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尽远之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安靖消失不见,面色最为难看的甚至不是天魔,而是那些心怀鬼胎的各方势力神藏真人。  

为了抢夺安靖,他们冲的太过靠前,来到了天魔包围之间。  

而原本对抗天魔的主力,尘隐子却已经离开。老真君镇守在断刃山周边,似笑非笑,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所有人面色骤变。  

事到如今,他们怎能看不出来,尘隐子刚才那一击,就是在寻找机会,给了那安靖一个不知究竟是何的逃生手段?如今,安靖消失不见,连带勘明钟和无垢木也都消失,显然是已经传送离开。  

没有了安靖,只剩下天魔。  

这下,他们没办法不出手了。  

对此,安靖并不知晓,若是知晓,定会说声‘好死’。  

如今,他正在穿梭两界的太虚通道中,被银青色的光辉包裹。  

最初是一片黑暗。浩渺太虚中,有青色火光闪耀,明耀了无尽虚无。  

青色的火焰璀璨,而从中衍生出的,无穷无尽的银色的光束宛如交错的弦与线,交织错落,化作了一颗闪耀的太阳,一颗无比醒目,指引无尽未来的星辰。  

它是未来,是指引,也是没有尽头的彼端。它闪耀,流转,灿烂照耀,制造出无限无垠的光束,并令这些光束汇聚于一处,化作了一张巨大的网络。  

一张囊括万有,令探寻者可以与探寻者交错,冒险者可与冒险者交流的网络。  

其名为指引之星。  

尽远之天无限的指引。永恒的未来。  

而安靖手中,得自尘隐子的,明光尘想要交付给他的信物,也在此刻亮起了光。  

那是一面镜子。  

一面摇曳着水色光晕,宛如漩涡,亦如星河般流转的星空之镜。  

“这就是…尽远天的信物与指引?”  

停滞在太虚之中,安靖甚至还有空闲观察观察四周。  

空无的太虚中什么也不存在,只能看见无数正在急速运行的‘星辰’。  

但那些星辰并不是真的星球,也不是什么实物和河流,而是无数过于耀眼的光芒。  

这些光芒甚至化作了一道道光痕脉络,脉络构成了无数在虚无中流淌的光河,无限的光河汇聚交错,化作了近乎星海一般的景色。  

故而太虚也被称之为太虚之海。  

安靖背后的怀虚界,也同样散发着这样的光辉,对于其他世界的居民来说,怀虚界也是一颗大星吧。  

不过,安靖也的确感觉有些奇怪。  

“这一幕…和我在天元界看见的星空,似乎有点像?”  

他心中思虑:“不过,天元界那边的星辰飞行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癫狂错乱,根本没有汇聚成星河奇景。”  

“更不用说,一般的世界,根本不可能抬起头就看见太虚吧?”  

显然,天元界的情况十分不一样。  

收回心思,回过头来,安靖也不紧张,甚至还可以调侃伏邪:“尽远天都能截停你的太虚通道?伏邪,它似乎有点强啊。”  

“那肯定强。”伏邪并没有小情绪,反而大大方方地承认,但更多的,祂还是有些疑惑:“只是安靖,你不觉得有点怪吗?”  

伏邪虽然不记得许多东西,但是祂的气息感应水平却仍然保持,祂判断的东西从来没有错过,这次应当也是一样:“虽然我不记得,但的确有种熟悉的感觉。”  

“不奇怪吧。”  

安靖倒是觉得很理所应当:“不然的话,你的碎片怎么会在太虚中分布的这么均匀?你当初应该是和尽远天有合作的。”  

“而且,这可是好事!”  

此刻,安靖也明白了过来,只有在太虚中,才能进入尽远天,尽远天的力量才能达到最大。  

所以,自己师父明光尘他们才需要建立太虚祭坛,通过种种方法设下仪轨,才能进入尽远天。  

它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其中躲灾的‘圣地’,至少在怀虚是这样。  

若是想要紧急通过尽远天避难,要不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要不就是尽远天特殊给予关注进行接引。  

“可你我不一样。”  

安靖笑着对伏邪道:“其他人需要太虚祭坛,需要完成任务,亦或是其他种种条件才能进入,但我们想要开辟太虚通道可太简单了。”  

“我们当真是想要穿梭去异世界,就可以穿梭去异世界,想要去尽远天,就可以去尽远天呀。”  

“这倒的确是好事了。”伏邪也点头:“如此一来,只要你准备好,这个世界能抓住你的人基本就不存在了。”  

“既然可以,那就先去尽远天看看吧。”  

作出决定,安靖选择激活‘星镜’。  

顿时,远方太虚,那颗银青色的太阳中射出一道光芒,笼罩了安靖,与星镜呼应。  

安靖的身形消失不见。  

下一瞬。  

他出现在了一片由银色的金属为底,青色的玉石为纹勾勒而出的广场上。  

这广场辽阔,中央上方悬挂着一颗银青色的太阳,而周围是无数呈现放射线扩散的光束,隐约有无数玄奥的图腾纹理在其中交织,勾勒出龙凤神木,天神巨兽之景。  

来到这个广场后,便有一道道浅青色的光点落下,安靖顿时感觉有清凉舒适,好似夏日被适宜的凉风一吹的感觉传来,体内因为实力大进而略显浮燥激昂的煞气也逐渐被降服,消除了所有闷热胀痛,整个人所有的疲惫都消失,再次恢复完全的全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