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送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段子光所以,他不走。  

他还想再努力争取一下…  

不过,眼看着颜真卿这边肯定没戏了…  

段子光的目光在安德县驿站正堂上扫视了一圈,突然笑了。  

“颜太守,您出身名门,愿意做大唐的忠臣孝子,好,段某人拦不住你,只能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而已…  

但是!  

谢家侄子这条财路,你不走,最好也不要拦着别人走啊…  

今天也是巧了,平原郡上上下下的各级官吏都在这正堂之上,您颜太守不愿辜负了故人,却也不好拦着别人跟着段某人走一走这条独木桥吧…”  

说着,段子光再也不看颜真卿,反倒是满脸玩味地,目光扫过正堂之上的所有官吏的脸庞…  

随着他目光的流转,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官吏,心里都是一突突…  

这是让每个人…自行选择呢?  

想想段子光刚才的说法,“从龙之臣”、“一席之地”…  

如果安禄山真的成了,这都是至少一个家族百年的富贵啊!  

至于安禄山没成功…想这么远干什么?自家现在身在平原,就在幽州治下,如今幽州已经彻底跟大唐对立了起来…至于大唐,根据副帅谢三郎的战略,他们,已经被“放弃”了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不是更应该盼着安禄山“成了”…?  

在这一瞬间,随着段子光视线的扫过,竟然有一种叫做“诱惑”的东西,直愣愣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从大唐这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是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的下属官吏,平原一郡何去何从,自然要听从颜太守的号令。  

但是。  

如果从安禄山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跟颜真卿一样的,至少,在选择是不是那谢文这个天下副帅亲侄子做“投名状”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尤其…  

不得不说,不管是心向大唐还是从现实角度去考虑,平原郡的大部分官吏,在段子光抛出来的“诱惑面前”,心神都震了一震。  

随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跟段子光的目光一起,转向了同一个方向,看向了一个人。  

张奉璋!  

他是平原郡兵马使,手中掌握着平原郡的所有郡兵。  

在和平年代,他这个“兵头子”,自然要听命于太守。  

但是…  

适逢乱世的话…  

未免就没有“兵头子”要“翻身”了!  

那张奉珪这个“兵头子”是个什么样的选择呢?  

没有人知道。  

张奉珪出身自幽州敢死营,好运气,好脑子,好功夫,多年一来在幽州军中兜兜转转,拎着刀把子拼了将近二十年,才坐稳了平原郡的一郡兵马使。  

也不知道是他见惯了生生死死,还是本性就清冷,上任之后,除了公务之外,与同僚之间的往来非常之少,甚至有种乡下小门小户“关上门过日子”的意思,竟然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闻不问。  

这一次,如果不是太守颜真卿亲自出面相邀,恐怕他这位平原郡的兵马使,还真不见得会出现在安德县驿的正堂之上,事实上,很多赶来赴宴的各级官吏,进了正堂看到张兵马使,还都吓了一跳,万万没有想到,平常根本不参加饮宴的兵马使张奉璋,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结果,等正式开宴之后,果然,张兵马使一如既往地沉默,人家敬酒就抿一口,人家说话他就听着,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唯一一次开口,还是看到谢文身后的谢家部曲而见猎心喜,在不知道人家身份的情况下,想招募谢孝老爷子进入平原军做教头…  

总的来说,平原郡的上下各级官吏,对张奉璋兵马使的感觉,就是一个不善交际、不善言谈的纯粹军人,仿佛除了军旅之中的事情,再也没有任何人和事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  

说白了,对于平原郡的各级官吏来说,那就不是一路人,大家敬而远之就是了…  

但是,无论是不是敬而远之,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在如今的局势下,在今天,在安德县,张奉璋的态度,单论重要程度,甚至都超过了太守颜真卿!  

因为…他手上有兵!  

平原郡不大,按照天宝三年“改州为郡”之前的说法,不过是一州之地而已,养出来的兵,也不多,三千,连个正经的旗号都没有,就以“平原”二字命名,平原军。  

如果平原军跟大唐其他州县的守军一样的话,估计也就没啥可说的了,兵备废弛、虚额充斥…提起来都糟心。  

但是,平原军不一样。  

就是因为张奉璋。  

也可能这位平原军的兵马使出身幽州敢死营的缘故,对生死之事看得极重,在天下承平的时候,竟然也拼了命的训练平原军,甚至都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别的州县,兵员缺乏,不是府兵逃散就是募兵发不下来军饷而渐渐离散…  

平原军中,张奉璋在粮饷不济的时候,竟然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发军饷,甚至在麾下兵卒受了委屈的时候,直接出面帮助解决。  

千里做官只为财啊!  

张奉璋不求财,不交际,就一心把平原军训练好…  

图啥?  

没人知道!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平原军上上下下都让他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说句不好听的,朝廷任命的太守,在平原军说话,还真不如他这个兵马使好使。  

如果,今天,他被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