崇焕请朝廷将满桂移之他镇,朝廷批准乃召满桂还都。王之臣代李七为辽东经略后,却是复奏留满桂。袁崇焕于是又与王之臣翻脸。朝廷担心他们会败事,于是命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督关外,划关而守。袁崇焕担心廷臣因为他修筑阉党祠堂问题而忌,惮他,于是上书请“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

不料魏忠贤却是把袁崇焕当成自己人了。以为内阁想要为难袁崇焕,同时他听到风声说宫人有人跟王之臣联系。于是,魏忠贤以袁崇焕、王之臣不相能,召王之臣还。罢经略不设,以关内外尽嘱袁崇焕,与镇守中刘应坤、纪用等便宜从事。

王之臣刚刚答应了张皇后率军进京勤王。结果于天启七年四二月二日,被朝廷加太子太保后还京师,使得勤王计划失败。

感谢书友书友灶。哟劣及乃、心、驴长、比幽等朋友投出的宝贵月票和慷慨打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