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青史曰(大结局)(6/8)
州军的这个“带路党”,总要试一试…吧?
契丹王账回信,一个字,干!
谢直闻言,不由得沉吟不语。
一方面是“平叛全功”,另外一方面是外族入侵,如何选择?
片刻之后,谢三郎召集九大节度使齐聚帅账,直接下令。
令,扬州舰队陆战营原地待命。
令,陇右谢方率领两千陇右军,跟随淮南谍报司人员前去接应陆战营携带的火药弹。
令,陇右节度使郭子仪,统领九大节度使,在火药弹到位只有,围攻范阳,务必捉拿贼酋高尚、安庆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令,淮南军,整装,半个时辰之后出发!
谢三郎,要亲率淮南军,汇合扬州舰队陆战营,主动迎战契丹王账,务必将契丹人挡在大唐边境线之外!
青史曰:“谢公,本已百日平叛,却未经全功,盖因最后关头提兵向外,实乃守土有责,堪称国之栋梁!”
王二蛋都要疯了。
他和黑山部的青壮,在海边迎面就撞上了北上的扬州舰队,吓得转身就跑。
也别提什么去不去范阳打探消息了,赶紧回营报信去!
其实,按照王二蛋的想法,他恨不得带着黑山部的青壮直接回家,但是谁让他们身边还有好几十个契丹骑兵呢?他就算想走,人家也不能干啊,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契丹王账,希望契丹王账之中的头人都多少脑袋清楚一点,听到扬州舰队的到来,赶紧知难而退…
谁承想,等他赶到大营的时候,契丹人都整装待发,准备全军南下了!
什么情况!?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就在他们绕路前往范阳的时候,高尚的书信竟然提前一步到了王账之中,邀请契丹南下…而契丹王账几经争论,已然确定,接受高尚的邀请,到范阳与幽州军的残部汇合。
王二蛋简直欲哭无泪,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海边的时候,拼了再死几个黑山部的青壮,也要向“护送”的契丹骑兵下手,总好过现在全员十七人都被裹挟着再次南下…
后悔归后悔,还得跟着南下,没辙啊,在几十个骑兵包围中,王二蛋都没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更何况是在数万骑兵的包围之中?
结果,靠近大唐边境线,刚刚突前不足一里,还没有进入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呢,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有人来报,前往出现了数万唐军!
契丹王账之中的众多头人纷纷面面相觑,什么情况这是?刚刚答应了高尚的请求,带兵进入大唐边界,这才刚刚跨过边境线,唐军就过来了?而且这么巧,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唐军这也不去那也不去,偏偏就从广阳郡过来了?这么准!?要说唐军没有准备,谁信!?
“会不会高山相约…本来就是个圈套?”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让所有头人都是脸上一黑。
还真…有可能!
以契丹人收到的消息,幽州叛军与唐军之间的争斗,叛军不利,据说一来二去都败了好多场了…如果高尚如今投降了唐军,甚至干脆已经被唐军击杀,然后唐军以高尚的名义写信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本来契丹陈兵边界,就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现在唐军平灭了幽州叛乱之后,自然也要解决契丹的这个问题…与其硬碰硬,还真不如假惺惺地写一封信,骗契丹人冲击大唐边境,然后集中平叛的唐军人马,来一个聚而围之…
再考虑到王二蛋带回来的消息,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而来…
契丹王账的头人们想明白这一切之后,一个个都开始心里发虚了。
倒是大头人还算是有所担当,直接开口。
“行了,事已至此,自己先别慌,看看情况再说…”
就这样,所有契丹人在心虚之中,停在了大唐的边境线上,等着数里之外的唐军。
时间不长,唐军接近。
遥望之中,只能看到数万唐军,汹涌而来。
除此之外,倒是有三杆大旗迎风飘扬。
“天下盐铁使、大唐海疆防御使、淮南节度使、御史中丞、汜水侯!”
“天下兵马副元帅!”
“谢!”
三杆大旗之下,远远看到一人端坐战马之上,头戴獬豸冠、身穿獬豸袍,面色微黑,双眼微眯。
正是谢三郎!
“天神!是天神!跑啊!”
契丹人正屏息凝神地观望着大唐的雄兵,自家阵列之中,突然传出来一阵堪比杀猪一般的惨叫。
王二蛋!
他从看到那三杆大旗的时候,就脸色惨白、体似筛糠,待他看清大旗之下正是谢直谢三郎之后,更是直接一声惨叫,直接拨转马头,撒丫子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天神”!
众人初见的时候就是一惊,等听清王二蛋的喊声,更是脸色大变,契丹勇士虽然瞧不起王二蛋和黑山不临阵脱逃,但是也从他的嘴里了解到了唐军的强大,尤其所谓“天神”,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现在一看王二蛋的表现,哪里还不知道对面这位黑袍将帅,便是传说中的谢三郎!?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了。
又有人跑了…
谁!?
黑山部的十七名青壮!
谢直强大的印象,不单单烙印王二蛋的心里,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见到三杆大旗,他们的反应虽然不如王二蛋夸张,但是也相差无几…
尤其看到王二
契丹王账回信,一个字,干!
谢直闻言,不由得沉吟不语。
一方面是“平叛全功”,另外一方面是外族入侵,如何选择?
片刻之后,谢三郎召集九大节度使齐聚帅账,直接下令。
令,扬州舰队陆战营原地待命。
令,陇右谢方率领两千陇右军,跟随淮南谍报司人员前去接应陆战营携带的火药弹。
令,陇右节度使郭子仪,统领九大节度使,在火药弹到位只有,围攻范阳,务必捉拿贼酋高尚、安庆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令,淮南军,整装,半个时辰之后出发!
谢三郎,要亲率淮南军,汇合扬州舰队陆战营,主动迎战契丹王账,务必将契丹人挡在大唐边境线之外!
青史曰:“谢公,本已百日平叛,却未经全功,盖因最后关头提兵向外,实乃守土有责,堪称国之栋梁!”
王二蛋都要疯了。
他和黑山部的青壮,在海边迎面就撞上了北上的扬州舰队,吓得转身就跑。
也别提什么去不去范阳打探消息了,赶紧回营报信去!
其实,按照王二蛋的想法,他恨不得带着黑山部的青壮直接回家,但是谁让他们身边还有好几十个契丹骑兵呢?他就算想走,人家也不能干啊,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契丹王账,希望契丹王账之中的头人都多少脑袋清楚一点,听到扬州舰队的到来,赶紧知难而退…
谁承想,等他赶到大营的时候,契丹人都整装待发,准备全军南下了!
什么情况!?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就在他们绕路前往范阳的时候,高尚的书信竟然提前一步到了王账之中,邀请契丹南下…而契丹王账几经争论,已然确定,接受高尚的邀请,到范阳与幽州军的残部汇合。
王二蛋简直欲哭无泪,早知道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海边的时候,拼了再死几个黑山部的青壮,也要向“护送”的契丹骑兵下手,总好过现在全员十七人都被裹挟着再次南下…
后悔归后悔,还得跟着南下,没辙啊,在几十个骑兵包围中,王二蛋都没有拼死一搏的勇气,更何况是在数万骑兵的包围之中?
结果,靠近大唐边境线,刚刚突前不足一里,还没有进入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呢,就不得不停了下来。
有人来报,前往出现了数万唐军!
契丹王账之中的众多头人纷纷面面相觑,什么情况这是?刚刚答应了高尚的请求,带兵进入大唐边界,这才刚刚跨过边境线,唐军就过来了?而且这么巧,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唐军这也不去那也不去,偏偏就从广阳郡过来了?这么准!?要说唐军没有准备,谁信!?
“会不会高山相约…本来就是个圈套?”
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让所有头人都是脸上一黑。
还真…有可能!
以契丹人收到的消息,幽州叛军与唐军之间的争斗,叛军不利,据说一来二去都败了好多场了…如果高尚如今投降了唐军,甚至干脆已经被唐军击杀,然后唐军以高尚的名义写信过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本来契丹陈兵边界,就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现在唐军平灭了幽州叛乱之后,自然也要解决契丹的这个问题…与其硬碰硬,还真不如假惺惺地写一封信,骗契丹人冲击大唐边境,然后集中平叛的唐军人马,来一个聚而围之…
再考虑到王二蛋带回来的消息,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而来…
契丹王账的头人们想明白这一切之后,一个个都开始心里发虚了。
倒是大头人还算是有所担当,直接开口。
“行了,事已至此,自己先别慌,看看情况再说…”
就这样,所有契丹人在心虚之中,停在了大唐的边境线上,等着数里之外的唐军。
时间不长,唐军接近。
遥望之中,只能看到数万唐军,汹涌而来。
除此之外,倒是有三杆大旗迎风飘扬。
“天下盐铁使、大唐海疆防御使、淮南节度使、御史中丞、汜水侯!”
“天下兵马副元帅!”
“谢!”
三杆大旗之下,远远看到一人端坐战马之上,头戴獬豸冠、身穿獬豸袍,面色微黑,双眼微眯。
正是谢三郎!
“天神!是天神!跑啊!”
契丹人正屏息凝神地观望着大唐的雄兵,自家阵列之中,突然传出来一阵堪比杀猪一般的惨叫。
王二蛋!
他从看到那三杆大旗的时候,就脸色惨白、体似筛糠,待他看清大旗之下正是谢直谢三郎之后,更是直接一声惨叫,直接拨转马头,撒丫子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喊“天神”!
众人初见的时候就是一惊,等听清王二蛋的喊声,更是脸色大变,契丹勇士虽然瞧不起王二蛋和黑山不临阵脱逃,但是也从他的嘴里了解到了唐军的强大,尤其所谓“天神”,更是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现在一看王二蛋的表现,哪里还不知道对面这位黑袍将帅,便是传说中的谢三郎!?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了。
又有人跑了…
谁!?
黑山部的十七名青壮!
谢直强大的印象,不单单烙印王二蛋的心里,也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见到三杆大旗,他们的反应虽然不如王二蛋夸张,但是也相差无几…
尤其看到王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