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道门火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呢,在道门之中,有个专用的名字,“伏”。  

说白了,你不是毒性猛烈吗,我得把你“降伏”了,才好入丹炼药。  

具体的方式呢,简单,就是大火猛烧一通!  

巧了,对于硫磺这味原料,具体使用伏火的辅料,就是硝石。  

在唐初名医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磺法”中,有记载: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便是伏火了。  

玄学的东西,咱就不多了,从化学的角度看原料,硫磺、硝石,点燃的皂角(燃烧成碳),碳粉…这不就是火药最原始的配方吗?  

事实上,道门炼丹派的高人,经常用这种方式来炼丹,久而久之,就把最原始的火药配方给摸索出来了,然后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然可以生产火药了。  

“炼丹术,本就是我道门不传之秘,硫磺伏火法能够衍生出火药,乃是我道门的意外之喜,不过这东西到底有伤天和,所以,我道门高人,都秘而不宣,即便有不肖弟子,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其中的皮毛,也难以制作出来足够强力的火药,故此,才有民间的各个小作坊制作黑火药,用来制作演化…  

不过,我道门高人,从来没有主动传授过硫磺伏火法…”  

说到这里,任老道也看了看高明和小义,苦笑一声,继续说道:  

“不过呢,我道门之中的高人,也是有点不太明白,你淮南一地的火药,到底是从何而来,为何又能发展的这么快…简直百思不得其解啊…”  

高明和小义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淮南火药从何而来?当然是从谢直谢三郎那里来的,甚至在组建淮南火器研究院的时候,谢三郎直接直接拿出来了火药的配方…至于谢三郎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个配方,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只听任老道继续说道:  

“那天,在邢家赌场,我听说高御史你说了那一船火药的爆炸,就想到了,有可能是我道门的火药…”  

高明听了,点了点头,这就对上了。  

淮南火药,独步大唐,自然威力最大,烟花火药,出自民间小作坊,质量参差不齐,威力有大有小,而且听任老道的意思,这还是道门严防死守之下才流露出去的皮毛,威力自然也赶不上道门的火药…  

要是这么说的话,在灞水码头爆炸的那一船火药,一定是来自道门了?  

“那道长您知道这火药,到底是从何而来吗?”  

任老道赶紧摇头。  

“这个真不知道!”  

他见高明面露怀疑,顿时满脸苦笑,继续说道:  

“我就知道高御史您不信,要不然的话,那天在邢家赌场我就说了,何必非等到今天…  

不管那您信不信吧,我得告诉您和小义哥。  

火药,确实是按照道门硫磺伏火法制作出来的,但是具体是谁制作的,我不知道?  

说实话,我不但不知道,我还纳闷呢,整整一船道门火药,哪来的!?  

不满高御史和小义哥,我道门虽然能够制备火药,但是都是用硫磺伏火法所得,说到底,制备火药,只为炼丹所用,炼丹一炉才需用多少,三两足以!  

灞水码头那条船呢,怕不是有几千斤!?  

贫道如何也想象不出来,到底是哪位高人有如此大的手笔!”  

任海川说完,高明和小义对视一眼,暗自点头,任老道说得明白,不知道这一船火药的来源,不但不知道,自己还迷糊呢…  

高明听了,也是一阵无语,这货!听他张嘴提及“那一船火药”,还以为手里捏着什么独家消息呢,结果最后是这么一个结果,消息,确实是独家的,说有用吧,当然也有点用,但是真没啥大用,传说中的“鸡肋”,就是这么腻歪人,听了这个消息的高明,除了知道了一个“道门火药”的名词之外,竟然毫无其他收获。  

就在高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时候,谍报司的人回来了。  

“见过大少爷!  

启禀老大,追剿结束!  

此战,我谍报司出动人员…自身伤亡…  

对方黑衣人初步估算共有…击杀…重伤多少…  

最后,成功出逃人员,不会超过十人!”  

谍报司成员上报此战的具体情况,每逢具体数字,就会刻意降低声音…  

这个,高明理解。  

淮南谍报司,自有其运行的体系,他纵然是“淮南大少爷”,也不能把手伸到谍报司里面去,人家能够当着他的面汇报此战的结果,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  

“我等检验黑衣人尸体,发现兵器、衣物,都是同一批制作,还以黑衣人背后,有专门支持他们的势力,财力雄厚。  

另外,在黑衣人之中,发现了胡人,主要以突厥人为主,具体数量,按照粗略估计,大概占据黑衣人总数的三成…”  

小义默默地听着,脸上笑容不改,眼神却已然迷离,听了汇报之后,回收让谍报司成员出门去收拾战场,却转向了高明。  

“少爷,有个事儿,得你帮忙。”  

“什么事儿,小义哥您,尽管说…”  

“那天在邢家赌场,你抓住了邢四出老千,一共拿下三颗灌了铅的骰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