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我不管(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家吏员替御史大夫传话,说得相当在理,你不想管了,行,但是你得把你手里查到的东西拿出来啊,什么大车帮运输粮食的明细,什么脚帮运输粮食的人证、证词,这些东西都是审案定罪的证据,留在你手里不合适…  

还有更重要的,何大龙被你打废了四肢,扔在了御史台的大牢之中,现在名义上还是你的案子、你的犯人,你要是审问他烧毁漕船、截杀朝廷官员,自然由得你去审问,但是杨玄璬这个案子里面,何大龙也是重要的犯人之一,你看是并案还是分开审理,如果分开审理,到底如何审问,这些程序上的事情,都得说清楚了才行啊…  

赶紧来御史台,把这些东西都交接清楚。  

谢直能说啥,走吧。  

到了御史台,李尚隐都等他半天了,一番折腾之后,谢直终于把这个案子甩了个干干净净,刚想喘一口气,李尚隐却满脸微笑的凑了过来。  

“老大夫,您可别这样,小子承受不起…”  

谢直一看,就知道没好事,赶紧打预防针。  

李尚隐脸上一僵,管不得天子李老三不待见谢三郎,这货能力强是没错,就是太不通人情世故了,尤其对“领导”不太尊重啊,上下等级观念,那是相当得淡薄!  

不过李尚隐也不好意思说啥,一来是有求于人,二来,人家谢三郎连天子的帐都不买,一回两回的,把李老三顶得直翻白眼,不也就是那样了?他李尚隐自视再高,也不敢拿自己跟李老三做比较啊,话说回来,现在谢直对他的态度,好像比对李老三的态度还能好点…吧?  

可怜李尚隐,堂堂的御史台老大,热脸贴了谢直的冷屁股,还得想辙给自己宽心烦…  

没办法,谁让他就得借助谢直的能力呢?  

“三郎啊…老夫难啊…”  

拉拢不成改卖惨,李老大人不愧是朝堂从三品的高官,套路切换极其娴熟。  

“杨玄璬等一众犯官,如今就押在咱们御史台的大牢之中,天子催促又急,昨天晚上,老夫和大理寺、刑部主管商量了一番,提审了杨玄璬等犯官一次。  

嗯,因为还没有和你做交接,这一次也不算是正式提审,只不过是预审而已…  

情况不好啊…  

杨玄璬,拒不认罪。  

何大龙,一言不发。  

含嘉仓一众官员,纷纷喊冤不休。  

昨天夜里一场预审下来,毫无进展,老夫实在是无以为继啊。  

今天请三郎来,一方面是交接工作,看看三郎手中的证据里面,有没有突破性的线索,另外一方面,也是想向三郎问计,看看你有什么办法没有,毕竟这个案子是你最早掀出来的,追查、破案、审案,想必你有你自己的思路。  

老夫厚颜,要想三郎请教一二…”  

说完之后,一脸诚恳地看着谢直。  

谢直却斜着眼看着他,一言不发。  

为啥?  

这糟老头子坏得很!我大早晨起来就跑到御史台来交接工作,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早点把这个案子甩出去吗?你现在向我问计,我要是告诉了你,我还废这事干什么?昨天直接答应你接受这个案子不就成了?  

再说了,这个案子有啥难审的?  

昨天金殿放炮的时候,已经把他们的犯罪逻辑捋得清清楚楚了,你们就直接问不就行了。  

何大龙,煽动通济渠青壮民乱,在乱石滩截杀官员,别的不用提,就这两项就能砍了他。  

杨玄璬,就追着账册对不上问,他根本解释不清楚,即便不说话,直接坐赃最起码也是刺配三千里。  

含嘉仓一众官员,跟出粮工作有关系的,一个都别放过,不死也都能脱层皮!  

至于什么林会长、周粮商,那就更简单了,他们都是粮商,家里肯定有账册,卖粮有,买粮也有,对呗,哪里不一样,让他解释,解释不明白就揍,前面都是朝廷命官,没有天子明令,不好刑讯逼供,但是林会长他们两个,不过是区区商贾,在你们这些朝堂大员的眼睛里,算个屁?你就是当场把他们打死,李老三听见了,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放手去做不就行了!?  

这个案子要是真的交给谢直,就从刑讯林会长、周粮商开始,有了他们的证词,直接能钉死了杨玄璬,钉死了杨玄璬,含嘉仓那么多人呢,还怕找不出个怂的来?谢直就不信了,含嘉仓上上下下都是舍生取义的好汉,为了让别人活命,他们宁可被打死?他们要是真是这么有气节,早举报含嘉仓了,还能跟着分肥了这么多年?  

这么简单的案子,堂堂御史台老大能办不下来!?  

可是,李尚隐就直接来问谢直,他肯定没憋好屁!全大唐又不是只有谢三郎能够读懂大唐律疏,这些事还用谢直教他?  

快别闹了!  

李商隐就是不愿意让谢直当个甩手掌柜的,这才问的。  

谢直才不上那鬼子当呢,真要是被御史台老大几句好话给哄住了,三言两语地给出个主意,以后要是审问过程中还有事,人家再问,谢直说不说?  

不说?你都说一回了,再来一回也没啥,这就叫有一就有二。  

说?他嘴上说不要不要的,结果没事就给人家提供审问的思路,那不成破裤子缠腿了吗?他还甩得干净吗?  

“承蒙老大夫错爱,三郎愧不敢当!  

小子年资尚浅,办案经验又几乎没有,实在是没有太好办法为老大夫解惑,还请老大人见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