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快来不及了(2/3)
意见。
“所以说,强攻,不行!
我还是坚持我的方案,偷袭!”
高明却摇摇头,表现温和,态度却也坚决。
“小义哥,难道偷袭,你就能保证一网打尽不成?”
一句话,问得小义一滞。
说实话,小义还真保证不了。
他刚刚自己说过,淮南谍报司行动队的这些人员,都是从淮南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在正面强攻这个领域,依旧保持了淮南军作战的传统,讲究一个火器、军阵、以及个人战斗力的配合,相对而言,训练得标准,比淮南军的标准还高,所以能表现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小义按照谢三郎的提点,除了基本的作战训练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很多谍报司独有的训练内容,比如追踪之类的。
当然,潜形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实打实的说,这一次被小义带到长安城的谍报司行动队成员,个顶个都是潜形方面的好手,在以前的诸多行动之中,不管是潜入目标建筑窃取情报,还是潜行接近目标暴起刺杀,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但是,越是这样,小义就越没有信心。
为啥?
因为潜行这种行动做的越多,就越对它了解地更深,小义知道,想要让潜行成功,必须要精密的计划、充足的后勤、良好的执行能力…最重要的,要给潜行人员,创造出好的环境。
什么叫好的潜行环境?
比如一处宅院,咱们要安排潜行人员进入书房窃取情报。
第一步,收集基本信息书房在宅院的什么位置,什么时辰有人什么时辰没人,庭院之中有没有人巡逻,多长时间一次,有没有养狗,前门距离书房多远,后门距离书房多远,如果晚上行动的话,卧房距离书房多远…
诸如此类的基本信息,知道的越多,把握越大。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从前门走还是从后门走,是翻墙进去还是化妆成相关人员进去,具体行动确定在什么时间,窃取情报的时间窗口有多少,得手之后如何撤退,谁来接应,备选方案是什么…
计划制定得越周全,自然越好。
第三步,制造突发事件,吸引庭院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比如通过第一步基础信息的信息,已经确定书房在宅院的东边,第二步制定计划的时候,准备夜里寅时行动,在行动的时候,不妨把西院的马厩给点着了,这样一来,庭院之中的人,是不是就得前去马厩救火?正好为潜入者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潜入条件。
第四步,才是具体的潜入和盗取情报。
注意,人员越少越好,目标小,隐蔽性强,所以,成功率也相应地变高。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潜入行动的主体谋划,如果要制定详尽的计划,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自然不必多说。
返回头来,说刘神威的这处旧宅。
别看小义说得头头是道,对高明的计划嗤之以鼻,但是真正推动他的“潜行”方案的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底。
第一步,虽然知道黑衣人隐藏的这一处旧宅,乃是刘神威的旧宅,但是除此之外,对其他的基础信息,都一无所知。
第二步,没有基础信息的支持,所谓制定计划,不过也就是划定一下潜入的方向,什么前门后门四面墙,恨不得都被划定为潜入的突破口,这个所谓的计划,小义自己拿出来都有点脸红。
第三步,制造条件?别闹了,且不说不知道刘神威旧宅里面有没有马厩、马厩又在什么位置,就算是知道又能如何?敢放火吗?小义要是敢放火,高明就敢说用手雷强攻,左右都有引燃火药的风向,怕啥啊?
第四步,要派出六个三人小组潜行进去,不但要求同时发现黑衣人的踪迹,还得要求每一个小组,在见面的第一时间解决掉黑衣人,坚决不能给他们引燃火药的时间和机会…可能吗?
小义这么前前后后的一想,心里实在没底,不过相对于高明的强攻计划,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潜行,至少比强攻的把握更大吧?
至少在初期,相对于强攻,还是有优势的,最起码,也能压缩黑衣人一方的反应时间…
再说了,实在不行,如果潜行失败,还可以改变模式变成强攻…”
高明却嘿嘿一笑。
“小义哥,您这话不对啊…
我的强攻方案,是出动六组,每组六人,两个战斗小组,一共出动三十六名好手,强攻之强,就是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面,对黑衣人形成绝对地碾压。
你的潜行方案,同样是六组,每一组,却只有一个战斗小组,三个人,如果一旦失败的话,谁能保证每一个战斗小组,都能单独面对一名黑衣人?就算每一个战斗小组,都面对一名黑衣人,从战斗力上面来说,也不能保证绝对的碾压,当然,三对一,胜利肯定是咱们一方,但是整个战斗的过程中,具体的时间,恐怕就没办法控制了吧?
我直说一种情况,如果,我是说如果,潜行小组发现黑衣人的同时,黑衣人也发现了潜行小组的话,双方直接开始争斗,一旦开战,就预示着潜行的失败强攻的开始…这个时候,如果只有五个小组找到了黑衣人,却有一个漏网之鱼的话,在第六个战斗小组不能尽早发现他踪迹的时候,那么,这一个漏网之鱼,是不是就有可能会引爆火药了
“所以说,强攻,不行!
我还是坚持我的方案,偷袭!”
高明却摇摇头,表现温和,态度却也坚决。
“小义哥,难道偷袭,你就能保证一网打尽不成?”
一句话,问得小义一滞。
说实话,小义还真保证不了。
他刚刚自己说过,淮南谍报司行动队的这些人员,都是从淮南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在正面强攻这个领域,依旧保持了淮南军作战的传统,讲究一个火器、军阵、以及个人战斗力的配合,相对而言,训练得标准,比淮南军的标准还高,所以能表现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小义按照谢三郎的提点,除了基本的作战训练内容之外,还增加了很多谍报司独有的训练内容,比如追踪之类的。
当然,潜形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实打实的说,这一次被小义带到长安城的谍报司行动队成员,个顶个都是潜形方面的好手,在以前的诸多行动之中,不管是潜入目标建筑窃取情报,还是潜行接近目标暴起刺杀,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但是,越是这样,小义就越没有信心。
为啥?
因为潜行这种行动做的越多,就越对它了解地更深,小义知道,想要让潜行成功,必须要精密的计划、充足的后勤、良好的执行能力…最重要的,要给潜行人员,创造出好的环境。
什么叫好的潜行环境?
比如一处宅院,咱们要安排潜行人员进入书房窃取情报。
第一步,收集基本信息书房在宅院的什么位置,什么时辰有人什么时辰没人,庭院之中有没有人巡逻,多长时间一次,有没有养狗,前门距离书房多远,后门距离书房多远,如果晚上行动的话,卧房距离书房多远…
诸如此类的基本信息,知道的越多,把握越大。
第二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
从前门走还是从后门走,是翻墙进去还是化妆成相关人员进去,具体行动确定在什么时间,窃取情报的时间窗口有多少,得手之后如何撤退,谁来接应,备选方案是什么…
计划制定得越周全,自然越好。
第三步,制造突发事件,吸引庭院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
比如通过第一步基础信息的信息,已经确定书房在宅院的东边,第二步制定计划的时候,准备夜里寅时行动,在行动的时候,不妨把西院的马厩给点着了,这样一来,庭院之中的人,是不是就得前去马厩救火?正好为潜入者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潜入条件。
第四步,才是具体的潜入和盗取情报。
注意,人员越少越好,目标小,隐蔽性强,所以,成功率也相应地变高。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潜入行动的主体谋划,如果要制定详尽的计划,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自然不必多说。
返回头来,说刘神威的这处旧宅。
别看小义说得头头是道,对高明的计划嗤之以鼻,但是真正推动他的“潜行”方案的时候,他心里也没有底。
第一步,虽然知道黑衣人隐藏的这一处旧宅,乃是刘神威的旧宅,但是除此之外,对其他的基础信息,都一无所知。
第二步,没有基础信息的支持,所谓制定计划,不过也就是划定一下潜入的方向,什么前门后门四面墙,恨不得都被划定为潜入的突破口,这个所谓的计划,小义自己拿出来都有点脸红。
第三步,制造条件?别闹了,且不说不知道刘神威旧宅里面有没有马厩、马厩又在什么位置,就算是知道又能如何?敢放火吗?小义要是敢放火,高明就敢说用手雷强攻,左右都有引燃火药的风向,怕啥啊?
第四步,要派出六个三人小组潜行进去,不但要求同时发现黑衣人的踪迹,还得要求每一个小组,在见面的第一时间解决掉黑衣人,坚决不能给他们引燃火药的时间和机会…可能吗?
小义这么前前后后的一想,心里实在没底,不过相对于高明的强攻计划,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潜行,至少比强攻的把握更大吧?
至少在初期,相对于强攻,还是有优势的,最起码,也能压缩黑衣人一方的反应时间…
再说了,实在不行,如果潜行失败,还可以改变模式变成强攻…”
高明却嘿嘿一笑。
“小义哥,您这话不对啊…
我的强攻方案,是出动六组,每组六人,两个战斗小组,一共出动三十六名好手,强攻之强,就是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面,对黑衣人形成绝对地碾压。
你的潜行方案,同样是六组,每一组,却只有一个战斗小组,三个人,如果一旦失败的话,谁能保证每一个战斗小组,都能单独面对一名黑衣人?就算每一个战斗小组,都面对一名黑衣人,从战斗力上面来说,也不能保证绝对的碾压,当然,三对一,胜利肯定是咱们一方,但是整个战斗的过程中,具体的时间,恐怕就没办法控制了吧?
我直说一种情况,如果,我是说如果,潜行小组发现黑衣人的同时,黑衣人也发现了潜行小组的话,双方直接开始争斗,一旦开战,就预示着潜行的失败强攻的开始…这个时候,如果只有五个小组找到了黑衣人,却有一个漏网之鱼的话,在第六个战斗小组不能尽早发现他踪迹的时候,那么,这一个漏网之鱼,是不是就有可能会引爆火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