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上墙(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邢縡!?  

他就是邢縡!?  

为了他,谢三郎派人敲响登闻鼓、状告王銲谋反,不但顺手扳倒了国朝的御史大夫,还真逼反了王銲,让他带着二百来人在大唐首善之地的长安城折腾出这么大的阵势…  

看着邢縡在金吾卫和造反队伍对峙的锋线上往来冲杀,杨国忠竟然有一种理应如此的感觉。  

不过,现在终究不是该感慨这个的时候,杨国忠看着金吾卫在邢縡的攻击之下死伤惨重,渐渐都要站不住阵脚了,顿时大急,对着身边金吾卫的一群朗将、校尉一声大喝:  

“何人上前,与我拿下此人!?”  

一句话说完,身边竟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宁静之中,要不是远处还有喊杀、争斗之声源源不断地传来,杨国忠还以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呢,一时之间,不由得大怒。  

怒其不争!  

金吾卫你们也太没出息了!  

不就是一个邢縡吗?据说就是个长安城地下世界的情报贩子,现在看着挺勇猛的…但也不过是看着而已,要是没有身上那一副铁甲,要是没有他身边的那些随从好手,他自己一个人,能砍杀几个金吾卫?  

再者说,金吾卫乃是堂堂的天子十二卫,难道一个高手都没有?没看见金吾卫普通军士死伤惨重,你们这些朗将、校尉啥的,难道就这么看着?  

杨国忠猛然回头,看向金吾卫的这一群将官。  

结果…  

杨国忠发现一群金吾卫将官,都在看着他,那眼神,如同看傻子一样…  

啥情况?  

难道我刚才把话说错了?  

一帮金吾卫的将官,看着杨国忠这位“平乱总指挥”也是无语啊。  

本来以为一场区区民乱,五百金吾卫出动,必然手到擒来,所以谁都没琢磨着“指挥官”的事儿,左右见面之后一拥而上,让二郎们抢一抢功劳,这场民乱也就平了,所以,指挥不指挥的,都是那么回事,谁指挥都是一样…  

谁能想到,还踢到铁板上了。  

金吾卫这帮将官心里也苦啊…  

不但想不到王銲的造反队伍,竟然能够如何强硬,更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平叛总指挥”杨国忠能这么废物。  

尤其是后者,让金吾卫的一种将官有苦说不出来。  

见面之后,二话不说,就全军出击,你好歹看看什么地形再下令啊!  

现在还问一句“谁能与我拿下此人”?这是小说看多了,还是戏曲看多了?这是要…斗将?喝多了吧!?  

还是那句话,看看地形再说话!  

五百金吾卫,二百来造反队伍,再加上一百多王鉷身边的随从、护卫…足足七八百人,拥挤在六丈宽的小路之上…  

邢縡正在双方正中央拼杀,还“谁来与我拿下此人”?  

他们这些金吾卫的将官,就一个问题——咋过去!?  

金吾卫的一群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心说点啥,又不敢。  

没办法,别看杨国忠在谢三郎、李林甫、王鉷面前,费劲巴拉的争夺个官职,费了老劲了也抢不到,但是在这一群金吾卫的将官面前,可是响当当的御史中丞,即便不提这个从三品的职位,人家也是天子宠妃的族兄,更是洛阳一脉弘农杨氏的当家人,即便不懂军务,在战场之上瞎指挥,也不是这群金吾卫的朗将、校尉能够臧否的。  

怎么办?  

别理他,换话题。  

金吾卫这群将官之中,官职最高的,是一位朗将,姓刘,年岁不小了,在金吾卫中很有资历,为人也厚道老成,这次带队与杨国忠一起出皇城平叛,就是以他为主。  

事到如今,刘朗将也见不得自家二郎在前面损失惨重,根本没搭理杨国忠关于“斗将”那个不靠谱的话题,上前叉手一礼,直接说道:  

“启禀中丞,如今地形狭窄,难以发挥我金吾卫人数的优势…  

不如将金吾卫中的弓箭手全部集中到一起,在后方列阵攒射…  

属下看王銲身之人,着甲不多,大部分人全是布衣,一旦箭雨攒射的话,必然死伤惨重…  

一旦叛军队伍后军混乱,叛军前阵之人,即便武力强横,也难有后继,如此一来…”  

“那还不快去!”  

没等刘朗将说完呢,杨国忠就是一声怒喝,给刘朗将直接就怼回去了。  

刘朗将在军中多年,脾气也硬,被杨国忠一句话怼得满脸怒气,我他么要不是看你一点军务都不懂,我犯得上说得这么细致吗?  

有心翻脸,却又听到了锋线之上金吾卫将士临死之前的呼喊,不由得冷哼一声,现在终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平乱功劳什么的暂且不说,早一点结束战斗,至少能少死几个金吾卫的儿郎。  

想到这里,刘朗将转身就走,着手调动金吾卫之中的弓箭手。  

可惜,调动弓箭手这事儿,并不顺利。  

一来,金吾卫奉命平乱,着实轻视了王銲的造反队伍,一听王銲身边还不到二百人,连甲胄也不过十副,金吾卫出动的时候,净想着如何升官发财了,谁还去琢磨如何配置平乱队伍的构成?穿上铠甲、拎起刀枪,就赶紧的吧,弓箭,什么弓箭?用得着吗?现在还有功夫再带上弓箭?去晚了,就该抢不到那五百名额了…  

二来,杨国忠这个“平叛总指挥”也是确实不懂军务,出征之前点兵,根本都不知道看看金吾卫的装备是否齐全,他当时一门心思想着如何通过王銲谋反牵连到王鉷呢,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