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无头女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谢直跟着张喜进了刘家,远远的就能听到后院的哭声。  

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尽量不要破坏刘家原有的痕迹,最终来到后院。  

只见刘四抱着一具女尸嚎啕大哭。  

谢直一见,顿时吓了一激灵。  

女尸,无头!  

张喜见状,在震惊之余令人上前将刘四拉开。  

刘四的情绪完全崩溃了,被人拉开的时候如同受了伤的野兽一般,拼尽全力的挣扎,双目通红、泪流满面,口中还在不断地嘶吼,“娘子…娘子…”  

谢直闻言就是一惊。  

这是王氏!?  

卧槽,什么情况啊!?  

她怎么会死!?  

难道是…杨龟寿!?  

一想到这里,谢直就是一惊,他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是和王氏有奸情的杨龟寿,不过心中却是难以置信,杨龟寿,本以为他就是个西门庆,谁能想到他把武二郎的活儿也给干了!?要真是他的话,出于什么动机?知道奸-情败露杀人灭口?  

一念至此,谢直顿时感觉脑袋嗡嗡作响,仿佛有一柄大锤不断锤击他的脑海!  

死人了!  

因为奸-情泄露!  

如果没有自己在幕后紧逼,那么,王氏是不是就不会死?  

难道是我逼死了王氏!?  

不对!  

谢直一瞬间清醒了过来,就算王氏真的因为奸-情而死,也是咎由自取,更何况动手的是她的奸-夫杨龟寿,这笔账要算到他的头上——始乱终弃就算渣男了,杀人灭口怎么算?那是渣男之中的渣男!  

就在谢直胡思乱想的时候,仵作开始验尸了。  

“身长…  

臂长…  

腿长…  

无头…  

四肢,无伤…  

躯干,无伤…  

脚下,无伤…  

致命伤,利刃断首…”  

唐代的验尸自然跟后世的验尸没法比,不过在检验的过程中也力求周全,仵作不但将无头女尸的身体情况一一记录,还要将她身上的饰物一一取下记录,说不定这些东西以后就是核查女尸身份的有效证据。  

“缠丝手镯,一对…  

臂钏,一支…”  

谢直来了这个凶杀现场之后,一直心事重重,他不想看也看不懂仵作验尸的好与不好,不过他听到仵作高喊“臂钏”的时候,这才回过神来,他听小竹说过这支臂钏,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首饰,便抬眼望去。  

这东西就是胳膊上的一种环形装饰物,佩戴位置在大臂上,通体白玉制成,两端有能扭动的搭扣,戴好了一扣,牢牢套在胳膊上,最是能体现女性的丰美。  

然后,谢直随意瞟了一眼女尸的胳膊,又是陡然一惊!  

胳膊很白,如同暖玉,毫无瑕疵。  

然后…痣呢!?  

他可是听小竹亲口说过杨龟寿的“相映成趣”,最关键的,就是那颗痣!  

现在,痣没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不是王氏!  

那她是谁?  

为什么会死在刘家的院子了面?  

还有她的头呢!?  

谢直顿时又是一脑子浆糊,这回是彻底不会了!  

看着仵作马上就要验完尸,他刚想上前,却又顿住了脚步。  

他想起了刘四。  

刚才刘四那副悲痛癫狂也不似作伪,难道他还不认识自己的媳妇儿!?是因为臂钏遮挡了痣,让刘四在失魂落魄之下没认出来,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如果是别的原因,这里面可就值得玩味了…  

反正整件事情如同一团迷雾,遮遮掩掩地,让人看不真切。  

谢直仔细想了一想,决定不如静观其变。  

半晌之后,仵作验尸完成,衙役也勘验完了现场,张喜走了过来,“三少爷,此间事了,还请三少爷跟我回一趟县衙。”  

谢直点头,汇同了牛家兄弟,和张喜等人一同回归县衙。  

正所谓人命关天,而且还是无头女尸这样严重的刑事案件,谢直等人回到县衙不过片刻,县尊就要二堂升堂问案。  

谢直等人在堂下等着,然后他就看到王昌龄身穿官袍步入二堂,别看老王平常在谢直面前没有什么师道尊严,如今倒是颇具威仪。  

王昌龄这位县尉入座不久,刘县尊也步入了正堂,在书案之后居中而坐。  

王昌龄在刘县令落座之后,才坐在左侧自己的位置上。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二堂之上还有一副座位,属于法房文吏张喜,只不过他乃是吏而不是官,自然不敢在县令下首与王县尉并肩而坐,而是在二堂中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放下了一套小桌小凳,窝窝囊囊地坐在那里,研墨、蘸笔,随时准备记录,别看他的座位憋屈,却也是二堂之上仅有的三个座位之一,一般人想混这个座,还真没机会。  

刘县令和王昌龄落座之后,张喜将现场勘验的结果如实禀报,县尊点头不置可否,直接传人带牛佑。  

正式升堂。  

“是你报官?”  

“正是在下。”  

“你是何人?”  

“牛家二郎,单字名佑。”  

“因何报官?”  

“刘四扬言家中死人,在下因而报官。”  

“可曾亲眼见过尸体?”  

“没有。”  

“何人与你为证?”  

“谢家三郎,我牛家大郎,牛佐。”  

“因何去见刘四?”  

大嘴就把谢直交给他的说辞说了一遍。  

谢直在一边心中暗自庆幸,要不是早有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