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道庭直系这话,轮不到你们天元人来说(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到如今,仙武同修的他,已大致能确定仙武本质上的区别。  

仙道看似借力天地,实际上更趋向于自己为主,所谓的天人合一,返虚合道,就类似墨水与水融合,最初很稀薄,但越来越浓厚,直至将水变成了一整坛墨水。  

修者的实力越是强大,‘墨’的属性就越重要,直至天地之海彻底化作墨海,成为‘一’,也即是‘万化归一’。  

而武道则不同。  

若说仙道是墨,那武道便是冰。  

武道看似体内阵界,唯我独一,实际上初始的源头是从属于天道的‘命格’,命格本身就是天道力量的一部分,一直都是水,从来就不是‘墨’。  

而武者的体内阵界,之所以能与外界大天地截然不同,保持独立,是因为武者的意志,在履行自己的梦想和命格的过程中,将水凝结成了冰。  

明明是属于天道的力量,却被人的意志凝聚成了冰,在冰融化,在人死去之前,冰始终独立于水。  

墨水会被外来的杂质侵染,变成脏水,这也是仙道容易被魔气侵染的原因,因为需要侵染天地,所以也会被外物侵染。  

但冰如果之前就凝固了,就很难被侵蚀,这也是武道对魔气抗性极强的原因。  

可冰终究是会融化的。  

正如位于水中的冰溶解的更快,在天地之中,抗衡天地本身,维持体内阵界,会消磨人的神魂本质,人的性命本质。  

而这,才是武者寿命短暂的原因。  

墨融于水,最多就是变得稀薄,自我被稀释,最后不得不‘化道而去’,成为天地的一部分。  

而冰融于水,就是真的融于水,正如同武者死后,那不断根据命格,天地真意改造而来的体内阵界都会重归于天地,成为怀虚大海的补益,千万种不同的命格,无数种不同的阵界,究其本质,都是水凝之冰,正是‘一衍万化’。  

万化归一之仙,却要重新合道万象天地;一衍万化之武,最终的尽头,应当也是万象归于体内阵界,一个全新的大天地。  

就如阴阳轮转,仙武之相对,就是印证这‘既是一也是万’的‘太一浑元’之道。  

而这,便隐约被眼前的洞天天舰办到了!  

银山都既是墨,也是冰。它的力量侵染太虚,但却不会被外界侵染,因为它的内部也是一个洞天。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银山都不仅仅是洞天,还是一艘战舰洞天天舰这一大道法器本身,就等同于一块冰。  

但人不一样,人不可能既是人,又是战舰。  

除非…羽化道。  

这给了安靖一个灵感。  

之前他将神通合一时,以镜中我催动‘太阳无极’,接引无穷的天地之力——那反过来其实也可以,他本人操控镜中我,由镜中我化作‘墨’,去侵染外界的天地,发挥仙道力量啊!  

如此一来,既不会被天地同化,如果被魔气侵染,也只需要自己主动消散神通。  

若是更进一步,将镜中我塞入羽化战铠,就如安靖使用太白战铠那样,哪怕是使用仙道手段,恐怕也很难被魔气侵染。  

但首先是独立出去。  

就如同界域和洞天的关系一样,前者位于后者之中,但却独立于后者。  

就像是…一个很冷的墨块,坠入水中。  

需要的话,墨团可以‘释放’,就如洞天天舰展开自己的洞天界域那样,化身为世界,成为一团墨海。  

但如果不需要的话,墨团可以收缩,凝结,释放自己冰冷的温度意志,将天地之力凝聚为冰,隔绝外界的渗透。  

既需要仙道墨的独立而不改,也需要武道冰凝万物为我的意志。  

“难怪上古仙道能开发出武道,因道庭对大道的开发,其实已经涉及到了相关领域,只是终究以仙道为起家,暂时没必要开发‘冰’相关的技艺。”  

安靖有些明悟,他知道,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若是想要从无到有,开发出仙道和武道,乃至于之后的融合,至少需要几十万甚至百万年一整个文明的全力推动。  

而在道庭,前人其实早就将积木准备完毕,就等着一个聪慧的人将它们搭建成大厦。  

安靖认为,他办得到这点。  

但现在,得先战斗。  

此刻,洞天核心的塑造,惊动了天元集团和魔国双方,但最先做出反应,开始进攻的,还是魔军。  

伴随着庞大的魔气袭来,太虚的平静被暴虐的力量打破,伴随着天魔对虚空那特殊的掌控技术,整片虚空都泛起一个个波纹涟漪,如同被不断撩拨的帷幕,来自魔国本部的一艘艘山脉要塞和巨大的昆妖巨兽从中陆续浮现,然后释放出数以万计的妖魔邪怪朝着银山都飞驰。  

天魔亦有它们的舰队,只是太过奇形怪状,很多还是昆妖组合而成的生体飞船,但就算看上去再怎么怪异,当铺天盖地,宛如流星雨一般的邪魔军势袭来时,纵然是再怎么勇敢的人也会皱起眉头。  

而在魔军阵中,一部分真君境界的大妖魔也构成了阵列,朝着银山都倾泻神通,这些神通毫不顾忌会波及其他魔军,甚至可以说,它们杀死的一部分魔军,还会转换成神通的力量。  

当然,这些小手段毫无用处,这些孱弱的攻击面对银山都,就连它表层的防御都无法攻破,仅仅是银山都质量本身产生的太虚涟漪就可以将这些神通击溃。  

但,这并不代表银山都可以高枕无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