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青史曰(大结局)(2/8)
跑到了大军养马的左营之中——王二蛋想明白了,这一次从塞外前来中原腹地,完全是脑子抽了,去他么的发大财,去他么的弥勒教,去他么的教主高尚,他现在就想带着黑山部的青壮,回家!跑到大军左营,就是来抢马的,抢到了,正好回家!
结果,王二蛋和黑山部青壮刚刚抢到战马,就被扬州号突施冷箭,紧接着就是一轮接一轮的破城弩攒射!
也就是王二蛋见机快,又借助战马群的保护,这才勉强逃出了左营的范围,即便是这样,也损失了包括自家堂弟在内的一半黑山部的青壮。
到了最后清点的时候,只剩下青壮十七人、战马六十匹…
对于这个结果,王二蛋嚎啕大哭。
当初出兵的时候,黑山出动青壮五十人,战马五十匹,连带着他,一共是五十一个人、五十一匹马…
现在,人员损失,超过六成将近七成!
倒是比来的时候多弄了十来匹战马…可那有什么用,比得了人命吗!?王二蛋甚至都不知道,回到黑山部之后,该如何向部族中的人交代…
但是,就算不好交代也得回家了…情况再惨,这不是还活下来十七个人吗,如果继续待下去,王二蛋几乎可以确定,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大草原了…
含着眼泪,也得回家!
就这样,王二蛋带着黑山部剩余的十七人,赶着六十余匹战马,回归塞外。
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归途之中,虽然也有河北义军袭击,却终究没有出什么人命,偶尔碰上叛军将士,一句“节帅派我等范阳公干”就糊弄了过去,上千里地,走得有惊无险。
当最终站在广阳郡与塞外的交接处,顿时泣不成声,这一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王二蛋不由得暗中发誓,以后在他么也不来了!
结果,誓言还没来得及出口,他就被抓了,这便是他的不幸了…
抓他的,不是唐军,而是塞外契丹人。
原来天宝十一年三四月间,塞外契丹王账,在高尚的主动串联之下,配合安禄山,围杀了数万唐军,获得了大量甲胄、兵器、战马,正堪称志得意满,结果突然发现,塞外的各个小部族,都在挑选精壮前往幽州,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高尚召集这些小部族的青壮,跟着安禄山一起造反…
等等,重点来了,造反!
如果造反,必然引动大唐天下大乱…别的地方不说,最起码,正对塞外的幽州,是不是就没啥人防守了…
契丹王账一想明白这一点,顿时一喜,卧槽,这是个机会啊!
趁着安禄山跟大唐打生打死的时候,咱冲进幽州去,先抢他一家伙!然后看看具体情况,如果安禄山和大唐两败俱伤的话,咱们就接着往中原里面冲,唐人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可惜,契丹人知道消息还是有点晚了,再组织人马、安顿部族,集结到一起,回禀直奔幽州…
等他们到了边境线的时候,时间已经八月多了,听范阳那边的眼线传讯,安禄山已经败了…
这一下,契丹人就有点进退两难了。
进,怕唐军在席卷了安禄山叛军之后挥兵北上,如果契丹人冲进幽州,恐怕就会和北上的唐军一头撞上,鹤蚌相争,渔翁固然得利,但是哪有渔翁自己上赶着抓仙鹤的道理?
退,不甘心,为了这一次出征,契丹王账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消耗的物资无数,就这么退回塞外,岂不是劳民伤财?说不定把以前积累的那些粮食牛羊都要消耗一空,这不是亏了吗?再说了,这个消息,乃是幽州眼线通过暗中查看公文得来的,暂时还不能确定真假呢…
到了最后,契丹人一商量,干脆停在了边境线上,等等确切的消息再说…
可巧,就在这个时候,王二蛋带着黑山部十七名青壮,赶着六十余匹战马,来到了边境线上…
直接就被抓了!
契丹人抓了王二蛋,目的很明确,你黑山部不是跟着安禄山一起出征了吗,说说,现在什么情况了…顺便搂草打兔子,将战马全给“征用”了!
王二蛋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时候,只能保命要紧…
战马,我不要了!
消息,我全告诉你!
当然,塞外之人最是瞧不起胆小的逃兵,王二蛋即便理由再充分,也不能掩盖他弃军北上的实施,所以,为了让自己的颜面上好看一点,王二蛋就在极力渲染唐军的强大,什么天罚,什么大船,尤其是谢三郎,被他宣扬成了一位不可战胜的“天神”,也不知道是他真的如此想的还是故意夸大,反正把契丹王账众人吓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办?
进退之间的争论,又重新出现在契丹王账之中,争论良久,最终还是不甘心的意见占了上风,最后的结果,接着打听消息,王二蛋不是说他经历了一场大败吗,败虽然败了,但是安禄山还在,高尚还在,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重整旗鼓,咱们再等等…
契丹王账里面的争论,自然跟王二蛋没有什么关系,跟他有关系的是,黑山部的战马不但被“征用”了,就连一十七名青壮,同样也被“征用”了…甚至直接给他们安排了任务——以前线兵卒的身份前往范阳,以“求援”为名,深入到范阳城中打探消息!
王二蛋当然不想去,他还想回家呢…但是在契丹王账里面,他还真不敢对
结果,王二蛋和黑山部青壮刚刚抢到战马,就被扬州号突施冷箭,紧接着就是一轮接一轮的破城弩攒射!
也就是王二蛋见机快,又借助战马群的保护,这才勉强逃出了左营的范围,即便是这样,也损失了包括自家堂弟在内的一半黑山部的青壮。
到了最后清点的时候,只剩下青壮十七人、战马六十匹…
对于这个结果,王二蛋嚎啕大哭。
当初出兵的时候,黑山出动青壮五十人,战马五十匹,连带着他,一共是五十一个人、五十一匹马…
现在,人员损失,超过六成将近七成!
倒是比来的时候多弄了十来匹战马…可那有什么用,比得了人命吗!?王二蛋甚至都不知道,回到黑山部之后,该如何向部族中的人交代…
但是,就算不好交代也得回家了…情况再惨,这不是还活下来十七个人吗,如果继续待下去,王二蛋几乎可以确定,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大草原了…
含着眼泪,也得回家!
就这样,王二蛋带着黑山部剩余的十七人,赶着六十余匹战马,回归塞外。
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归途之中,虽然也有河北义军袭击,却终究没有出什么人命,偶尔碰上叛军将士,一句“节帅派我等范阳公干”就糊弄了过去,上千里地,走得有惊无险。
当最终站在广阳郡与塞外的交接处,顿时泣不成声,这一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王二蛋不由得暗中发誓,以后在他么也不来了!
结果,誓言还没来得及出口,他就被抓了,这便是他的不幸了…
抓他的,不是唐军,而是塞外契丹人。
原来天宝十一年三四月间,塞外契丹王账,在高尚的主动串联之下,配合安禄山,围杀了数万唐军,获得了大量甲胄、兵器、战马,正堪称志得意满,结果突然发现,塞外的各个小部族,都在挑选精壮前往幽州,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高尚召集这些小部族的青壮,跟着安禄山一起造反…
等等,重点来了,造反!
如果造反,必然引动大唐天下大乱…别的地方不说,最起码,正对塞外的幽州,是不是就没啥人防守了…
契丹王账一想明白这一点,顿时一喜,卧槽,这是个机会啊!
趁着安禄山跟大唐打生打死的时候,咱冲进幽州去,先抢他一家伙!然后看看具体情况,如果安禄山和大唐两败俱伤的话,咱们就接着往中原里面冲,唐人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可惜,契丹人知道消息还是有点晚了,再组织人马、安顿部族,集结到一起,回禀直奔幽州…
等他们到了边境线的时候,时间已经八月多了,听范阳那边的眼线传讯,安禄山已经败了…
这一下,契丹人就有点进退两难了。
进,怕唐军在席卷了安禄山叛军之后挥兵北上,如果契丹人冲进幽州,恐怕就会和北上的唐军一头撞上,鹤蚌相争,渔翁固然得利,但是哪有渔翁自己上赶着抓仙鹤的道理?
退,不甘心,为了这一次出征,契丹王账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消耗的物资无数,就这么退回塞外,岂不是劳民伤财?说不定把以前积累的那些粮食牛羊都要消耗一空,这不是亏了吗?再说了,这个消息,乃是幽州眼线通过暗中查看公文得来的,暂时还不能确定真假呢…
到了最后,契丹人一商量,干脆停在了边境线上,等等确切的消息再说…
可巧,就在这个时候,王二蛋带着黑山部十七名青壮,赶着六十余匹战马,来到了边境线上…
直接就被抓了!
契丹人抓了王二蛋,目的很明确,你黑山部不是跟着安禄山一起出征了吗,说说,现在什么情况了…顺便搂草打兔子,将战马全给“征用”了!
王二蛋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时候,只能保命要紧…
战马,我不要了!
消息,我全告诉你!
当然,塞外之人最是瞧不起胆小的逃兵,王二蛋即便理由再充分,也不能掩盖他弃军北上的实施,所以,为了让自己的颜面上好看一点,王二蛋就在极力渲染唐军的强大,什么天罚,什么大船,尤其是谢三郎,被他宣扬成了一位不可战胜的“天神”,也不知道是他真的如此想的还是故意夸大,反正把契丹王账众人吓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办?
进退之间的争论,又重新出现在契丹王账之中,争论良久,最终还是不甘心的意见占了上风,最后的结果,接着打听消息,王二蛋不是说他经历了一场大败吗,败虽然败了,但是安禄山还在,高尚还在,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重整旗鼓,咱们再等等…
契丹王账里面的争论,自然跟王二蛋没有什么关系,跟他有关系的是,黑山部的战马不但被“征用”了,就连一十七名青壮,同样也被“征用”了…甚至直接给他们安排了任务——以前线兵卒的身份前往范阳,以“求援”为名,深入到范阳城中打探消息!
王二蛋当然不想去,他还想回家呢…但是在契丹王账里面,他还真不敢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