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雯丽不经意的语病。  

“走,我带你去片场。”  

“杰诚早上吃完饭就领着团队去现场调整布置了,估摸着这会儿吵的正欢畅呢。”  

“吵?”冯远铮一愣,“谁敢跟甄导吵?”  

“还能是谁?江文呗!”  

“你是了解的,北影导演一会儿一出溜,杰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拍摄方案及思路就没有按部就班过。正好给了江文插嘴的机会,各种提意见,然后据理力争。不过没啥用,最终还是吵不过杰诚。”  

江雯丽一边说着一边拉开车门,系上安全带。  

“不过也就吵那么一会儿,等到调整结束后就安静了。用赵老哥的话来说,三人从开拍到收工,加一块儿张嘴通的气还没有拉肚子放的一个屁量多。”  

眨了眨眼,  

“冯老师,待会儿你就知道了,保证刺激!”  

才抵达片场,冯远铮便已经被刺激到了。  

监视器后的三副墨镜直勾勾的,渗的人莫名心慌。  

冯远铮咽了一口口水,压低了呼吸声,生怕打扰到拍摄。  

将视野转移向片场,转向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到演绎中的赵苯山。  

嘶,好精髓的肢体语言配套设计!  

冯远铮眼睛一亮,再也挪不开目光。  

正准备细细分析其精华之处,  

“咔。”  

耳畔骤然响起大喇叭声。  

什么情况?演的这么好为什么要咔?  

理由呢?  

冯远铮下意识的朝监视器方向望去,可映入眼帘的三副墨镜又令其本能的收回目光。  

耳畔没有响起解释,也没有响起演员的询问。  

再望向片场,赫然发现赵苯山正皱着眉闭目沉思,显然是在做自我调整。  

“关于这条戏,导演的要求是表现方式内敛一点儿,让层次感清晰一点儿。通过层次分明的对比去突出情绪的渲染,而不是着重某方面的演绎去表达。”江雯丽在一旁轻声解释道。  

“e这演还不够内敛,层次感不够清晰吗?”冯远铮很是费解。  

“不够!”江雯丽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只要导演觉得不够,够也不够!”  

冯远铮还准备再问,但耳畔却响起执行导演的“各单位准备”。  

抬眼望去,赵苯山已然睁开眼睛,做好了重新拍摄的准备。于是咽下了涌至嗓子眼的话,继续安静的观摩。  

作为人艺的中坚,且是受到重点培养的未来砥柱。冯远铮除了日复一日的打磨基本功外,也从未放下过对市井生活及不同人物的观察及体验。  

独居老人!  

固执且脆弱的老头儿!  

矫情又缠人,无理还取闹。  

活灵活现的!这不就是自己认知中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吗?  

明明没有演绎情节,但一眼望去,各种标签便在赵苯山身上浮现而出。将各种突出特点放大化,集中化,然后通过影视艺术的形式去调整着表达,令冯远铮赞叹不已。  

冯远铮细数圈内拥有如此道行的演员,但数了半天也没数出几位来。  

嘶!不愧是小品王!  

出身非正统,但功力却最正统不过!  

众所周知,话剧演员处于行业鄙视链的最顶层。但小品与话剧的鸿沟其实非常之小,二者之间的跨界常有之,大概类似于北影摄影系与导演的关系。  

所以话剧演员可以对科班电影大咖不假辞色,但却对业余出身的顶级小品演员报以尊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正是老赵和范韦!  

此外还有赵丽蓉,巩瀚林,均是所谓的“业余”出身。  

至于陈小二,冯巩,郭达,郭东临等人,则是专业人士。前二者中戏,后二者上戏。  

至于北影e蔡明在北影进修过。看小品就知道了,表演的味道很踏马北影!  

“这回应该能过了吧?”冯远铮暗暗想道,“已经无可挑剔了!再挑下去,那可纯粹就是折磨人了。”  

“过。”  

果不其然,耳畔响起“过”声。  

这让冯远铮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开心。  

“上午就拍到这儿了,收工。”冯远铮闻声望去,不远处,居中的墨镜站起身,正朝自己挥着手,“冯老师,欢迎欢迎,早就盼着你来呢!”  

“房间也给你安排好了。”江雯丽在一旁抿着笑意,轻声补充道,“冯老师,你的客串戏份不多,所以暂时只给你订了四天。”  

“啥玩意儿?四.四天?”冯远铮瞪大眼睛,“等等,我不就两三条戏吗?”  

午餐丰盛的饭盒,热情的欢迎仿佛是一场梦。冯远铮呆愣在片场,手里抱着早已不知翻过多少遍的剧本,埋着头一声不吭。  

“咔”声像极了一炳锋刃,将胸口扎的通透。  

周围的目光好似一枚枚蜂针,刺的人遍体鳞伤。  

监视器里的画面清晰记录着呢!  

赵苯山微颤的眼睑,抖动的皱纹。  

小心翼翼的试探,强行压抑的不安,浓缩在躲闪的眼神以及故作镇定的台词中。  

对比而出的,是自己被远远甩开距离的,中规中矩的演绎。  

大家伙儿都在看着呢!  

巨大的鸿沟制造出强烈的撕裂感,堂堂人艺的实力派被碾压至此,丢人丢大发了!  

刹那间,冯远铮仿佛梦回《天下无贼》的客串现场。  

同样是和非专业出身的小品演员对戏,还恰巧是身旁这位的搭档。  

彼时范韦临场发挥的结巴式打劫,所制造出的喜剧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