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只争朝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幽世的大月仍在毫不停歇地垂落少阴月华。  

根据伏邪分析,这一过程恐怕要持续数十年,因为它所用的并不仅仅是神藏真人体内储备的灵煞,而是借用神藏真人体内的神通之基,转换天地之力,形成的一处‘天地大阵,洞天福地’。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天地借死去的神通真人之躯为媒介,用以复原万物造成的‘异象奇景’。  

“难怪,难怪…一代代神藏真人,乃至于显圣真君死后,都能给自己的势力宗门留下底蕴。后来者可以借用前人的遗留快速修行,变得更强,而天地也能借用死去武者的神通法躯衍化灵地福地。”  

安靖眸光微垂,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手中的幽萤花,然后抬起头,将目光从手中的幽萤花转至天上的大月:“如此周而复始,天地复原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但…”  

安靖心中有一个疑惑。  

——这般复原天地的手段,似乎比较适合天元界那种打成废土的世界,而不是表面上看上去还算和平的怀虚界啊?  

以怀虚界的生态情况来看,远远用不着这种修复手段吧?  

除非…武道修者的结局,还有另一种功效!  

“伏邪,助我一臂之力!”  

安靖轻声呼唤,伏邪也好奇,便强打精神,支援安靖开启了真灵瞳和剑瞳。  

然后,安靖便看见了,真人归天,神藏渊落的隐藏功效…亦或是说,怀虚界真正需要的功效。  

“魔气…转惰性了!”  

大月悬空,随着丝丝缕缕少阴云气和月光垂落的,还有谢剑客余留的一丝神通意志,命格神念——即便是死亡,武者残留的意念仍然会与自己的神通一同存在,数十年后才会缓缓消散。  

而这命格神念,武道意志流动着,与幽世碎片中的魔气纠缠在一起,烈焰一般肆虐的魔气,顿时就开始迟缓下来,宛如土石。  

睁大眼睛,安靖环视着整个幽世碎片,他惊讶道:“难以置信,原本活跃的,侵蚀人躯人心的魔气,居然开始逐渐转为惰性了?”  

安靖能看得出来,其原理和明光尘命定之时,燃烧因果转换魔气是同样,命格上缠绕的,这个武者一生的因果虽然没办法燃烧魔气,但也能如同大船上的藤壶那般,缠绕住魔气,令其再难与其他存在产生反应,变成了‘惰性魔气’。  

居然是这样?武者归天,神通法躯复原世界,而命格神念镇压魔气?  

“这利用的…可真是完整啊。”  

安靖不禁赞叹道:“一点浪费都没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以全灵以报天,简直是天地间最模范的天人合作!”  

“真的假的。”而伏邪提出质疑:“武者到了凌霄天尊活个一万年都困难,可我们仙道修到金丹就能长生,这套明显是对老天爷好处更大吧。”  

“这我当然知道,但我现在才堪堪快十五,一万年太长,只争朝夕。”  

安靖也只是讲个笑话,实际上,他也完全理解怀虚界对修行者的‘不友好’。严厉一点来说,怀虚天道基本是把武者拆骨吸髓,生吞活剥吃干净了,不过因为也可以照顾后人,武者大多也不是很在意,权当自己的尸体拿去肥地养树。  

而最重要的是,他刚才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如果说,天地需要武者,亦或是说修行者的神念意志去稳固魔气,让魔气惰化…  

——那么,如今充斥整个怀虚界的惰性魔气…又是‘谁’死后残留的神念意志稳固的?  

安靖想到了很多。  

但最后,他只是缓缓抬起头,看向天空。  

幽世碎片深邃晦暗的天空被金黄色的光芒照亮,勘明钟的力量刺破苍穹,照在了安靖身上。  

叮咚!(还好吗)!  

初具灵智的勘明钟一路行过地脉,突破了天魔的封锁,甩脱了大天魔的阻拦,最终顺着感应,破开层层隐秘的幽世,来到了此地。  

“我没事。”  

安靖回过神来,回应勘明钟,而勘明钟发出了‘过来’的意念,显然是打算接引安靖离开这片幽世碎片。  

对此,安靖却有些迟疑:“现在吗…”  

一般来说,现在尽早搭乘勘明钟离开幽世碎片是最好的,但安靖却很清楚,自己如今心中还有一种朦胧预感,虽然过了最大的灾劫,但就像是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会让之前的所有收获结果都成空那样,自己若是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外面那些还没败亡的大天魔,说不定就会真身出手的大辰镇王,还有幽巡使,都会对自己造成致命威胁。  

勘明钟来了,但它保得住自己吗?  

勘明钟的力量值得信任,但它的智慧真的能成吗?  

安靖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不要太相信对方为好。  

更重要的是…  

“这剑客看出我是天命了。”  

安靖侧过头,看向天上的那一轮皎月,他心中暗忖:“虽然人已死,但他说不定就能留下什么线索——更不用说我和他的战斗痕迹,会暴露我掌握有阴阳之力。”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的安靖能解决的,他毫不迟疑地问道:“伏邪,该怎么办?”  

“你等一下,我和这笨钟聊一聊。”  

伏邪显然是有办法的,祂与勘明钟交流了一段时间,然后满怀信心地对安靖道:“这地方的确不能留,但短时间内想要抹去你的所有痕迹也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如此,那就全部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