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师门有幸,道长无奈(2/3)
砍了你就算是客气的了,还指望这人家谢三郎有啥好脸色不成?
说实话,谢三郎现在如果满脸笑容、言语客气,极力说服任海川相信自己的话,任老道还真就不敢信…
现在,正好。
都到这时候了,还有啥可说的?任老道得了“淮南王”的承诺之后,这才说了实话。
那一船道门火药,以及炸毁长安武库的三千斤火药,确实与他任海川任老道有关系,不过,谢直说是他提供的,还不太准确…
任老道提供的,仅仅是一份配方。
当然,这一份配方之中,不仅仅有道门火药的成分配比,还有包括一套制作火药的独门手法,乃是道门不传之秘,要不然的话,按照这份配方制作出来的道门火药,也不会在威力上远远超过民间火药的威力。
话说这配方不是人家孙思邈整理出来的嘛,怎么就到了任老道的手里呢?
原来,人家任海川任老道,也是有正经师门传承的,别看他行走江湖一副道人打扮,既不修仙也不炼丹,经常被江湖中人戏称一句“野道人”,但是人家也是拥有谱牒的道门中人,只不过如今师门落寞,仅剩下他一人独自求存,蹉跎多年,一事无成,人家任老道自觉对不起师门的培育,没脸把谱牒拿出来自证清白,这才有了“野道人”的称呼。
提起师门,任海川的感情颇深。
他本是岭南孤儿,在三岁上死了爹娘,有没有亲族护持,眼看就要在爹娘身边冻饿而死的时候,也是他命不该绝,巧遇下山游历的恩师,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这才有了三十年后岭南江湖之上的一位“野道人”。
“师门”二字,对于任海川来说,不仅仅是学道习武的地方,还是一个“家”。
纵然他上山之后,师门已经破败地不像个样子,满打满算,只有任海川和他师父两个人而已,至于谱牒,大唐官方对僧道的官方认真凭证,更是仅有一本,但是任海川任老道,依旧将师门的样子牢牢地印刻在大脑之中,所谓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是这个意思了。
而且,这种情感也不仅仅是嫌弃不嫌弃“家贫”,还有一份荣誉感一直萦绕在任海川的心头,伴随着他成长。
荣誉感?
两个人的师门,就一份谱牒,还能有啥荣誉感?
嘿,对了,就是有!
别看任海川的师门如今没落的不像个样子,但是再往前倒两代,那也是岭南道门中一个响当当的字号!
别的不说了,任老道的师祖在世的时候,也曾从岭南一路游历前往长安城,到了长安之后,更是因为道法精深博得了诺大的名号,要不然的话,也不能和道门前辈孙思邈相识、相知,最后变得交情莫逆,甚至还追随孙老道长,亲自参与了对道门火药配方的整理。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道法的交流,和随后的整理,让任海川的师祖掌握了道门火药的配方。
当然,也正是这一次的长安之行,让任海川的师祖招惹到了长安权贵,给自家师门引来了灭顶之灾,具体是谁,又是如何的灾祸,语焉不详,不过最后的结果却很明确,三十七名道长云集的道观,声震岭南的师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只剩下了一名区区十岁的小道童,也就是任海川的师父了。
任海川还清晰地记得,他师父在临终的时候,不断向他强调。
第一个,将师门经典,包括师祖带回来的道门火药配方烂熟于心之后,就找个隐蔽的地方封存起来,待来日师门传承不断的时候再能重现于世。
第二个,师门经典博大精深,只要学好学通之后,自然能够道法精深,警告他前往不要小觑自家师门的传承,能够与老神仙孙思邈讨论多日的道法,断然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货色,如今师徒二人道法不精,一来是师门大祸的时候,师父本身才区区十岁,自己还没有学明白,二来是他自己为人鲁钝,难以领会自家师门道法之中的精髓,才让自家师门逐渐没落。
第三个,更加直接,任海川师父把自己的谱牒传承给了任老道。
任海川还记得,师父交代完这些之后,有了回光返照的迹象,一双干枯的双手,死死抓着任海川,对他说道:
“贫道收你入门之后,一直没有赐下道号,等得就是这一天。
长安权贵凶猛,灭了咱们师门之后,仅仅有贫道一人逃出生天,也仅仅剩下了一张谱牒。
贫道道号玄一,谱牒之上,也是玄一。
如今把谱牒传承给你,也把这道号玄一传承给你!
记住!
一来,有了谱牒和道号,你就是玄一,不必再前往官府变革,也省去很多麻烦。
二来,咱们师门,如今直接改名就叫玄一派,你便是第二代掌门人,终你一生,拼尽全力,也要将咱们玄一派发扬光大,重现你我师门曾经的辉煌!
三来,等你日后收徒,临死之际,也要将道号和谱牒一同传承下去,直到玄一派真正发扬光大之后,才能更改掌门人的道号。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玄一派,终身不得入长安!”
那个时候,任海川早就泪如雨下,答应师父,日后就更名玄一,终其一生,也要将玄一派发扬光大。
且不说师徒二人天人永隔,只说任海川,答应师父是答应师父了,态度算是有了,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玄一道长之所以在临终之际
说实话,谢三郎现在如果满脸笑容、言语客气,极力说服任海川相信自己的话,任老道还真就不敢信…
现在,正好。
都到这时候了,还有啥可说的?任老道得了“淮南王”的承诺之后,这才说了实话。
那一船道门火药,以及炸毁长安武库的三千斤火药,确实与他任海川任老道有关系,不过,谢直说是他提供的,还不太准确…
任老道提供的,仅仅是一份配方。
当然,这一份配方之中,不仅仅有道门火药的成分配比,还有包括一套制作火药的独门手法,乃是道门不传之秘,要不然的话,按照这份配方制作出来的道门火药,也不会在威力上远远超过民间火药的威力。
话说这配方不是人家孙思邈整理出来的嘛,怎么就到了任老道的手里呢?
原来,人家任海川任老道,也是有正经师门传承的,别看他行走江湖一副道人打扮,既不修仙也不炼丹,经常被江湖中人戏称一句“野道人”,但是人家也是拥有谱牒的道门中人,只不过如今师门落寞,仅剩下他一人独自求存,蹉跎多年,一事无成,人家任老道自觉对不起师门的培育,没脸把谱牒拿出来自证清白,这才有了“野道人”的称呼。
提起师门,任海川的感情颇深。
他本是岭南孤儿,在三岁上死了爹娘,有没有亲族护持,眼看就要在爹娘身边冻饿而死的时候,也是他命不该绝,巧遇下山游历的恩师,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这才有了三十年后岭南江湖之上的一位“野道人”。
“师门”二字,对于任海川来说,不仅仅是学道习武的地方,还是一个“家”。
纵然他上山之后,师门已经破败地不像个样子,满打满算,只有任海川和他师父两个人而已,至于谱牒,大唐官方对僧道的官方认真凭证,更是仅有一本,但是任海川任老道,依旧将师门的样子牢牢地印刻在大脑之中,所谓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就是这个意思了。
而且,这种情感也不仅仅是嫌弃不嫌弃“家贫”,还有一份荣誉感一直萦绕在任海川的心头,伴随着他成长。
荣誉感?
两个人的师门,就一份谱牒,还能有啥荣誉感?
嘿,对了,就是有!
别看任海川的师门如今没落的不像个样子,但是再往前倒两代,那也是岭南道门中一个响当当的字号!
别的不说了,任老道的师祖在世的时候,也曾从岭南一路游历前往长安城,到了长安之后,更是因为道法精深博得了诺大的名号,要不然的话,也不能和道门前辈孙思邈相识、相知,最后变得交情莫逆,甚至还追随孙老道长,亲自参与了对道门火药配方的整理。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道法的交流,和随后的整理,让任海川的师祖掌握了道门火药的配方。
当然,也正是这一次的长安之行,让任海川的师祖招惹到了长安权贵,给自家师门引来了灭顶之灾,具体是谁,又是如何的灾祸,语焉不详,不过最后的结果却很明确,三十七名道长云集的道观,声震岭南的师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只剩下了一名区区十岁的小道童,也就是任海川的师父了。
任海川还清晰地记得,他师父在临终的时候,不断向他强调。
第一个,将师门经典,包括师祖带回来的道门火药配方烂熟于心之后,就找个隐蔽的地方封存起来,待来日师门传承不断的时候再能重现于世。
第二个,师门经典博大精深,只要学好学通之后,自然能够道法精深,警告他前往不要小觑自家师门的传承,能够与老神仙孙思邈讨论多日的道法,断然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货色,如今师徒二人道法不精,一来是师门大祸的时候,师父本身才区区十岁,自己还没有学明白,二来是他自己为人鲁钝,难以领会自家师门道法之中的精髓,才让自家师门逐渐没落。
第三个,更加直接,任海川师父把自己的谱牒传承给了任老道。
任海川还记得,师父交代完这些之后,有了回光返照的迹象,一双干枯的双手,死死抓着任海川,对他说道:
“贫道收你入门之后,一直没有赐下道号,等得就是这一天。
长安权贵凶猛,灭了咱们师门之后,仅仅有贫道一人逃出生天,也仅仅剩下了一张谱牒。
贫道道号玄一,谱牒之上,也是玄一。
如今把谱牒传承给你,也把这道号玄一传承给你!
记住!
一来,有了谱牒和道号,你就是玄一,不必再前往官府变革,也省去很多麻烦。
二来,咱们师门,如今直接改名就叫玄一派,你便是第二代掌门人,终你一生,拼尽全力,也要将咱们玄一派发扬光大,重现你我师门曾经的辉煌!
三来,等你日后收徒,临死之际,也要将道号和谱牒一同传承下去,直到玄一派真正发扬光大之后,才能更改掌门人的道号。
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玄一派,终身不得入长安!”
那个时候,任海川早就泪如雨下,答应师父,日后就更名玄一,终其一生,也要将玄一派发扬光大。
且不说师徒二人天人永隔,只说任海川,答应师父是答应师父了,态度算是有了,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玄一道长之所以在临终之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