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审别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条人命,要是不想打你,即便打得皮开肉绽,也不过是皮外伤而已,修养一段时日也就好了…  

咱们刑讯的时候,找个高他,我就不信他还是不说。”  

谢直笑着摇了摇头。  

“二哥,这些事情,应对普通人,自然无往而不利,但是对付侯七,够呛。  

为什么?  

侯七是谁,漕帮的一个小头目,说白了,就是洛阳城里面一个混子。  

什么叫混子?  

不怕疼,要脸!疼的时候,也得咬住了牙喊不疼!  

这样的人,你怎么打他?  

二哥你可别忘了刑杖二百,按照大唐律疏,必须分三次。  

一次几十棍子而已,对侯七算什么?  

打得重了,直接打死了。  

打得轻了,人家挨完打,还得咬着牙喊不疼…你不但审不下来,还弄一肚子气…”  

谢正一听,没辙了,他还真得承认,在审案这方面,他是真说不过谢直,关键的是三弟说得还都有点道理,不服还不行。  

“那你说怎么办?”  

谢直却胸有成竹。  

“还是那句话,二哥真的想给王公子报仇吗?”  

“当然!”谢正有点懵,不是刚才都问过一遍了吗?不过他还是很坚决地点头。  

谢直也郑重点头。  

“那好,那咱们就审别人!”  

“别人?”谢二胖子彻底不会了。  

只听得谢直继续说道:  

“不错,别人!  

刚才二哥有句话说的不错,王公子之所以遭此劫难,就是因为他手中的瘦金体字帖!  

二哥把杀害王公子的仇人,定在侯七身上,未免太片面了。  

侯七亲自动手,固然罪无可赦,但是,他却不是真正致王公子身亡之人!”  

谢正听了一震,连忙问道:“是谁?”  

谢直冷冷一笑,“瘦金体字帖在谁的手上,那就是谁!”  

谢正恍然,“你是说,是张员外郎家的那位张公子?”  

谢直点头。  

戴捕头一直在边上听着呢,听到谢直说到这里,不由得一惊,侯七不过是洛阳城中一个混子,抓了、打了、杀了,根本没人在意,但是张员外郎家里的公子可不一样,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三爷,你可有把握?  

那副瘦金体的字帖,确实在张公子的手上,但是也不能就说他是杀害王公子的幕后黑手吧?  

你说…会不会是这样?  

侯七向王公子讨要字帖不成,继而怀恨在心,然后尾随王公子出了庭院,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恶向胆边生,一来是他想要出口气,二来他也知道字帖的价值,这才谋财害命。  

然后,侯七把字帖抢到手上之后,不知道怎么就被张公子知道了,然后他就拿出来卖钱了…”  

谢直深深地看了戴捕头一眼,冷冷一笑。  

“你自己信吗?  

我二哥第一次办案,留意不到其中的细节,我信。  

可是你在河南县做总捕头十来年了,你也看不出来?我不信!  

别的不说,我就问你一句,侯七向王公子讨要字帖的时候,提到的‘贵人’,能是谁!?  

没有人指使,他找王公子要什么字帖!?  

不是我瞧不起他,他侯七不过是洛阳城中的一个混子,瘦金体字帖,他看得懂吗!?  

他既然看不懂,何必要出手抢夺?卖钱!?谁不知道那副瘦金体字帖是我谢三郎送给王公子的?只要不是亲手从王公子手上收下来,就是来路不正!  

瘦金体,乃是书法,这是雅事!  

既然都来路不正了,这幅字帖还雅得起来吗!?  

所以,没有人会主动去找侯七买卖瘦金体字帖!  

侯七虽是混子,他也不傻,他知道就算抢夺成功了,给了他身后的‘贵人’,也得留神坊间流言,所以,这才有他提出来用半掩门来交换这幅字体的提议,有了那一段所谓的“仕林美谈”做遮掩,才能面前维持这幅瘦金体字帖的雅驯!  

但是,王公子把他拒绝了,他却出手杀人夺贴。  

这个细节就有意思了。  

如果是侯七自己主导这件事情的,那么他为了出气,也就打王公子一顿就行了,何必杀人!?须知这样的混子,最是明白人命关天的道理,知道什么罪行可以犯、什么不行,所以,如果是他自己做主的话,他不会杀人的。  

但是他还是杀人了,就是为了抢夺字帖,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背后有人要这幅字帖!  

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行,足以让他感觉能把杀人之事帮着他遮掩过去!”  

说到这里,谢直看向了戴捕头,神色有点清冷。  

“我记得张员外郎在调任吏部本司之前,好像就是咱们河南县的县令?好像跟河南县上上下下的关系还不错?  

张公子身为张员外郎的独子,想必在河南县也有点面子,虽然不至于让大家都惧怕,不过再加上张员外郎的支撑,想必遮掩一番,也不算是难事吧?”  

戴捕头看着谢直清冷的面容,吓得冷汗都出来了,“噗通”一声,直接跪倒。  

“三爷,王公子这件案子,肯定没有!  

要不然的话,属下也不会陪着二爷跑了这么多天!  

三爷,属下虽然以前多少有点不懂事,但是自从在三爷麾下之后,知道三爷对律法、规矩最是看重,怎么可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放纵了杀人凶犯,就算张员外郎亲自前来,咱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