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虚晃一枪(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斥责,轰出金殿?对人家王鉷能够啥影响?一时面子不好看而已,只要还有天子的信重,他王鉷依旧还是御史大夫、户部侍郎、京兆尹!  

但是,如果砍在天子心中,李老三还能那么信重王鉷吗?没有了天子的信重,就凭着一年两千万贯?  

杨国忠不由得心中冷笑,嘿嘿,不就是那点钱财吗?没有王鉷,他杨国忠如果能坐上御史大夫、户部侍郎的位置,别说两千万贯,就是三千万贯,又能如何!?  

说白了,谢三郎这番话,是冲着王鉷的“根基”直接下手!  

太狠了!  

能不能告倒了王銲谋反,暂且不说,就冲着“这一刀”,谢三郎安排那道人敲鼓上告,就值!  

想到这里,杨国忠也不由得有点庆幸,幸亏刚才没说话,就以人家谢三郎的战斗力,还是不招惹的好…  

且不说杨国忠下定决心不馋和两人之间的争斗,改为彻底袖手旁观。  

只说李老三,经谢直提醒之后,黑着脸一声冷哼,直接吓得王鉷不敢说话之后,将目光在金殿上扫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还是投向了跪在金殿之上的任老道。  

不看他不行啊,人家敲鼓上告,不管真的假的吧,总得把事情问清楚了不是…  

另外,任老道那一句“九五之气”,也实在让李老三腻歪的慌,大唐子民千千万,怎么还有人琢磨这个呢…  

“任海川,你敲响登闻鼓,状告王銲谋反,仅仅凭借你一面之词,可是不成…  

朕来问你,这‘九五之气’可有证人?”  

任海川上殿之后,一直谨遵“谢阎王”的教诲,只说案情,不论其他,有人问他就说话,没人问他就闭嘴,朝堂之上,无论是谁,就算是人脑袋打出狗脑子来,也不用他管。  

刚才王鉷出言呵斥,又被谢直骂了回去,任海川任老道顿时就化作一个局外人,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天子,问他话,倒是吓了他一跳,稳稳心神,赶紧开口。  

“启禀陛下,王銲亲口向草民问询九五之气,除了王銲和草民之外,还有一人亲耳听到…”  

“谁?”  

“邢縡。”  

“此人何在?”  

“启禀陛下…”  

任海川闭口不言,谢三郎到开口说话了。  

“邢縡此人,明面上是长安城东市邢家商行的东家,实际里却私下里经营着一家赌场,并以邢家赌场为据点,在长安城中买卖各种消息,以此来维持生计。  

不过,此人也算是有点歪才,精通围棋,被好事者称呼为‘长安国手’,也正是因为他在围棋之上的造诣,这才有缘和王銲王郎中结交,并且在刻意逢迎之下,与王銲王郎中结成至交好友…  

臣,汜水谢直,授命探查长安武库大火一案,经查,此人与长安武库大火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臣在授命查案的同时,也授命率领淮南军肃清长安地面,便以打击地下赌场的名义下令,查抄了邢家赌场。  

但是,邢縡却跑了…  

经查证,此人在长安武库大火的第二天,就跑了…”  

说着,谢直特意停下了言语,转身,回头,看了王鉷一眼。  

“故此,邢縡此人,暂时下落不明。”  

说完之后,冲着李老三行了一礼,就闭口不言了。  

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都恍然大悟,别说刚才人家谢三郎那么大的身段,提到邢縡下落的时候,还特意看了王鉷一眼,就是没有这“欲盖弥彰”的一眼,就冲谢三郎对邢縡的了解这么深,满朝文武纷纷自以为看明白了谢三郎的布置。  

敢情是虚晃一枪!  

这分明是谢三郎查案查到了邢縡身上,这家伙仗着和王銲的关系,藏身在王銲的府邸之中,让人家谢三郎再捉拿的时候投鼠忌器,不愿意刚刚回到长安,就跟天子面前的红人王鉷产生直接冲突,这才找了这么一个老道敲响登闻鼓,假托“王銲谋反”一事,得到天子的授权,包围王銲的府邸,人家谢三郎真正的目标,却是捉拿邢縡!  

王鉷也反应了过来,大怒之后,也悄然送了一口气。  

大怒,针对谢直。  

你不就是要捉拿一个小小的邢縡吗!?至于绕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又是登闻鼓,又是状告谋反的,多吓人!那邢縡不过是我兄弟的一个棋友而已,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拦着你堂堂汜水侯谢三郎去捉拿他啊,更何况这货还牵扯到长安武库大火一案之中,这也就是我不知道,这我要是知道了,都不用你谢三郎张嘴,我自己就把他从我兄弟府邸之中轰出来了!  

悄然送了一口气,正常。  

说实话,王鉷是真害怕了。  

为啥?  

他还能不知道自己兄弟是个什么德行吗?仗着自己在天子面前多少还有点脸面,嚣张跋扈,横行无忌,连李林甫的儿子都敢揍,除了自己这个当哥哥的,谁还能被他放在眼里?  

刚才任老道说出“九五之气”的时候,真把王鉷吓了一大跳,一方面不相信自家兄弟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另外一方面,王鉷这个当哥哥的,通过对自家兄弟的了解,未尝没有担心,这是真的。  

现在听了谢三郎这么说,王鉷自然也跟满朝文武一个想法,这就是谢三郎为了破案所采用的谋划!  

王鉷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才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只要不是自家兄弟真的谋反就好…  

不单单满朝文武和王鉷是这么想,就连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