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恐怕还是要闹一个你死我活…  

他们之间谁胜谁负,自然难以断定。  

不过,起码从下一代来看,肯定是高明等淮南子弟,远胜安禄山的幽州儿郎。  

怪不得安禄山在长乐驿的时候曾经发出感叹,必须要在他这一辈结束与谢三郎的争斗,要不然的话,把这场恩怨留到下一辈,恐怕还没有动手就大败亏输了…  

不提满朝文武的感慨,也不提安庆宗被谢三郎一句话说得面红耳赤,只说谢直,挺立在金殿之上,朗声开口。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自古以来,也没有几个常胜将军,断然没有因为一场战斗的胜负,就肆意屠戮领兵将领的道理。  

但是,安禄山在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场战败,别有不同。  

三堂会审之后,可以确定,那一场大战之所以大败亏输,造成数万儿郎葬身塞外,安禄山这个主帅,至少要负大部分责任!  

谢某不才,还记得最终案卷之中对安禄山此战的评价。  

其一,立身不正。  

安禄山之所以能够以幽州兵马使的身份,统帅数万边军出塞,乃是当时的幽州节帅张守珪,收了安禄山做螟蛉义子,被安禄山的花言巧语哄骗得晕头转向,这才一心一意地抬举他安禄山,以一镇节帅的威势,强压着数万边军奉安禄山为主帅,这次有了数万边军出塞作战一事。  

此事听着是当时幽州节帅张守珪的过失,不过既然成行,也在这数万边军之中,埋下了一颗‘不信任’的种子,边军不信安禄山,安禄山不信边军…  

要知道,自古以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向来是兵家大忌。  

安禄山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全力推动边军出塞,最终造成这样的局面,仅仅冲这一点,安禄山就该杀!  

其二,贪功冒进。  

安禄山自知难以服众,自然也想早立大功,好降服我大唐边塞的骄兵悍将…  

故此,安禄山在提兵出塞之后,只留下史思明率领麾下三千军士作为后军,然后自己提调其余边军将士,直扑草原深处。  

结果,派遣斥候不力,不但没有侦到胡人的情况,反而被胡人提前发现了我大唐军士的踪迹,然后在草原深处设下埋伏,一举包围了我大唐数万边军精锐。  

其三,贪生怕死。  

我大唐边军被包围之后,作为主帅的安禄山,不思如何拯救战局,在第一时间就率领身边的曳落河突围逃窜,因为我大唐儿郎的站位阻挡住了他的逃生之路,竟然下令曳落河对大唐边军肆意砍杀!  

几万边军,都是我大唐的好男儿,如果组织起来与胡人作战,战局未尝不可扭转,就算失礼,也不至于全军溃败。  

就是因为安禄山这个统帅贪生怕死,不敢直面胡人的刀锋,却对我大唐好儿郎举起了屠刀!  

正是此举,才让我大唐边军的士气直接崩溃,让整个战局的局势,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以此论,安禄山,该杀!”  

一语出口,满朝哗然!  

满朝文武,很多人都是开元二十三年以后入仕的,他们都知道汜水侯谢三郎和东平郡王安禄山之间乃是生死仇敌,还真不知道安禄山在开元二十三年进洛阳受审,更不知道开元二十二年那一场塞外之战的始末,如今听了谢三郎的介绍,这才知道,原来大唐幽州、河东两镇节度使,竟然是这么个玩意儿!?  

就在这满朝的哗然之中,安庆宗,作为东平郡王的世子,作为安禄山的嫡长子,听了这话,有心开口,却被谢直狠狠瞪了一眼,随后几句话就噎得他哑口无言。  

“看什么看!?  

不信!?  

自己去翻开元二十三年审案的卷宗去!  

上面有安禄山亲手的画押!  

他自己都承认了的事实,你不信!?干什么,儿子替老子不要脸!?”  

安庆宗听了,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三堂会审认定的案情,不信也不成啊!  

且不说安庆宗如何,只说谢三郎,在满朝文武的哗然之中,再次朗声开口。  

“安禄山此人,杂胡出身,以巧言令色入了幽州节帅张守珪的眼,不思报国,一心只想作威作福…  

别的事由暂且不论,仅仅凭借他开元二十三年一战的始末,谢某不才,就足以认定,安禄山此人,出身不正,贪功冒进,贪生怕死…  

故而,该杀!  

开元二十三年,谢某人身在洛阳,官拜监察御史,品级虽然不高,却也是朝廷命官,怎容得安禄山此类宵小继续藏身幽州方镇?  

故而,一心一意挤进了那一场三堂会审之中,要给安禄山定一个死罪!”  

说到这里,谢直停了下来,目光在金殿上扫过,略过满朝文武的脸庞,继而转向了李林甫,最终,将目光定格在龙椅之上的李老三。  

“可惜,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  

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大朝会上一直强横的不像话的谢三郎,竟然在脸上闪过一丝苦笑。  

随即,这一丝苦笑,又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全天下都知道我谢三郎要杀安禄山…  

最后,他命大,跑了…  

你们都说我谢三郎和他安禄山有仇…可你们重来没有关注过,我和他为什么结怨!  

今天,我谢某人,当着天子,当着大唐首相,当着安禄山的嫡长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一句——  

不错!  

我谢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