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离开(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苍茫大6上他见识到的物种跟地球不太一样外。其他的自然现象都差不多,包括温差、重力等等,所以他几乎可以肯定。苍茫大6其实就是一个跟地球差不多的球体,太阳是一颗巨大的恒星。两颗月亮其实都是两颗卫星。

当然这也许是另一个宇宙空间,有些跟地球不太一样,但是他实在找不出可以否定

“球体?”祁丰年心脏很不争气的爆了一下,但是没有爆裂,只是被平常跳动的幅度大了一些

“这么解释给你听,当远扬返回的帆船。你在海边,先看到什么?”

“当然是风帆了!”

“是不是先看到风帆的顶部小然后再慢慢的看到全部,最后到整叮,帆船?”

“门主,这是常识,很多人都知道的。”祁丰年怪异的望了萧寒一眼。

“如果海平面是平的,那么我们不是一开始就看到整个帆船,而不是风帆的顶部,对不对?”萧寒拿出一张纸和一支毛笔,将它放在案几之上,祁丰年说道。

“不错。”祁丰年点了点头。

萧寒将纸张拖到案几的边缘小然后慢慢的让纸张的一半离开案几,弯下一个幅度,同样的毛笔也跟着一头下沉,萧寒问道:“你现在还能看到整枝毛笔吗?”

“毛笔被案几挡住了,看不见!”祁丰年说道。

“那这个实验是不是告诉我们海平面并不是平的,而是有一个弧度,不然的话一开始是会看到整个帆船的!”萧寒道。

“照门主这么说,还真是这样。”祁丰年面色不由的凝重了起来。

“那水不像土地,它流动性很大,不管它下面有多么的四凸不平。他的水平面一定是平的,对吧,但是现在它不平,这说明什么?”萧寒继续问道。

“这说明我们看到的平面其实是一个弧面!”祁丰年道。

“我们看到的是弧面,那这一个个弧面连接起来,会变成一个什么?”

“球!”祁丰年脱口而出。迅即他为得出的这个结论惊呆了,从来没有想过人类和所有生活在苍茫大6上的生物居然生活在一个球体之上。这太不可思议了。

“既然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球体之上,如果西域在苍茫大6的西部。那么对我们龙岛海域来说西域又在什么地方呢?”萧寒又问道。

“东面!”祁丰年抑制不住手脚颤抖起来,这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如果被证实的话小那会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最浓重的一笔的。

“说得对,不过第一个现这个秘密的并不是我,而是地精!”萧寒石破天惊的说道。

萧寒可不想把现者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其实从大海里那一座座地精遗址,他就知道地精其实已经现了苍茫大6上这个巨大的秘密,地精的一些精密仪器就是基于他们的现而建造出来的。

地精早在数万年前就知道苍茫大6加上无边无际的海洋,其实就是一个练体。

只不过地精将这个秘密列为了绝密,直到地精灭亡的那一天,他们都没有说出来,或者说掌握这个秘密的人已经没有机会对人类说出这样一巨大的秘密了。

不过萧寒可以肯定,苍茫大6上有人知道这介,秘密,那些神灵也许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为了获取信仰,继续愚民,他们是不会讲出来的。

“门主,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祁丰年艰难的吞咽了一口吐沫道。

“我在地精的一处遗址中现有关的记载,当时我也不相信,但是看了有关的解释之后,我就越来越信了。”萧寒解释道。

“闪主,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如果我们不向西,而是向东话,可能很快就会到达苍茫大6的西域,可是我听西域的西面还有一片巨大的地方。是大6五大险地之一的疾风大草原。”祁丰年虽然处在一叮,密闭的空间,但凭借他的身份。要了解苍茫大6上的一些事情还不是太难的。

“疾风大草原是万年前神魔大战之后形成的,是神魔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后来成了人类五大险地之一。”萧寒点点头道,其实疾风大草原在七千多年前才正式的成为的人类可以涉足的地方,而在这之前。那是人类根本不能涉足的禁地“如果要知道门主的这个猜想是否真确。那就必须要穿过疾风大草原。可是这么多年来。还没有听说有什么人穿越过疾风大草原。”祁丰年道。

“以前没有人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人,现在因为神魔通道的开启。天地能量生巨大的变化。疾风大草原上的飓风已经开始减弱。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恢复一万年前的情况,到时候,穿越疾风大草原并不是什么难事。”萧寒解释道。

“哦,门主所说是真的?”祁丰年惊讶的问道。

“嘿嘿,我骗你作甚?”萧寒笑骂一声。

祁丰年尴尬的一笑,这问题问的实在是有些伤人。

“丰年,你可以考虑组织一两个探险队。从龙岛海域往东,尽量的避开海族,探查东面的海域的情况,绘制海图,尽量的不要太多人的知道,等我回到西域之后,也会着手对疾风大草原的探查,到时候咱们的人或许就在某一处相遇呢!”萧寒道。

“门主,说的是,假如真是如此。那玄门至少也有了一条退路不是?”祁丰年点头应承了下来。

“忙去吧,我至少还会在待上几天才会离开。”萧寒道。

祁丰年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雷龙族族长麦当雄因为有人作证,那个时间段没有任何机会出现在数千海里以外的硫磺岛,因此嫌疑表面上排除了。

但是感觉蒙受了不白之冤的麦当雄可不愿意放过前来对质的安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